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精才
【摘要】:本文從林業栽培技術入手,簡要介紹林木病蟲害防治管理措施,旨在提升林木質量與產量,以滿足當前社會生產及環境保護對林業的需求,從而提高我國林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
【關鍵詞】:林業;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林業不僅能夠保護生態環境,豐富我國森林資源,同時還能提供大量的木材,促進經濟發展。隨著公眾和國家逐漸認識到林業的重要性,國家發布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規來確保林業進一步發展。為了提升林業管理質量,應重視林業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管理方法的創新和變革,從而保障林業健康穩定發展。
1、林業栽培技術技術
1.1林木種子催芽技術
種子催芽技術一般包括三種,分別是藥物催芽法、浸種催芽法及溫床催芽法[1]。其中,林木種子催芽通常選用浸種催芽法。浸種催芽法,也叫水浸催芽法,包括溫水催芽和熱水催芽兩種方式,可根據種子種類及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熱水催芽發適合林木外殼較硬、密實的種子,首先將種子放在80至90攝氏度的熱水之中,攪拌均勻,當熱水冷卻至室溫之后,將漂浮在水面上的種子剔除,并將沉底的種子撈出。不斷重復浸泡、剔除干癟種子這一步驟,待到剩余密實種子全部膨脹后,將種子撈出。隨即將充分浸泡過的種子放置在催芽籃之中,用消毒后的濕棉布裹好,放置在30至40攝氏度的環境之中進行催芽。2至3天后,將種子取出,進行陰干處理,催芽結束,可以開展后續的播種工作。溫水催芽法是將種子放置于40至45攝氏度的水中,12小時后,挑出浮于表面的種子,將種子撈出放入催芽籃,以消毒濕棉布包好,6至8天種子催芽結束,陰干后即可播種。
1.2林木扦插技術
扦插是當前最主要的林木繁殖技術,扦插是將母株上的枝葉取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再進行種植的技術。首先,應做好母株的管理和養護工作,將適量生根制劑噴灑于母株之上,提升母株的發芽能力。其次,選擇天氣晴好的清晨,將母株部分莖葉剪下,清晨植物的愈合能力較好[2],不會對母株造成太大影響,同時天氣干燥晴好不會使母株因扦插造成傷口發霉等情況。最后,扦插后應及時養護好幼株,按照林木實際生長習慣來嚴格控制幼株溫度與濕度,使其茁壯成長。林木扦插技術是當前最為常用的繁殖方法,有助于保證林木的性狀和特征,有效防止林木變異。
1.3林木灌溉與施肥技術
幼株生長到一定階段后,應移植到自然環境之中,移植應在春天進行,春天氣溫和濕度能夠保障幼株的成活率。幼株移植后,應澆灌定根水,并保證土壤的濕度,在后續的管理和養護方面,不應過多澆水,避免因澆水過量造成的爛根現象。林木生長情況與土壤肥力存在重要聯系,在肥沃的土壤之中,林木的生長情況較好,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較高;反之,在土壤貧瘠的區域中,林木生長速度較慢,植株孱弱,一旦發生病蟲害,對林木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應重視施肥工作,根據林木樹種和當地土質情況來合理設計施肥方案,保障樹木成長的營養需求。
2、林業病蟲害防治管理措施
2.1林業病蟲害預警方面
林業病蟲害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做好預警和監測,根據林木的種類及病蟲害實際情況,將有可能會出現的病蟲害情況進行預測,做好相關預防工作,并針對每種病蟲害情況建立全面的應對措施,從而保障在病蟲害發生早期就能夠開展相應的處理工作,避免病蟲害對林木造成進一步損害。為了實現高效的病蟲害防治預警工作,應建立健全林業病蟲害監測預警制度,從制度上保障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實構建病蟲害監測、檢查及除治等幾個主要工作方向。積極做好人才培養工作,進而完善整個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的正常運轉,確保林業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2.2林木養護與管理方面
有效的林木養護和管理,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蟲害對林木造成的影響,及時做好林木的施肥、澆水和松土工作,提升林木的抗病蟲害能力。另外,在秋冬季節,應對林木病弱、干枯枝條加以修剪,調節植物生長狀態,防止因枝葉過于繁茂造成通風不良的情況。及時將落葉、落枝進行清掃,避免落葉中滋生病原體及害蟲,使害蟲無法過冬,從而減少林木病蟲害現象。在日常林木養護及管理中,一旦發現已經有林木出現病蟲害,應立即開展相應的治療工作,并對周圍林木進行預防,防止病蟲害蔓延,對整個區域林木生長造成影響。
2.3森林生態保護方面
森林系統生態環境是對林木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應保護林區物種多樣性,穩定整個林區的生態環境,利用生物防治手段來預防及控制林業病蟲害。現代林業病蟲害防治方法中,“以蟲治蟲”理念及方式逐漸被各個國家所認同[3],根據實際病蟲害種類和情況來選擇其天敵昆蟲群落,使害蟲數量得以降低,避免害蟲對林木的破壞。另外,生物防治方法不僅能夠提升林木病蟲害抵御能力,同時不會對林木造成影響,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較少,因此,應重視對林木病蟲害生物防治方法的應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是林木生長管理和養護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科學有效的林業管理方法,提升當前林業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水平,從而為林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白建華,胥謙,周艷麗等.林業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6,36(24):190.
[2]范靜.探究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建議[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7):39-39,40.
[3]王佳巍,金鑫,狄松巍等.林業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管理措施[J].民營科技,2015(10):1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