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 曹 奎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創新創業推動新河南建設
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 曹 奎

省科協黨組書記曹奎在省直黨校作宣講“十九大精神”報告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已成為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支撐、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正在成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活力之源,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之一。
中國的創新之路,從階段特征的維度看,就是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改革、自我超越的過程,從治理方式的維度看,就是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過程,從發展速度的維度看,就是從模仿到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過程。我們從當初的“山寨大國”“世界工廠”,快速走向了“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用實踐證明了創新驅動發展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大意義。中國用一個個奇跡般的工程,編織起人民走向美好的希望版圖,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當前,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提出的殷切期望和囑托(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乘著黨的十九大的東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為指導,努力打好“四張牌”,開啟河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國務院、部委以及各省(市)層面從多維度都出臺了支持創業的多種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對穩增長、促就業、調結構成效顯著;倒逼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對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起到積極作用;面向雙創的政策工具日益豐富;多層次雙創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政策遍地開花,精耕細作不夠;政策執行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上面踩油門,中間掛空擋,基層不松剎車現象;體制改革滯后的剛性作用明顯,政策難以有效落實;草根創業活躍,雙創主力軍缺位;政策因人、因企、因制而異明顯,普遍性差。
為此,應該聚集雙創生力軍,加大政策的精準扶持;加大政策協同,把政策落實重點放在基層;建立互聯互通的國家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我們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豐富中國制造、中國智造的內涵,為中國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推動中國昂首闊步邁向世界科技強國。

宣講“十九大精神”報告會現場
河南省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推進“雙創”發展,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如進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實施鄭州智匯鄭州1125計劃、開封22證合一;建設鄭州航空港綜合試驗區、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區;完善科技人才、大學生創業收益分配等。這一系列舉措,突出了政策引導,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重視載體建設和金融支持,引導創新創業成效明顯;完善了體制機制,創新創業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加強了創新創業宣傳,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
但在政策制定及落實中呈現出了一些不平衡的發展狀態。創新創業者對相關政策知曉率和受益率較低,政策措施在落實中存在系統性障礙,創新創業政策的系統化程度和協同性效應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亟待解決。
為此,面向全社會宣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簡化程序、降低普惠創新創業者的“政策門檻”;提高政府政策支持的系統化和協同化水平,其中提高政府政策支持的系統化和協同化水平,是提升“雙創”政策有效性的可行性辦法,更是目前和今后省科協科普宣傳工作所應圍繞的重點。
當前,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起點開啟新征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意義深遠、任務艱巨。只要我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實抓好,就一定能夠讓中原更加出彩,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河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新篇章。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起點開啟新征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意義深遠、任務艱巨。只要我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實抓好,就一定能夠讓中原更加出彩,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河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新篇章。
(本文摘自省科協黨組書記曹奎在省直黨校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報告,文章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