牟葵+景曼釗+柳昌銳+黃平安
【摘 要】:通過引種中山杉,對其生長表現的試驗觀測,總結出中山杉樹形美,干性強,生長快,抗病蟲,材質好,適合漢中地區推廣栽植。
【關鍵詞】:中山杉;引種試驗;造林推廣
中山杉是中科院江蘇植物研究所用原產北美落羽杉屬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三個樹種經種間雜交選育的杉樹新品種[1],因培育地在南京中山陵附近的中山植物園,故命名為中山杉。1987年通過江蘇省科技成果鑒定,2002年通過國家林業局林木良種審定,并確定在適宜水杉、落羽杉、池杉種植地區推廣。目前,江蘇省鹽城市在沿海灘涂栽植10000多畝,上海市崇明島栽植2000多畝,云南省在滇池沿湖濕地栽植100萬株(折合13000多畝),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和生態效益。
1、 中山杉引種試驗示范及育苗情況
漢中泛亞現代農業科技園于2012年11月底從江蘇省靖江市國家中山杉繁育中心引進中山杉302、118、136無性系營養缽小苗20000株,于12月15日至20日在泛亞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江灣基地按行距1m、株距0.5m進行栽植。2013年3月15日至22日又從該中心引進2年生中山杉118系大苗6000株,按行距4m、株距2m在泛亞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江灣基地定植。
從2013年7月開始,在農業科技園區江灣基地的溫室大棚及全光噴霧扦插育苗池利用半木質化枝條進行嫩枝扦插試驗,截止2015年6月底統計,共分4批扦插繁殖中山杉幼苗15萬株,并在園區移栽定植13萬株。扦插基質選用疏松透水通氣、不含雜菌的材料,采用森林腐質土:蛭石:河沙為1:1:1,主要通過全光噴霧扦插育苗技術進行嫩枝扦插,分為夏插(6月中下旬)和秋插(8月下旬至9月上旬)。插穗10-12cm,留2-4片羽葉,經殺菌后進行生長激素處理,將吲哚乙酸、萘乙酸按1:1混合溶解于無水酒精,然后加水稀釋至1500ppm的濃度,將插穗基部2 cm左右在溶液中速蘸10—15s取出扦插,扦插的密度一般以插穗葉片相接但不重復為宜,通常株行距為4 cm*10 cm,扦插深度一般為插條的1/3為宜。
2、試驗示范結果
2.1 引種栽植生長狀況
中山杉經過漢中泛亞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科技人員精心管理,措施得當,成活率99%。中山杉枝繁葉茂,生長良好。
經三年引種試驗觀察,無論引進的中山杉樹苗,還是自繁并栽植在園區的中山杉苗,均未發現林木病蟲害造成危害。據2013年至2014年二年中山杉抗水杉小爪螨試驗,水杉小爪螨接種在中山杉和水杉樹上,不能在中山杉上存活繁殖,而能在水杉樹上正常存活、繁殖,即使相鄰的中山杉也沒有受到水杉小爪螨的為害。實踐證明,中山杉高抗水杉小爪螨。
據2013年在園區江灣基地對130株二年生中山杉進行水塘栽植耐水耐濕試驗,2014年春季觀察其生長情況正常,與其它未積水的同期中山杉生長完全一致。另據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在三峽庫岸消落帶經6年水下耐水耐淹試驗,在庫區165-175m庫岸水位線試種500畝,在淹沒深度達12m、淹沒時間長達170余天的惡劣條件下,成活率高達90%以上[2]。如今這批中山杉已由栽植之初的3cm粗、3m高的樹苗已長成12cm粗、13m高的大樹,達到國家速豐林的標準。“中山杉苗木繁育基地建設”已納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計劃項目。
2015年漢中出現歷史罕見極端低溫天氣,最低溫度達-12℃,中山杉未受凍害影響,安全越冬,生長表現良好。
據觀察,2012年引進的中山杉136、118、302三個品系,栽植時苗高18cm。2015年6月13日檢測,136品系株高313cm,米徑3.13cm;118品系株高289cm,米徑3.02cm;302品系株高257cm,米徑2.41cm。2013年自繁扦插的136、118和302三個品系,成苗率分別為75%、70%、65%,移栽時苗高20cm。2015年6月份3日測定,136品系株高104cm,地徑1.7cm;118品系株高100cm,地徑1.5cm;302品系株高102cm,地徑1.46cm。136品系干性最強。從以上結果明顯看到,扦插成活率、生長量和干性,三個品系136最好,118次之,302表現較差。136品系適宜在漢中市推廣。
2.2 扦插繁育情況
在引進栽培的同時,公司采用全光噴霧扦插、溫室大棚扦插、大田封閉扦插等方式進行扦插繁育生產實踐。經過了三年多的摸索,基本掌握了中山杉嫩枝扦插的技術要點,扦插成活率平均可達70%以上,尤其是全光噴霧扦插效果為最好。夏插苗木秋冬即可出圃定植,幼苗平均高度可過12cm以上。
2.3 利用價值分析
2.3.1 在陜南與關中等地栽植可行性
中山杉在平均溫度11.5℃,絕對低溫-20℃,年降水700-1500mm,凡有落羽杉、池杉、水杉生長的地區均可種植,PH小于8的條件下,均能正常生長[1]。漢中地區平均溫度14.6℃,元月份常年最低溫度-5℃,年平均降水量800-1200mm,土壤PH值弱酸到弱堿。自然條件非常適合中山杉生長。行道、園林、沿江河濕地灘涂、丘陵、淺山均有很大的綠化空間,為在漢中市發展中山杉、建設美麗漢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2.3.2 優美行道樹
據觀察,中山杉為半常綠高大喬木,樹冠圓錐形至寬卵形,枝葉茂密,生長迅速,樹桿通直,挺拔秀麗,樹形美,可以和漢中市主要行道綠化樹種水杉媲美。中山杉生長期長,其發葉早,三月初即萌動展葉,落葉遲,從十一月底開始,羽葉逐漸由綠色變成棕紅、枯紅色,經久不凋,蔚為壯觀,直至十二月底、元月初才干枯凋落。
2.3.3速生用材林樹種
據實驗觀察,2013年引進的中山杉136品系扦插幼苗株高平均18cm,地徑0.5cm;2014年3月14日測定株高達147cm,地徑1.9cm;2015年3月22日測定株高313cm,地徑3.13cm。2013年3月引進2年生中山杉118品系大苗株高平均165cm,胸徑2.5cm,2015年3月22日測定株高385cm,胸徑6.14cm。以上結果證明,中山杉在漢中市生長很快。
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研究,中山杉木材的基本密度、氣干密度、抗彎強度、抗彎彈性模量和順紋抗壓強度高,木材纖維長,高抗風折,材質優良,干縮系數小,紋理美觀,蓋漆性能好,耐濕性強,有“永不腐朽木”之稱,是造船、建筑、加工高檔紙漿、生產高檔膠合板的上好原料[3-4]。
3、 結論
從中山杉三年的引種試驗示范看,中山杉樹形優美,干性強,生長快,綠葉期長,抗病蟲、材質好,適合灘涂、平壩、丘陵、淺山各類地區栽植。漢中市非常適宜中山杉生長,并篩選出了適合漢中栽植的中山杉136品系,可擴大示范,加速推廣應用。
4 、問題與建議
4.1中山杉引進漢中市時間短,又是新樹種,公司對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有待今后深入進行試驗研究,總結出適宜漢中市的規范化栽培技術,為推廣應用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4.2在中山杉育苗上,雖然已經進行了全光噴霧扦插、溫室大棚扦插、大田封閉扦插等多種方式,生產出了一批中山杉樹苗,為漢中市推廣中山杉提供了堅實的苗木基礎。但是在技術上尚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如全光露地育苗、帶土移栽等技術。
4.3中山杉推廣應用量大、面廣,需要業務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的重視和大力支持發展,在資金上給予扶持。
【參考文獻】:
[1]殷云龍,於朝廣.中山杉[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2]張艷婷,張建軍,吳曉紅,等.長江三峽庫區消落帶中山杉耐淹試驗[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5,13(2):56-62
[3]趙榮軍,費本華,虞華強,等.中山杉與落羽杉木材物理力學性質比較研究[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7,35(2):4-6.
[4]虞華強,費本華,趙榮軍,等. 中山杉與落羽杉木材解剖性質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2007,20(2):213-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