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摘 要:語文在生活中是每個人學習、工作的工具,同時承載著人類的情感、思想;對培養人的品格、底蘊,培養人對終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語文是一門充滿詩意的學科,詩意,是人文化修養的最高表現形式,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詩意語文”這一名詞目前倍受教育界的關注,如何解讀詩意的語文,營造詩意的課堂,已是新課改對授課教師提出的一個新課題,語文教師在詩意課堂中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語文詩意教學;文化修養;詩意課堂;引領作用
高中語文學習是增強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時期,高中生語文學習在字詞的積累、寫作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一定高度, 高中語文教學重點在于如何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詩意教學是運用各種手段描繪形象化的意境、營造一種整體意蘊,文學評論家朱自強先生說過:“只有經過感受和同情潤澤過的心靈才能創造出符合人類愿望指向的生活。”很希望我們的語文教學多一點人情的滋養,人性的滋潤。學生在富于詩情畫意的課堂里浸潤,逐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和思想修養的提升。
一、教師在語文詩意教學中的引領作用
(一)優秀文化的傳承者
語文是民族文化的根,一個富有詩意的語文教師就是要做文化的傳承者,詩意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中走進積淀著五千年民族精魂的中華文化,讓他們去解讀、去領悟、去沉醉。詩意的語文,讓數千年歷史的民族優秀文化得以繼續傳承。
(二)心靈的喚醒者
美國學者柯倫曾經說過,教師“掌握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他們能喚醒自己,也喚醒他們接觸的人。”學生的精神生命,是一個由無知到覺悟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的不斷喚醒。喚醒并培育學生心靈的幸福,語文教師不是帶著學生學語文,而是用自己的語文氣質去感染學生,用發自肺腑的職業情感去感染學生,從而讓語文課堂真正能充滿詩意和人文魅力,切實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教學效率。
這是詩意語文的特性所在,也是語文課堂的最大任務。
(三)價值的引領者
詩意的語文教學能讓學生敏銳感知學習中的美好,以此提升生命的價值,從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進入美的殿堂,繼而感受美的魅力。通過詩意教學促進學生的精神發育。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 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發展。”詩意教學運用朗讀、想象、對話等藝術手段感染著學生,提升生活的意義,升華高尚的情感,健全成長者的人格,使精神發育得更加健康。
二、如何在課堂上深入“詩意”教學
(一)引領學生從生活中感悟“詩意”,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詩情畫意存在于生活中,蘊藏于文本中,一個成功的教師是組織活動的能手。作為語文教師還必須帶領學生走進 自然,走進生活。在學生收獲審美愉悅時或吟詩對歌時,詩意就這樣在學生的生活中浸潤著,滲透著,存儲著。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高中生語文學習的效率,語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立足課堂,延伸課外,擴充學生的視野,為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創造條件。在充滿詩意的教師的引領下,帶領學生擴充詩意的學習視野。在新課改的春風下,我們應該自覺追求語文教學的審美化,讓語文教學流淌著詩意的美。
(二)拓展語文教材內容,提高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對于高中階段的多數學生來說學業壓力較重,自己查詢資料的時間也十分有限,其語文知識的掌握大都局限在課本教材中,但是他們對于課外的相關知識又具有很強的好奇心。語文的學習并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高中語文教師還應該注意課外廣泛搜集更多的素材,幫助學生們拓寬視野,增加閱讀量,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和理解能力。
(三)用情感和語言打造詩意課堂,提升學生的文章鑒賞能力
語文是一門充滿感性和人文色彩的學科,它是播撒關愛、書寫心靈、放飛夢想、施展才華的精神驛站和心靈小屋。語文老師,就是開啟這扇門的領路人。課堂,就是最好的展示舞臺。正因為這樣,現代中國語文教育才越來越強調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對語文和文學審美形成一種敬仰感、膜拜感和神奇感,充滿飽滿的探索意識、創造意識、表達意識和寫作意識。
營造情感氛圍和審美空間,調動學生的閱讀情感,提高語文素養和生命品味,這才是詩意語文的終極關懷。教師要善于用詩化語言來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讓學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享受生命的愉悅。
文學鑒賞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為此,在經典閱讀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充分發揮想象力。其次,教師應該將語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比如,在高中教材中有很多中國古代的文學經典作品,如果教師僅僅局限于向學生講述文學作品的表面信息內容,學生便很可能領悟不到文學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更深層次的內涵意義。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透過作品表面信息,思考不同時代的人們所經歷的悲歡情仇,以及不同社會中的風俗人情、歷史變遷。最終達到通過文章閱讀,提升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效果。
三、結語
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下,我們應重新建構高中語文的教學理念。應凸顯人文思想,使語文教育回歸“人”這個教學平臺。語文教學是一種美的享受,“詩意語文”更是美的升華。創造一堂富有“詩意”的課需要有深厚的“內功”,需要對課文的深鉆苦研,更需要高尚的人文情操和卓越的教學智慧……這些決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課堂上捕捉學生這些智慧的火花,我們教師便可以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精彩詩意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張蘭芳.如何創建語文教學中的“詩意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224-225.
[2]錢萍.智慧運用活動單詩意引領語文課堂——活動單導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作用[J].文理導航,2010(10):2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