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文
【摘要】:蘋果套袋是提高果品質量、增加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實踐中由于技術操作不規范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一些問題,影響套袋的效果。套袋蘋果易出現果銹、黑點、痘斑、苦痘等諸多果面病害,嚴重影響果品質量,降低優質果率。根據生產實踐,就以上影響果品質量、降低優質果率的幾個問題進行分析總結,以期提高果品質量,增加優質果率,提升套袋效益。
【關鍵詞】:蘋果 套袋 病害預防
蘋果套袋已成為蘋果生產中的常用技術。蘋果實施套袋后提高了果實外觀品質,避免了農藥、大氣對果實的直接污染及部分病蟲的危害,果品安全有了一定保障。但同時,生產套袋蘋果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套袋過早會造成幼果脫落、發育遲緩、果實出現缺鈣癥、黑紅點病、氣孔壞死、果皮蠟質層變薄、內在品質及貯藏性降低等不良現象。現就蘋果套袋生產出現的問題及預防對策介紹如下,供生產中參考。
1、套袋蘋果容易出現的問題
1.1 套袋蘋果果柄易受損傷,形成僵果或落果
果實套袋時間過早,于花后30d左右即開始套袋,此時幼果果梗木質化程度低,套袋時容易折損或大風吹過造成果柄折傷,使果實不能得到正常的養分供應,形成僵果或落果。
1.2 套袋蘋果容易出現黑紅點病、氣孔壞死等癥狀
套袋蘋果發生黑紅點病是由于粉紅聚端孢菌和鏈格孢菌侵染引起的,這兩種病菌一般不侵染果實,只有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才繁殖、侵染。果農選用的套袋通透性差、防水性差,套袋時操作不規范,封口不嚴使雨水滲入果袋,或者所用藥劑質量不高,這些都易引起該病害發生。
1.3 套袋蘋果生理病害有加重趨勢
蘋果套袋后由于果實長期生長在果袋中,生長環境改變,溫度升高,缺少光照,葉綠素降低,因此常引起缺素癥。如因缺鈣引起的苦痘、痘斑病,缺硼引起的縮果病,缺鋅引起的孢斑病,高溫引起的氣孔壞死等。同時,凡施氮肥過多、樹冠郁閉的密植果園,發生缺素癥和果面病害較重。
2、綜合預防措施
2.1 選擇抗病性強的砧木和品種
生產上不同砧木和品種對以上病害的反應有著明顯差異,應選用抗病砧木和品種。優良的砧木不僅適應性好,抗性強,還可最大限度地表現品種特有的性狀。
一是適應當地的立地條件,特別是水肥條件。二是與品種的親和性好。嫁接愈合光滑,上下部分生長粗度相當。三是砧木類型與栽植密度相適宜。鑒于目前果農的技術水平、生產管理現狀,筆者提倡應用的優良‘紅富士品種主要有‘煙富 3 號‘煙富 6 號‘惠民短枝‘宮崎短枝等。因為這幾個品種不僅抗以上幾種病害,還具有易管理、易成花、結果早、產量高、上色好、修剪簡單、 大小年現象相對不明顯、 抗早期落葉病等諸多優點。
2.2 科學修剪,合理負載,注重結果枝組的更新復壯
樹冠過大郁閉的果園,光照惡化,花芽質量差,果品質量低。栽植密度為 2m×2~3m 的成齡果園,應隔株或隔行間伐。不需要間伐的果園,如果郁閉,要舍得去掉離地近的大枝,解決光照。冬剪時,每 666.7 m2保留枝量 7 萬~8 萬條,生長季節留 12 萬條左右。優質豐產樹體短枝和葉叢枝的比例應占 80%~90%,中長枝占10%~20%,每 666.7 m2留果量最多不超過 2.5 萬個,產量控制在 4000kg 左右。對連續結果 3~5 年的結果枝組,由于連續甩放枝葉量變小,產量變低,質量變差,必須及時對其更新復壯,以保證其連續結果、結好果。生產上常用的枝組更新的方法是,結果枝組連續甩放幾年后,延長枝頭必然下垂,在其下垂彎曲處,由于背上優勢的作用,一般要長出一個中長枝,對其進行甩放,作為更新重點加以培養,待原結果枝組衰弱后,自留更新枝處回縮,一次性更新。在修剪和枝組更新的過程中,應注意不要一次性修剪過重,否則易引起新梢旺長與果實爭鈣,加重果實病害。
2.3 平衡施肥
一是增施有機肥、控施氮肥、改善土壤環境。每生長季 666.7m2果園至少施用有機肥 2000kg 以上。蘋果病蟲害多的園片應施 4000kg 以上。生產上主要用作物秸稈、樹葉、雜草加雞糞堆漚,充分發酵后作為有機肥的主要來源。有機肥不足的果園,應用商品有機肥補充。提倡用海藻類有機肥或有機-無機肥,以補充碘、硒、稀土等微量元素,達到平衡營養的目地。
二是增施以鈣肥為主的中微量元素,增加土壤中交換性鈣含量。尤其是土壤交換性鈣不足 1000mg/kg的酸性、強酸性果園(目前煙臺市的果園大多為酸性土壤),都應進行土壤施鈣。土壤施鈣以有機鈣肥為主,因其各種中微量元素養分全面,以有機質做載體易吸收。
次之為鈣鎂磷肥或硅鈣肥。有機鈣肥可與化肥一起施入土壤。鈣鎂磷肥和硅鈣肥可拌有機肥施入,不可與化肥一起施用,否則易形成難溶化合物,不能被吸收利用。鈣肥的施用量,根據樹齡的大小而定,15 年以上樹齡的結果大樹,每生長季節株施鈣肥最少為 1.5~2.5 kg。土壤 pH 值小于 5.5 的果園,根據酸化的程度不同,春季應每 666.7m2撒施生石灰粉 50~100kg,撒施后劃鋤,主要用來調節 pH 值,改良酸性土壤。一般三四年施 1 次,施 2 次后,配合施用有機肥和有機鈣肥,大多數酸性土壤可有較好改善。
三是重視葉面肥的施用。尤其重視葉面補充以鈣硼為主的中微量元素和海藻類的痕量元素肥。果樹開花前至套袋前的 4 次用藥,每次都要加入以硼鈣為主要成分的葉面肥。這期間葉片、果實、新梢幼嫩,生長旺盛,吸收力強,是果樹全年吸鈣的第 1 個高峰期,補鈣的最好時期,非常重要。果實套袋后,應以噴施海藻類葉面肥為主。果實采摘前 1 個月是蘋果全年第 2 次吸鈣高峰,應補充 2 次葉面鈣肥,以滿足果樹生長的需要,預防果實缺鈣造成的各種病害。
【參考文獻】:
[1] 文波. 云南高海拔山區紅富士蘋果套袋栽培技術 [J]. 落葉果樹. 2011 (05)
[2] 袁媛. 冀北地區蘋果套袋栽培存在問題及對策 [J]. 河北果樹. 2011 (06)
[3] 張淑芳. 平涼市紅富士蘋果套袋栽培技術要點 [J]. 甘肅農業科技. 2011 (07)
[4] 李曉榮,李宏武,麻小寧. 蘋果套袋害蟲蠷螋及其防治技術 [J]. 山西果樹. 2011 (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