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朝 陽
(山西省公路局太原分局,山西 太原 030012)
公路服務區是公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居民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配置已經趨于完善,而干線公路服務區的規劃建設卻處于起步階段。高速公路系統全封閉、相對獨立,交通量大且車速較快,適宜長途車使用;干線公路相對開放,平面交叉處可隨意出入、停車,短途車較多,且車速較慢,但交通組成比較復雜。干線公路與高速公路雖然在線型設計與交通流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但二者在整個交通系統中都十分重要。
目前,我國一二級公路總里程已經超過45萬km,隨著干線公路的不斷發展,與之配套的服務區等相關設施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進入“十三五”時期,規劃的主要思路轉變為“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因此,干線公路服務區的規劃建設,不僅要關注數量與規模,還要注重功能與品質。
規劃人員在進行干線公路的規劃設計時,很少考慮到附屬的服務區等設施,導致干線公路周邊正規的服務區寥寥無幾。為了滿足駕乘人員的服務需求,干線公路沿線往往會自發形成一些私營服務設施,如小賣店、餐館、加油站、汽修站等。這些設施無序建設,缺乏統一管理,有可能侵占道路、綠化用地;商家為謀取利益,往往難以保證服務質量,甚至存在衛生、安全隱患。
目前,我國涉及干線公路服務區建設的標準和規范僅有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公路建設項目用地指標》(2011)和JTG 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設計通用規范;并且對于干線公路服務區的配套標準、選址原則、平面布局等方面的規定也不夠詳細。而干線公路服務區的問題不僅僅是設計規范不足,相關部門對于服務區的管理規范也相對缺失。
已建成的干線公路服務區普遍功能單一,僅配置停車場、公共廁所等基本設施,而缺少承擔購物、餐飲、加油等功能的設施,對于駕乘人員的吸引力較差。
干線公路服務區處于開放式的一、二級公路上,沿線多自發形成的私營商鋪,駕乘人員的選擇較多,市場競爭壓力大;加之現存干線公路服務區功能單一、吸引力差,所以大多數服務區均處于非盈利狀態,只能依靠政府補貼支持,絕非長遠之計。
歐美國家很早就開始了對干線公路服務設施的建設工作,并且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出臺了許多相關的法律法規。
3.1.1美國
早在1919年,美國就開始了干線公路服務設施的建設;1956年出臺了有關的設計規范。目前已形成了功能完備的干線公路服務體系。美國的干線公路服務設施主要包括安全休息區、觀景臺、公共汽車??空?。設計人員通過相關研究和用戶評估確定休息區之間的合理間距大約為54英里或1 h車程;休息區選址則通過設計規范中的“站址評價表”,綜合各路段交通情況、可利用服務設施情況、社會情況等多種因素,進行權重分析,最終得出休息區具體位置。
3.1.2英國
1968年,英國出臺了有關干線公路服務設施的相關設計規范,對設施間距和選址原則提出建議,以便引導干線公路服務設施的規劃建設。
1)設施間距。
英國的干線公路服務設施分為休息區和港灣式停靠站。其中,休息區間距應小于45 km或0.5 h車程;港灣式停靠站則根據公路類型和交通量的不同,推薦間距也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

表1 港灣式停靠站推薦間距
2)選址原則。
在干線公路選線階段就應考慮配套休息區的選址,并且應綜合交通條件、社會情況和居民意見等多方面因素考慮。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東部一些先進城市逐漸意識到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對于高品質、多樣化服務的需求。2006年,江蘇省率先提出按照統一標準在國、省一級公路上建設服務區,并編制了相關規劃。規劃將江蘇省干線公路服務設施分為三類,即服務區、停車區和觀景臺,并對三類設施的設置間距、用地面積、建筑面積、具體功能做了明確規定(如表2所示)。

表2 干線公路服務設施相關規定表
一直以來,在公路配套服務設施的規劃建設方面,我國更加重視高速公路,而嚴重忽視干線公路,所以干線公路服務區相關的設計標準和規范也一直處于缺失的狀態。如果想要完善干線公路的服務系統,以滿足駕乘人員的出行需求,首先需要相關專業人員對干線公路服務區的選址選型、規模布局、設置原則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出符合各個地區的干線公路服務區設計標準和規范,以便指導下一步服務區的建設。
干線公路服務區的功能設置首先應滿足干線公路上的車輛以及駕乘人員的基本需求。車輛主要對停車、加油、維修等功能的需求程度較高;駕乘人員主要對餐飲、公廁的需求度更高,而對休閑、住宿、購物等其他功能的需求相對偏低。因此,可以按照不同功能需求將干線公路服務設施進行分類,以規定不同的規模與間距。
交運部發布的《2016年全國公路服務區工作要點》提出:服務區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的同時,鼓勵其開發經營項目,提升綜合服務的能力。因此,未來干線公路服務區的建設應向多元化發展。
4.3.1拓展休閑功能
將服務區建設與周邊旅游資源結合,在服務區內建設游客服務中心、特色餐廳和特產商店,不僅能夠解決觀光游客的停車、就餐、購物、休閑等需求,還可以為服務區吸引更多的交通量,形成服務區與旅游區緊密結合的特色公路休閑區。
4.3.2拓展文化功能
干線公路服務區是其所在區域對外展示的第一張名片,如果在服務區的規劃布局、景觀小品、建筑設計等方面融入當地的文化元素,并且因地制宜的加入文化展示功能,建設展廳、紀念館等。既可以弘揚當地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增加駕乘人員在服務區的停留時間,從而拉動經濟消費,一舉兩得。
4.3.3拓展產業功能
干線公路服務區具有其自身獨有的交通區位優勢,并且停車場面積較大,可以作為物流集散場地,因此將干線公路服務區與當地產業結合,增加特色產品展示交易功能,將服務區物流與城鎮物流相結合,減少城鎮交通壓力。
目前,干線公路服務區的管理模式多以政府為主,比較單一??梢赃x取一些交通量較大、有持續性發展潛力的試點,進行招商引資,嘗試吸引民間資金,共同建設、管理,將干線公路服務區的管理模式逐步轉向多元化。
在以服務業開放為重點的“十三五”改革的大背景下,干線公路服務區作為“服務”的最直接體現,其規劃建設已經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拓展多元功能,體現其綜合服務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對于干線公路服務區的理論研究與具體實踐都處于初期階段,尚有很多問題和不足,希望在日后的研究與實踐中繼續探索,不斷提高干線公路服務區的社會經濟效益,以滿足更多人民群眾的出行要求。
[1] 苗 聰,程蘇沙,林國鑫.國外干線公路服務設施發展現狀及對中國的啟示[J].中外公路,2011,31(2):256-259.
[2] 張柳煜,鄧云潮.普通干線公路服務設施[J].交通企業管理,2008,23(6):28-29.
[3] 張 曉.感受英國高速公路服務區[J].公路運輸文摘,2001(12):39.
[4] 劉加增.美國高速公路見聞[J].中外公路,2006(12):80-81.
[5] 張丹云.普通干線公路“服務區+”探索與實踐[J].公路,2017(7):202-205.
[6] 江海丹.普通干線公路服務設施設置技術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5.
[7] 王 丹.基于等級劃分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和規模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