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張堯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行加快,中心城區重點污染工業企業陸續遷出。為保障人體健康,防止場地性質變化及后續開發利用過程中帶來新的環境問題,由土地使用權人負責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其中初步采樣布點工作是場地調查工作的基礎和重點,準確判定污染物濃度和空間分布,為后續的場地風險評估或污染修復,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關鍵詞】:場地、環境調查、初步采樣布點
1、背景概述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中心城區大量工業企業被關停并轉、破產或搬遷,騰出的工業企業場地作為城市建設用地被再次開發利用。但一些重污染企業遺留場地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環境安全隱患突出。2011年國家提出“被污染場地再次進行開發利用的,應進行環境評估和無害化治理”的要求。
2、法律法規
為保障人體健康,防止場地性質變化及后續開發利用過程中帶來新的環境問題,環保部、工業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行文環發[2012]140號文件《關于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該通知要求關停并轉、搬遷工業企業原場地在進行重新供地及土地出讓之前,應完成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確保場地遺留污染不會對后續開發利用過程中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的環境安全,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環發[2014]66號文件《關于加強工業企業關停、搬遷及原址場地再開發利用過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強調工業企業關停、搬遷及原址場地再開發利用過程中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強化工業企業關停搬遷過程中的污染防治,并積極組織和督促場地使用權人等相關責任人委托專業機構開展關停搬遷工業企業原址場地的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土壤污染行動防治計劃》中第四條規定: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防范人居環境風險中的要求,用途擬變更為居住和商業、學校、醫療、養老機構等公共設施的上述企業用地,由土地使用權人負責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評估。
3、場地環境調查工作程序
場地環境調查是通過對場地歷史、企業生產過程、現場勘察與人員訪談的基礎上進行的,對場地各疑似污染點進行初步采樣檢測分析,來確定場地污染范圍、深度。調查場地若需進行風險評估或污染修復時,再進行詳細采樣,獲得滿足風險評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復所需的參數,最終得出場地環境調查結論。
由此看出,場地環境調查中初步采樣檢測分析是否準確,對于整個場地調查、修復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場地調查初步采樣檢測工作時,如何通過正確的布點方法確認污染范圍、如何通過水文地質分析采樣深度、如何確定檢測項目與檢測質量控制,都是影響整個場地環境調查初步采樣分析準確性的重要因素。
4、初步采樣布點工作
4.1常見布點方法及使用條件
根據場地環境調查相關結論確定的地理位置、場地邊界及各階段工作要求,確定布點范圍。污染場地土壤環境監測常用的監測點位布設方法包括系統隨機布點法、系統布點法、分區布點法及專業布點法等,參見圖1。
由于場地環境介質的復雜性,污染物在場地中的分布不均勻,以及企業生產歷史較長,原始資料的缺失等各方面因素,初步采樣布點可以選取多種布點方法組合的形式進行。例如,主要生產區多年未發生明顯變化,生產工藝、設備沒有較大改變的,可以準確判定污染最重位置的情況,可以采用系統布點法和專業判斷布點法結合的形式進行布點;道路區、綠化區、生產區、空地等面積較大,歷史上沒有在其場地進行生產的情況,可以采用分區布點法和系統隨機布點法結合的形式進行布點。
4.2采樣深度
在進場采樣前,應詳細調查污染場地水文地質、底層結構,確定整個場地水文地質流向、地下水埋深,各地層厚度。若對場地信息了解不足,難以合理判斷采樣深度,可按0.5-2米等間距設置采樣位置。
采樣深度應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層厚度,在每層土壤污染最重的位置進行采樣,同一土層厚度超過3m時,增加一層采樣點。
4.3制定樣品分析方案
檢測項目應根據保守性原則,按照第一階段調查確定的場地內外潛在污染源和污染物,同時考慮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判斷樣品的檢測分析項目;對于不能確定的項目,可選取潛在典型污染樣品進行篩選分析。一般工業場地可選擇的檢測項目有: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氰化物和石棉等。如土壤和地下水明顯異常而常規檢測項目無法識別時,可采用生物毒性測試方法進行篩選判斷。
4.4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現場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應包括:防止樣品污染的工作程序,運輸空白樣分析,現場重復樣分析,采樣設備清洗空白樣分析,采樣介質對分析結果影響分析,以及樣品保存方式和時間對分析結果的影響分析等。
結論
通過初步采樣分析結果,如果污染物濃度均為超過國家和地方等相關標準以及清潔對照點濃度(有土壤環境背景的無機物),并且經過不確定性分析確認不需要進一步調查后,第二階段場地調查工作可以結束,否則認為可能存在環境風險,須進行詳細調查。為下一步土壤風險評價工作提供數據支撐,為場地規劃利用提供決策依據,為土地和環境管理相關部門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 HJ25.1-2014
[2]: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016-5
[3]: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 HJ25.2-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