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們對生活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下,森林公園成為了人們休閑、療養的重要場所。森林公園游步道及其附屬設施是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和建設的質量,對人們在森林公園中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森林公園游步道及其附屬設施的功能進行了闡述,對森林公園游步道附屬設施設計應遵循的原則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森林公園游步道附屬設施的不同類別對其設計進行了探析。旨在通過本文的分析,優化森林公園游步道附屬設施的設計工作,促進森林公園環境的優化和改善。
【關鍵詞】:森林公園;游步道;附屬設施;設計
【前言】:森林公園由于兼具建筑、療養、林木經營等多種功能,已經成為城市生活不可獲取的重要部分。森林公園的建立既能夠對人們生活質量進行改善,又能夠對城市環境進行改善,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和合理配置,是實現生態和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良好形式。
1、森林公園游步道及其附屬設施的功能
森林公園游步道與傳統公園游步道的功能有所不同,森林公園的游步道及其附屬設施要兼具交通、引導、安全、文化、空間分隔以及生態景觀六大功能。游步道相當于森林公園中的一根根血管,對游人起到導向的作用,并對公園中的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規避。同時,森林公園中的游步道及其附屬設施能夠對公園內的空間進行有效的分隔,實現空間的有效性,同時增強公園的生態美觀和文化內涵。
2、森林公園游步道附屬設施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游步道附屬設施在設計中要遵循森林公園整體的設計原則和游步道設計原則,對森林公園整體的生態性、人文性以及人與自然的融合性進行遵守,促進森林公園中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1生態優先原則
生態的理念注重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相關依存與發展,實現生態系統中的全面諧發展。森林公園是以森林自然環境為依托創建的人類休閑療養基地,地文、水文、生物等資源是森林公園存在和建設的重要基礎。在進行森林公園游步道附屬設施建設時,不可避免地會對森林公園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進行一定的改變。因此,在游步道附屬設施的設計工作中,要始終明確生態和自然資源的位置,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1]。在設計過程中,要在生態理念和相關知識的指導下,在適應自然地形和水文條件、不破壞重要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對游步道及其周邊的自然資源進行保護,運用生態學的規律及知識進行設計。
2.2以人為本原則
森林公園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力途徑,對人類的療養和服務是森林公園的重要意義之一。人類在森林公園中活動的便捷性和舒適性,是森林公園游步道附屬設施設計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要在設計工作中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人類活動的需求進行綜合的考量[2]。人們在森林公園游步道及其附屬設施進行活動時,便捷性、安全性以及游覽性是重要的目的。在設計工作中,要使得游步道附屬設施能夠更好地為游客進行服務,同時不能阻礙人們對自然景觀的欣賞。要將人類活動的方式和途徑進行調研和分析,設計出最大限度服務于游客的游步道附屬設施。
2.3與景觀和文化協調融合的原則
森林公園中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觀,是公園的核心與主體,游步道附屬設施的設計工作中,要明確資源的主體地位,通過人工設施的建設對資源進行修飾和優化。通過對不同尺寸、顏色以及材料等的選擇,增強附屬設施與公園自然資源的融合與協調。除此之外,在游步道附屬設施的設計中,還應該對森林公園的文化內涵予以尊重和強化。文化內涵是森林公園地域特色的體現,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能夠對地區文化進行強化和有效的宣傳[3]。在游步道附屬設施設計中,要對地域性的民俗、民風等進行充分的重視,將地域文化有機地融合到附屬設施的設計中,通過附屬設施的建設對地域進行有力的體現,進而實現社會與自然、人文的和諧統一。
3、森林公園游步道附屬設施的類別及設計
3.1指示設施
指示設施是對游客在森林公園游步道中的行為進行指示、引導的設施,能夠為游客指明當下所處的位置、下一步游覽路線以及附近的景觀等,指示設施多數設置在交通路線與游步道的交接處。在游步道指示設施的設計中,首先要對設施材料和位置進行有效的考量,在材料上盡量選取適合周邊環境的材料,位置上要選擇穩定的地點進行設置。其次,在游步道的入口處要將步道的方向、長度等進行標記,同時還要注明當下部位在森林公園中的位置[4]。最后,在游步道的途中,要在適當的間隔下設置指示標志,對游客所在位置進行說明。在游步道的中存在交叉路的地點,必須設置指示設施對游客進行指引。
3.2解說介紹設施
森林公園一般不設置人員解說,對森林公園中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需要一定的介紹和解說設施,使游客對景觀進行了解。在游步道周邊要對公園主要景觀進行介紹,使游客及時充分地了解公園中的景觀信息,增強游客的游覽感受和體驗。解說介紹設施的設計要根據公園中不同性質和特色的景觀進行區別設計,既要與景觀進行有效的融合,又要增強介紹信息的簡明和鮮明性。解說介紹設施的設計在位置上要注重對與所介紹內容的距離,保證游客在一定的距離內能夠到達景觀。
3.3公共服務設施
游步道附屬設施中的公共服務設施包含休息座椅和亭臺、公共衛生間、照明燈和垃圾桶等等。休息座椅和亭臺的設計,要地游步道長度和環境進行有效的考量,在對游客體力進行考量后在適當的距離設置座椅和亭臺,同時在設置中還要對座椅和亭臺周邊的環境進行考量,盡量在環境較好的位置設置,避免在風口和陽光直射等位置設計休息點。衛生間的設計要對森林公園整體環境美感進行考量,多數設置在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等附近,在設計時要注意將衛生間設計在下風處,同時要與周邊的環境進行有效的融合。
結論:綜上所述,在對森林公園游步道附屬設施進行設計時,要根據公園的特色以及設施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在設計中要遵循生態優先、以人為本以及與環境相融合的原則,將游步道附屬設施的設計與森林公園的整體相融合。
【參考文獻】:
[1]曾慧子,李運遠.體驗式旅游視角下森林公園規劃設計初探——以暖溫帶森林文化博覽園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5,14(7):125-126.
[2]吳斯.初探森林公園規劃的設計思路[J].門窗,2015,22(9):20.
[3]楊堯蘭,米鴻燕,李銘諾.基于3S的森林公園游步道設計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5,493(24):166-169.
[4]李曉婧.云南太保山森林公園旅游休閑產品設計初探[J].江蘇商論,2015,18(14):5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