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月月++藺寶鋼
【摘要】:金田利茲藍頓商業街,是寶雞首個街港式情景消費體驗區、南新都市休憩體驗區、懷舊和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地。不僅建筑具有特色的中國風,設計上采用新中式風格,整個商業建筑群俯視圖呈“Z”字形,建筑群的設計力求簡潔、大氣。設計風格在原有寶雞地區建筑特色基礎上,融入新中式建筑特色沿街商鋪的馬頭墻和青磚元素。在立面材料的選擇上使用大量當地建筑材料,充分做到因地制宜。以仿木色金屬材料做成的欄桿、格柵,并且設有多個隔斷,豐富了立面空間。墻面的設計采用新中式“留白”手法,樸素大氣。頂部處理采用新中式手法,邊沿用灰瓦挑沿,側沿以馬頭墻設計,整個立面風格統一,古樸大氣。為居民創造一種具有結合地方特色又不乏創新風格的商業環境。
[關鍵字]:商業街 ;新中式 ;文化性
1. 緒論: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現代化城市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結構的進一步深化,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商業街,是這個城市形象代言。一座城,一文化,要想在千姿百態的世界舞臺上展現自己的獨特身姿,文化內涵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城市的商業街就是一個重要的載體。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的商業區,商業街區匯聚了城市的人文與歷史,在城市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商業街是一個城市重要的購物、休閑、娛樂場所,是每個城市面向世界的名片。地域特色商業街區建筑外立面裝飾設計成為樹立良好城市的形象;展示城市文化的軟實力;提高旅游業的發展;豐富本地市民休閑購物的環境;延續城市地域文化的特色;引領其他街道發展方向等方面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較與傳統商業街以時尚作為主要的訴求點,中式特色的商業街則主打文化牌。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城市商業街景觀設計中,以當地的特色古建筑作為文化基礎,加以創新,再予以發揚光大,將購物、休閑、娛樂與文化內涵相結合,打造主題式的商業街;以各時期的建筑特色為主要的訴求點,同時將建筑時代相符合的文化內涵作為特色。加以現代化的商業特色,打造古今融合的商業街區。
我國商業街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商業街在城市中的經濟和形象地位日益突出,“商街經濟”強力助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將,我國商業的發展已經從傳統的商店與商店之間的競爭,發展到商街與商街的競爭。現代商業已經從單純的以購物為主,發展成為一個城市弘揚商業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成為展示經濟發展、彰顯社會文明的標志區域。成為濃縮歷史文化、體現地域特征的集中亮點;成為反映城市風貌、凸顯城市精神的綜合象征。
從國際范圍來看,關于商業街的研究案例也是比較豐富的,日本的難波公園,它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公園而是一個商業街與辦公區相結合的綜合體。日本表參道,它是東京的四個主要特色街頭時裝店的聚集地之一,這里有歐洲、日本等頂級設計師的作品,可以說表參道是亞洲展覽中心。街道全長約一公里,位于東京原宿青山一帶,被稱為日本的香榭麗舍大道,常作為電視連續劇的外景拍攝地。美國橡樹溪,是芝加哥北部的大型戶外購物商場。是當地非常有名的購物目的地,是一個綜合性的商業建筑。四面皆為寬闊的主干道,具有很好的易達性。
2.項目研究與設計實踐分析
雞市金田利茲藍頓商業街,是寶雞首個街港式情景消費體驗區、南新都市休憩體驗區、懷舊和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地。不僅建筑具有特色的中國風,設計上采用新中式風格,展現了這座城市的新的文化魅力,同時景觀設計也采用地域特色商業街景的設計有清楚的層次關系,以其對同類街區景觀設計進行推動,發揚地域文化特色。在滿足商業街功能的前提下,突顯了新的城市商業街景觀風貌,符合現代化城市商業街區發展趨勢,打破了國內水泥森林的商業街區的千城一面,使商業景觀環境發展日益進步。
本案地處寶雞市渭濱區,橋南火炬路體育場板塊,石壩河特色商業街中段。周邊主要有體育館、寶雞文理學院、周禮文化主題公園、渭河生態園、居住區等重要地塊,項目位置較為重要。利茲藍頓已建好一期、二期居住區以及沿街特色商業,本次商業街設計為三期。該商業街東側為真愛公館居住區;西側為石壩河水體;天然景觀資源,得天獨厚;南側為密集型居住區;北側是金田售樓處,及部分居住樓。本案周邊居住區密集,人流量較大。
總平面圖布局合理,利用原有地形特征,設置寬巷子和窄巷子,為了保留當年商業街在此的生活愜意,制造出過去熙熙攘攘、你來我往的一派生動的生活景象,寬巷子寬6米,窄巷子寬3.5米。有進有退、有收有放、空間曲折錯落。主入口、次入口分別位于石壩河路上,主次分明。主入口在建筑用地西側,次入口及車行出入口位于用地東側。消防道路圍繞所有商業建筑一周,符合規范。
該商業街在建筑平面設計定位是集購物、娛樂、文化活動、城市景觀為一體;可以滿足社會各階層人們消費、游憩、餐飲及獲取信息等多種目的的地方。整個商業建筑群俯視圖呈“Z”字形,總體布局上注重對紅線范圍的利用和消防距離的把握;建筑群的設計力求簡潔、大氣。設計風格在原有寶雞地區建筑特色基礎上,融入新中式建筑特色,延續 2 期沿街商鋪的馬頭墻和青磚元素。2 層平面布局有連廊與 1、3 號相連接,形成購物環線,增加可達性。豎向上有直梯設置,方便行人直達地下負一樓,方便駕車與購物。整個平面布局的北側有 2 個出入口,方便周邊居民進出;本案西側與金田利茲藍頓二期居住區相接的部分有 2 個出入口,方便小區內居民的進出;南側在超市滯貨區有一個入口,方便南側居住區行人的方便。
商業建筑群共由 3 棟建筑組成,單體的設計最大化的滿足使用功能的合理性,細節處理適宜商業建筑功能的使用要求。1 號建筑共有兩層,建筑功能均為特色商鋪;2 號樓建筑主入口單獨設計有“萬福樓”,寓意納百福,取吉祥。建筑特色鮮明,成為入口焦點。3 號樓建筑功能總共分為三層,一、二層為特色商鋪,三層為兒童城。
商業街地處寶雞地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建筑立面風格力求文化性的體現,且與一期居住區和二期商鋪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在關中風格基礎上結合新中式建筑元素融入寶雞地域文化,體現了寶雞古城兼收并蓄,文化融合性強的特色。在立面材料的選擇上使用大量當地建筑材料,充分做到因地制宜。商業建筑二層局部地方以仿木色金屬材料做成的欄桿、格柵,并且設有多個隔斷,豐富了立面空間。墻面的設計采用新中式“留白”手法,樸素大氣。頂部處理采用新中式手法,邊沿用灰瓦挑沿,側沿以馬頭墻設計,延續了一期和二期的建筑特點。整個立面風格統一,古樸大氣。為居民創造一種具有結合地方特色又不乏創新風格的商業環境。endprint
2 號樓的兒童城入口門頭靈感來源于彩色的泡泡,通過不同色彩圈圈鑲嵌于木格柵上,與建筑融為一體,趣味性較強。入口處設計有彩虹門,意味著兒童生活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就像彩虹的這些顏色一樣。激發兒童的探索欲望。
3 號樓地下一層和一層是超市,二層和局部三層為影院。整體風格設計古樸、大氣。
商業街設計中充分考慮人的活動心理需求,將在有限的空間內設計一些能夠給居民提供放松和優美環境的景觀。設計將沿建筑走向設計曲折細長的水景線,增加游人與水的互動,形成放松休閑的觀賞景觀。3 號樓商業綜合體入口有一休閑文化廣場,上方設計有旱噴,與水景線相連,一般情況處于關閉狀態,節假日和特殊情況開放,既作為人流集散廣場,又可增加節日氣氛,烘托出廣場文化的主體。
在適當的地方增加植物配置,形成軟景觀。如:沿街增加種植花壇形成景觀序列,豐富人們的視覺感受。另外在2號樓終點,3號樓對面處,設計有豐富的墻體綠化,在平面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增加了立面上綠化的特殊處理形式。在2號樓和3號樓的屋頂處,設計有屋頂花園,不僅有隔熱降溫的效果,而且可以美化環境、改善小氣候環境,補償空間局限下的綠化面積。
主入口的牌坊結合寶雞地域文化特色的設計手法,標示性和空間限定性較強。牌坊前設計有三塊地雕,具有指示性,且均有吉祥寓意;次入口設計有抽象雕塑作品,且設計有帶 NEW AREA 的標識小品,簡潔明了,強調了次入口空間。這樣,使主次入口有繁有簡,相得益彰。另外,在局部節點處設置有情景雕塑,讓商業
街的氣氛更加活靈活現。在節點拐角的地方提供帶有靠背的座椅,設計上更加人性化、美觀化。
多格局的鋪裝樣式使街道在整體統一的情況下增加變化做到步移景異,在節點處設計地雕,沿路走過,地面處處皆是景,讓人在行走過程中形成對“美”
的不同感受。鋪裝多使用當地材料,青磚,灰色石材,都是不錯的選擇。
3.結論
該項目的實現,既突出了傳統的單一商業模式,也為周邊的人群提供了一個集中體現寶雞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社區文化,集吃、喝、娛、游于一體的綜合型商業群,甚至更有可能將其打造成為寶雞旅游項目的一個新亮點,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藺寶鋼 呂小輝 何泉《環境景觀設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2].《新中式建筑探索與實踐》,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山東大衛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發行,2011年01月出版。
[3]. 佳圖文化《商業街區規劃及設計》,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2014年01月出版。
[4]. 高志成 現代建筑設計中新中式理念的研究[期刊論文]-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8)
[5]. 傳統的再生——當代新中式建筑設計高峰論壇[期刊論文]-城市環境設計20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