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君
摘 要:一個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嬰兒從一出生只有明顯的氣質表現。比如有的小孩哭聲大,有的小孩哭聲小;有些孩子喜歡安靜,有些孩子喜歡哭鬧,這些都是他們最初的氣質表現,不能稱之為性格。他們到了兩歲時才表現出性格的萌芽。在不斷受到社會生活的影響和教育的熏陶,不斷參加各種活動的同時,就開始了性格塑造的過程。到了幼兒期,孩子性格的輪廓就初步顯現出來,不論對人、對己、對事、對物都表現出一定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已初步形成性格特征。由于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不同,他們所處的社會關系不盡相同,因此每個孩子初步形成的性格特征也不相同。這些孩子形成的性格特征說明教育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塑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說明初步形成的幼兒性格特征表現出了個別性。
關鍵詞:幼兒期;性格特征;塑造;家園配合
性格是決定個人對待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孩子形成的性格特征說明教育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塑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說明初步形成的幼兒性格特征表現出了個別性。比如在對人上:有的孩子表現出同情、有禮貌、善于交往,有的孩子則表現出冷漠、沒禮貌和性格孤僻等性格特征;在對己上:有的孩子表現出自信、謙虛,有的孩子則表現的自卑、驕傲等性格特征;在對事上:有的孩子表現出認真、負責、遵守紀律,有的孩子則表現出懶散、馬虎、自由散漫的性格;在對物上:有的孩子表現出節約、慷慨,有的孩子則表現出浪費、吝嗇等。在幼兒期孩子形成的是初步的性格特征,只是他們性格形成的萌芽階段。在這一時期,家長和教師要共同配合,重視孩子的性格教育,正確引導孩子塑造良好的、堅強的性格特征。
一、幼兒性格的形成
在幼兒期孩子形成的是初步的性格特征,只是他們性格形成的芽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以及幼兒園教育的影響下會逐漸掌握一些合理的行為準則,學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簡單評價,自我控制能力也進一步發展,這對孩子性格的繼續形成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在這一方面,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觸的生活環境,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要為孩子做出榜樣,要對孩子的各種行為加以贊揚或批評,使孩子逐漸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什么“對的,什么是“錯的。比如某個孩子今年四歲,嫉妒心很重,只要別的孩子有超過她的地方,她就會不以為然地說“誰不會呀,這個我早都會了”她還教唆別的孩子都不跟某個孩子玩。這時候父母就要及時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要及時幫助孩子認識嫉妒的危害,幫助他們從嫉妒中解脫出來。
再如班里有一個非常自卑的孩子,他常常情緒沉悶,很怕羞,拒絕和小朋友玩,注意力不集中,過分追求表揚。每次做游戲、上課回答問題都不積極,我問他為什么,他說不想玩,不感興趣。這時候父母要及時和教師進行聯系,關注孩子在這一方面的表現,一旦發現問題,應盡快幫助和糾正,以避免隨孩子的年齡增長而最終形成自卑性格而遺憾。孩子進入幼兒園以后,他們受到的是有計劃的思想品德教育,通過參加各種集體活動,他們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都得到了發展,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行為準則。這些行為準則和是非觀念的掌握可以促進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在整個幼兒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在發展中。在幼兒初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有時他們做一件事情,明知自己做得不對,但卻不能控制。孩子在性格初期會形成各種“心理狀態”。比如有的孩子做事專心致志,有的孩子卻漫不經心。在游戲活動中有的孩子活潑開朗,愛好交往;有的孩子卻畏縮觀望,不合群。這種“心理狀態”只是他們在一定時期內所表現出來的特征。在這一時期他們的許多“心理狀態”在成人的教育和激勵下可以轉化成穩定的、良好的、新的性格特征。但也有一些孩子,由于不良的榜樣或教育上的疏忽,使他們形成了一些消極的“心理狀態”,如果沒有及時糾正,任其反復出現,就會轉化為新的不良的性格特征。
二、正確引導孩子塑造良好的、堅強的性格特征
(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性格標志著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會形成良好的堅強的性格。家長和教師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采取生動有效的方法,加強德育,使孩子能分清是非對錯,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黨、愛科學、愛集體等優良品德,懂得用正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樹立良好的榜樣
教師和父母要重視榜樣在孩子性格塑造中的作用。孩子喜歡模仿別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因此教師和父母要為孩子提供好的榜樣,并鼓勵和指導他們學習。教師和父母要以正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對待周圍事物,做好孩子的榜樣。俗話說“孩子就是你的影子”,可見教師和父母的榜樣對孩子性格塑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注重集體生活的培養
集體是塑造性格的重要條件,尤其對現在的獨生子女更具有積極的意義。集體的意見和要求制約著孩子的某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自私、膽怯等,使他們得到及時的糾正,使性格更趨于完善。集體活動中,孩子良好的性格特性因為得到贊揚和鼓勵而穩定下來,不良性格特性受到阻止批評而逐漸改變。此外,在新的活動中,孩子還會學會一些新的行為方式,形成新的性格特征。如果離開了集體活動,孩子的性格就得不到完善發展。比如一個孩子在家中由于受家長溺愛養成了自私的性格,在幼兒園不和別的小朋友團結,拿著玩具不讓其他小朋友玩,漸漸地別的小朋友都不跟他玩,他一個人玩也覺得很沒意思,于是他就主動把玩具送給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他也從中體驗到了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從此改掉了自私自利的壞習慣,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性格特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