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川
10月22日上午,由中國文聯人事部、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曲協共同主辦的首期全國曲藝自由職業者優秀人才培訓班在北京懷柔開班。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董耀鵬,中國文聯曲藝藝術中心主任項云,中國文聯人事部培訓處處長薛長緒等有關領導和來自全國23個省區市的50名曲藝自由職業者參加了開班式。
此次培訓是中國曲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順應文聯改革發展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履行中央賦予的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新職能的一項具體舉措。目的就是通過培訓加強對新曲藝組織、新曲藝群體的團結引導,提升曲藝自由職業者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養,引領曲藝小劇場健康發展,推動曲藝事業的繁榮。
聚焦現狀 發揮曲藝自由職業者重要作用
曲藝自由職業者是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重要力量,曲藝小劇場也日益成為推出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的重要陣地。隨之而來的劇場管理、版權保護、作品創作、品牌運營也成為曲藝自由職業者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此,培訓班自10月22日至25日,開設了《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引領 發揮曲藝自由職業者的重要作用》《曲藝著作權保護到底離我們有多遠》《曲苑雜談》《曲藝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新媒體生態下的劇場運行與品牌建設》《看春晚,說創作》等專題講座,董耀鵬、黃群、郭達、甄慶貴、李家謳、孫晨等各領域專家、藝術家授課輔導,與學員們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交流。

針對輔導老師就“新文藝群體、新文藝組織和自由職業者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曲藝小劇場存在的問題”“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發揮曲藝自由職業者重要作用”三個方面闡述的新文藝群體、新文藝組織和廣大曲藝自由職業者的職責使命輔導講座,來自遼寧星期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史艷芳在分組討論時說:“專題輔導多次提到曲協是曲藝工作者之家,令我們感到非常親切。輔導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理論根據,為未來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談及曲藝自由職業者生存現狀時,來自山東菏澤市牡丹區曲協的康廣為深有感觸地說道,山東素有“曲山藝海”的傳統,但目前曲藝發展缺少平臺和出口,菏澤作為曲藝之鄉尚無有規模的曲藝演出場所。從前年開始,他嘗試在當地開辦曲藝演出場所,雖然有困難,但聽過專題輔導后,了解了國家對新文藝群體和自由職業者的重視與關心,又重燃了信心。
郭達以《曲苑雜談》為題所作的講座受到學員歡迎。湖南常德澧縣群文曲藝隊的郭方忠聽課后表示,郭達老師授課語言平實但充滿激情,講座信息量大,知識豐富,他很受啟發,也倍感鼓舞。作為當地大鼓藝術傳承人,他一定會以前輩藝術家為榜樣,尊重舞臺,潛心創作,雖然人在基層,但要胸懷祖國,為百姓說唱,謳歌這個偉大的時代。來自內蒙古烏力格爾藝術家協會的李格根珠格曾經在由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中國曲協主辦的全國少兒曲藝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自幼學習烏力格爾的經歷使他感到,目前民間藝人的藝術水準參差不齊,被行業整體認可的藝術標準尚未確立。他希望中國曲協能夠多邀請像郭達老師這樣的名家走進少數民族地區,傳經送寶,幫助少數民族曲藝工作者提升業務水平,從而促進少數民族曲藝的健康發展。
李家謳的講座引起了來自上海品歡相聲會館的李國靖和來自貴州春黔雅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閆予川的共鳴。李國靖在討論時總結了目前曲藝小劇場生存發展中面臨的幾個突出問題:免費贈票對曲藝小劇場的票房沖擊比較大;發展曲藝事業需要社會影響力大的帶頭人;由于創作、表演門檻低,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曲藝小劇場生態。對此,閆予川建議進行“名家名角助力曲藝小劇場成長”的嘗試,由優秀帶頭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行業整體發展。
在聽了黃群和甄慶貴兩位老師關于版權的講座后,學員們紛紛表示“及時、管用”。來自山東聊城的趙汶汶說:“雖然版權問題我們還沒有遇到,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已經有多起。聽了兩位老師的課,我們學到了相關知識,也了解到中國曲協對權益保護的工作部署,這給我們吃了顆定心丸。”成都哈哈曲藝社的田海龍更是以自己正在經歷的一個案件和甄慶貴律師進行了現場學習交流。
注重實效 發揮優秀人才示范引領作用
首期培訓班學員由各地曲協推薦,后經中國曲協逐一進行資格審定,均是當地曲藝自由職業者中的佼佼者。其中有小劇場的管理運營者,有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也有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曲藝新秀。有中國曲藝牡丹獎的獲得者,也有在各省屢獲大獎的曲藝骨干。為此,無論是從曲藝理論、表演、創作角度,還是從示范教學、話題討論、作品交流等環節設定,培訓班都注重實效,努力搭建聯系和服務廣大曲藝工作者的平臺、行業建設的平臺、推出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的平臺。
來自重慶口舌閑館的袁國虎表示,培訓組織及時注意到目前曲藝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熱點問題,并且請專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輔導,效果非常明顯,使參與者受益匪淺。通過培訓,更堅定了“曲藝人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信念。來自成都哈哈曲藝社的田海龍認為,首期培訓班的舉辦意義深遠,作為參加者一定會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將學習收獲分享給各地同行,點燃傳承發展曲藝事業的星星之火。北京嘻哈包袱鋪的劉暢自幼喜愛曲藝藝術,他對本次培訓班學習課程設置、服務安排、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最大感受是“務實”。他表示,每位授課專家都用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有聲有色的教學方式給予參與者極大幫助和啟發。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和積極踴躍的交流互動仿佛令人回到朝氣蓬勃的大學時代。黑龍江哈爾濱龍緣相聲社的張斌表示培訓中許多思想的火花讓他印象深刻,自己不僅在課上收獲知識,還在課外結識許多有著共同理想的朋友,收獲珍貴的友誼。來自上海田耘相聲社的趙松濤在完成所有培訓課程后感觸頗深,他將切身的學習體會總結為《習得六情》發表在“松濤說唱”微信訂閱號上與大家分享:“……學習使人進步提高,學習推動事業發展。結合學習體會,結合自己二十一年黨齡的成長和進步;結合自己扎根基層、堅守舞臺的實踐經驗;更有學習班上領導、專家、老師生動而又深刻的授課;小組討論時各抒己見;課后的深入交流……這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教育深刻的學習機會,讓我們未來的藝術道路,越走越寬。”
10月26日,培訓班結業。學員們一致認為,要以此次培訓為契機,努力從以下三個方面將學習成果落實到日常實踐中: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在提高自身修養等方面下功夫,在自由職業者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二是增強創作的能力和動力,努力創作藝術精品。三是探索經營性文化產業的道路,努力實現兩個效益統一。
短短6天時間的培訓留給我們的啟示是珍貴的。首先,定位精準。首期全國曲藝自由職業者優秀人才培訓班聚焦的是曲藝自由職業者中的優秀人才,他們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這就讓整個培訓處在良好的溝通環境下。當然,將培訓人群再進行細分,則培訓會更有針對性,效果會更佳。這一點,《全國曲藝工作者培訓研修五年規劃》已經給我們提供了遵循。其次,把握需求。在舉行每期培訓班前進行大數據調查,了解學員的真實需要,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置和老師約請,譬如本期培訓的“小劇場運營”和“版權管理”內容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次,延伸服務。培訓結束后,采取多種措施跟蹤培訓效果,關注學員成長,讓他們感受到曲協組織是包括廣大曲藝自由職業者在內的曲藝人共同的家園,鼓勵帶動他們共同推動曲藝事業的繁榮發展。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