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靈 郭 蕾 蘆鈞濤 陳柵竹
(武漢工程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公共廁所主要存在于街區和景區,這兩者對公共廁所的需求量都很緊迫,2015年1月15日,在南昌召開了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在會上發布的旅游發展“515戰略”中特意提到了一個名詞即“旅游廁所革命”,并且提出了將從2015年起“發動全國旅游廁所建設管理大行動(旅游廁所革命)”,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到2017年實現旅游廁所全部達標。
旅游廁所形勢在我國可以說是非常嚴峻,據有效數據統計,平均每人在國內旅游一趟上8次廁所,游客每年在旅游途中如廁次數超過270億次。每當到了旅游旺季,旅游景區廁所供不應求,環境影響大,游客抱怨的頻率高。
如果單純從數量上去解決問題是肯定不行的,并且成本也是比較高的,在淡季反而會大面積陷入空置的狀態,造成資源的浪費。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一個可以根據需求調配,快速搭建和拆除,易于管理,造型簡單別致的廁所就是需要我們去研究的。在滿足上述條件的同時,做到生態化和人性化。
為解決城市公共衛生和提高市民如廁便利性,本案廁所配備無人駕駛系統以及基于GPS和GRS的廁所調度系統,打破空間的限制,實現“隨時隨地”如廁的理念。
可將無人駕駛車輛的智能技術運用到公共廁所里面,它涉及到環境感知系統、模式識別系統、導航定位系統、智能決策控制系統以及計算機技術等眾多學科的前沿技術,本案公廁運用無人駕駛系統,當用戶使用請求發出后,自動啟動并按照系統匹配的最優線路安全避開來往車輛到達用戶指定地點。
目前手機APP的運營給各個領域帶來的方便高效性都是有目共睹的,本共享廁所也將結合手機APP來達到一種真正高效智能的共享廁所模式。如,當人們有需要時,可打開手機APP,點擊“我要如廁”選項,共享廁所APP按使用時間計費,用戶結束如廁后,點擊“結束如廁”按鈕即可,終端平臺會自動計算并扣除綁定賬號的相應費用。
在移動共享廁所內設置智能生物降解器,其工作原理:糞便進入降解裝置后,通過裝置里面的微生物進行自行分解,產生的水分及其他氣體直接蒸發排出,剩余的殘留物還可轉化為有機肥料,充分資源化,實現了對糞便的分解、脫臭、凈化一體化處理。
優秀的公廁設計既能成為街區或景區的一道風景,也能給人們帶來便利,讓人們感受到人文關懷,成為一種舒適、輕松的空間。
建筑造型是建筑風格的一大要素,公廁的建筑設計也要有好的造型。首先,公廁設計應體現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也要與環境的類型以及人文環境相協調。
本設計采用了易清潔、耐腐蝕并且不吸附臭味的輕型材料,色彩清新易融于環境,形似太空艙的前衛造型,內部設有滿足如廁和洗手以及母嬰臺的功能。糞便池和臺階采用可拆卸式的形式,便于臨時拆卸安裝等,方便快捷,廁所底部設置四個車輪,移動靈活,結合手機APP系統裝置可達到“隨叫隨到”的效果,如圖1所示。

公廁造型截取飛機的頭部,將其進行拉伸、變形、擴充,采用現代主義的設計手法,形成極具未來感的曲面造型。同時,公廁摒棄傳統的矩形平開門,采用工業設計的手法,在兩側設置“鷗翼式”大門。開啟后的門使公廁形如翱翔的飛鳥,不僅體現移動公廁的核心理念,增加了建筑的靈動性,亦更好地符合以高科技為導向快速發展的城市形象,見圖2。

為服務城市人員密集區域和景區及類似偏遠區域,本案公廁崇尚現代主義建筑外形以及對自然萬物的元素提取。
建筑形態具有通透性能讓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相互交融,也是達到建筑消解的一種方式。本案公共廁所設計采用鍍膜熱反射玻璃,即屋內的人可見屋外的景象,而屋外的人看不見屋內的物體。公廁采用的鍍膜玻璃既可延續室外的自然風景,亦可滿足游客在如廁時欣賞風景的需求,見圖3,圖4。


作為公共廁所里面的革新型新設計理念,共享廁所比傳統公共廁所更容易融入周邊環境、更方便快捷、更舒適、更清潔的優勢將取代傳統公共廁所從而可大范圍推廣。共享廁所將能更普遍的滿足使用者的需要,也是解決城市問題的手段之一,是戰略政策、城市管理和城市設計日常工作的必要組成部分。
共享廁所運作可用一個黃金三角來表示。第一,良好的設計與設施,第二,良好的管理和保養,第三,使用者的教育,清潔工與護工的培訓,以及全社會對移動廁所態度的變革。
[1] 田金麗,劉士杰,毛平淮,等.環保智能型免水沖廁所生物降解研究[J].科技經濟場,2009(2):14.
[2] 趙 盼.城市環境下無人駕駛車輛運動控制方法的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1-2.
[3] 謝光前.基于手機APP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3.
[4] 江 雜.風景旅游區旅游廁所規劃與設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