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棟
“馬拉松”是古希臘的一個地名,位于雅典城東北30公里。馬拉松比賽是雅典人民為了紀念公元490年,一位跑了42.195公里向希臘人民傳遞勝利的消息,隨即倒地身亡的信使裴里匹底斯的。馬拉松從起源就有了生命的意義,它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忍不拔、永不放棄、同舟共濟,它忠誠、熱愛、堅韌、崇高……
2015深圳女子馬拉松是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女子馬拉松,成為深圳一張美麗的名片。她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從此改變了中國沒有女子馬拉松的歷史。繼深圳女子馬拉松賽之后,全國各地涌現了武漢女子(半程)馬拉松、成都女子半程馬拉松、南京女子半程馬拉松等賽事。女子馬拉松正在風行中國。
2015年,浙江在線主辦、杭州愛尚跑步承辦、杭州動動幫協辦過杭州環湖女子長跑賽。以關愛女性為主題,倡導運動健康和突破自我,鼓勵女性獨立自信,勇于展現自我,并喚醒公眾關愛女性的意識。報名人數達到近千人,所有參賽人員統一穿著玫紅色賽服,將體育賽事與公益活動完美結合。這是杭州專屬女性跑者賽事的一個開始。
預計即將設立的杭州女子馬拉松賽是中國田徑協會、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體育局聯合舉辦的,是杭州第二大的跑路賽事。2018年是舉辦第一屆,之后每年一屆,比賽時間一般為每年4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六。
本文將從馬拉松運動的國際背景、國內現狀、商業價值和杭州的舉辦優勢四個方面來論證杭州女子馬拉松的可行性。
一、國際背景
(一)美國參賽人數
根據美國非盈利性權威跑步機構RUNNING USA發布的《2014度的美國跑步調查報告》顯示,美國馬拉松完賽人數達到550637人,2013年為541000人。此外,在2014年,美國國內共有1200多場的馬拉松賽事,也刷新了紀錄,在2000年的時候,全年的馬拉松場數為300場。
美國國內參加馬拉松的跑者性別和年齡比例
從數據上看,隨著美國馬拉松市場的發展,女性跑者比例逐年上升,男女比例越來越接近平衡。
另外一項針對全美過去幾年的馬拉松統計數據顯示,在5K、10K和半馬比賽中,美國女性選手的參賽數量都要大于男性。2014年共有超過1900萬人參加了在美國舉行的比賽,女性跑者的數量更是大幅增加,全年參賽比例達到了57%,再度創下了歷史新高。
(二)日本賽事服務
據統計,日本各地每年舉辦的各種馬拉松賽事超過1400次,可見民眾對這項運動熱情之高。日本的馬拉松賽事由于組織高效、跑步氛圍濃厚,成為很多國內跑者的境外馬拉松首選目的地。
以東京馬拉松為例,賽前3個月左右開始招募比賽志愿者。根據志愿者不同的職責,提前組織不同的培訓,保證訓練充分,分工明確。超過萬人的志愿者不論從動員規模、服務熱情、分工組織、專業程度,都讓人印象深刻。由于舉辦比賽而引起的道路管制會早早在媒體發布。在比賽開賽前十天,管制路線圖就會在路口、地鐵公交車、布告欄等處刊登。同時還會標出替代道路引導駕駛者,以疏導的方式去緩解交通擁堵。東京馬拉松前半程每5公里、后半程每2、3公里設置一個醫療救助站,每隔三分鐘的路程都有2人一組的救援志愿者帶心臟除顫儀待命,線路上有專業醫生用跑步或騎車的方式跟隨選手一起比賽,這些措施確保了選手出現狀況時,能夠有專業人士第一時間到位展開急救。跑到終點之后,參賽者領取獎牌、接受疏導、取回寄存物品等一系列安排都很完善。
2014年,世界六大馬拉松(紐約、芝加哥、巴黎、倫敦、東京和波士頓)的完賽人數都超過了31000人。在世界排名前十的馬拉松賽事里,美國占了5個,前15名中,日本占了5個。
二、國內現狀
我國馬拉松有四個特點:政府牽頭、官方主辦、各單位協辦、企業贊助。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城市馬拉松運動融合了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文化、體育產業等多層內涵,如今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馬拉松的精神和全民健身的意識逐漸深入人心,馬拉松走進每個人的生活,是中國經濟社會的使然,也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隨著國家賽事審批權的放開,地方舉辦體育賽事激增,推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截至2016年6月1日,2016年通過中國馬拉松信息平臺在中國田協注冊的全國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共193場。井噴式發展的中國馬拉松產業讓全民健身與城市狂歡貫穿全年。馬拉松對中國城市對外開放的“名片效應”正在逐漸顯現。
《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5)》顯示,2014年馬拉松賽事運營的收入達到20億元,帶動相關行業收入超百億元,2015年達300億元。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口數量全球第一,但馬拉松賽事卻排在GDP前10名國家的最后。美國每年有千余場路跑賽事,日本也有200多場馬拉松賽事。在人口基數的襯托下,中國路跑賽事的雖然火熱仍顯得微不足道。
《2015中國跑者調查》顯示,高收入、高學歷人群是跑者群體的主力軍。在全國逾萬名參與調查的跑者中,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占比68.65%,而年收入在5萬元以下的人群比例則不到27%。整體而言,女性跑者受教育程度略高于男性,而后者的經濟收入則更高一些。從性別比例來看,如今全國跑者中男性與女性比例接近“七三開”,其中,男性多為30至39歲的已婚人士,女性則更多以介于20至29歲的未婚人群為主。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在全國女性跑者中,跑齡低于兩年的比例高達81.7%。
女子馬拉松也正在風行中國。近年舉辦的女子馬拉松賽事有海峽兩岸女子半程馬拉松、中國(深圳)女子馬拉松、2015上海女子半馬、2015重慶國際女子半程馬拉松、2016武漢女子(半程)馬拉松、2016北京媯水河女子半程馬拉松等。
三、商業價值
2015年國內馬拉松市場及相關產業估值超過300億,中國跑者2014年在跑步裝備上的人均花費為3601元。馬拉松井噴式增長,未來發展前景廣闊。endprint
馬拉松作為無門檻的群眾體育,參與人群基數龐大。國內政府熱衷辦馬拉松:推廣城市,拉動旅游消費。各城市的馬拉松賽事帶動整個產業鏈,催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馬拉松賽事的發展也帶動了媒體價值傳播,2015年,全國經電視轉播的馬拉松賽事超過50場,其中央視轉播了22場,網絡直播16場。超過60場賽事使用了微博和微信等新媒體進行宣傳。據業內人士估計,2015年國內馬拉松市場及相關產業估值超過300億,且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尼爾森和中國田徑協會近期發布的《2015年中國跑步人群調查研究報告》,中國跑者2014年在跑步裝備上的人均花費為3601元。按照對跑步的熱衷程度,跑者可分為核心跑者、休閑跑者和潛在跑者。核心跑者一般具有較高的經濟水平,除了平時大量的跑步訓練外,也愿意在跑步上投入較多的花費。
尼爾森調查顯示,核心跑者在過去3年內都有參與馬拉松全程及以上賽事。他們在跑步上的裝備費用平均為4594元,其中75%花費在跑鞋和跑步服飾上,核心跑者平均擁有4.1雙跑鞋,同時他們也更傾向于購買更專業的國際跑鞋品牌,這一比例高達88%,約40%的跑者通過海外代購購買跑鞋。他們25%的花費用在可穿戴及其他跑步裝備上,有64%的人擁有智能手表,且利用率非常高。他們中91%的人在日常跑步中會通過佩戴運動手表監測自己的運動表現。同時還有57%的核心跑者用運動手環來記錄運動數據。調查顯示,除了購置高端運動服飾和設備以外,核心跑者對于跑步的熱愛還體現在頻繁的參與馬拉松項目。72%的核心跑者在過去一年參與過兩個及以上的馬拉松項目,有90%過去一年有過異地參賽經歷,平均異地參賽次數為3.7次,人均花費6935元,甚至有9%的人參加過國外舉辦的馬拉松比賽。他們未來參賽意愿強烈,98%表示來年會繼續參加全馬。核心跑者中PB(個人最好成績)越好,參賽頻率越高,花費也就越高。比如,PB在3-4個小時內的跑者,在異地參賽的花費達到7875元,比PB在5-6個小時內的跑者花費高出43%。
休閑跑者是未來馬拉松運動的后備力量。他們有一定的跑步訓練及花費投入,在裝備選擇、智能手表的擁有率上相比其他級別跑者更高,但與核心跑者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他們均參加過半程馬拉松等項目,而且還考慮在未來挑戰全程馬拉松。尼爾森數據顯示,休閑跑者中男性是主力軍,占到了76%。他們在跑步裝備上的人均花費為3116元,79%的花費用在跑鞋和跑步服飾上,逾21%的用在可穿戴及其他跑步裝備上。休閑跑者中38%擁有智能手表,97%的表示未來一年會繼續參與馬拉松半程及以下賽事,66%的表示會挑戰全程馬拉松。
潛在跑者是一群無任何賽事經驗的跑步愛好者,他們平時也會較多進行跑步鍛煉,但主要以休閑為主,不會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潛在跑者在跑步裝備上也有一定的投入,屬于普通人群的跑步入門者。但他們中有的人表示未來也會考慮參與一些跑步賽事。這個人群中男性仍是主力,占比62%。他們在跑步裝備上人均花費為2333元,主要花費在跑鞋和跑步服飾上,達到95%。只有29%的人擁有智能手表。購買跑鞋等裝備主要是在線下品牌專賣店,達到73%,潛在跑者人均擁有2.5雙跑鞋。他們中46%的人表示未來一年會參與賽事,主要先考慮半程馬拉松及10km等賽事。
近兩年來,不少主流運動品牌都將女性跑步作為宣傳賣點。
2014年10月,耐克發布了Nike Women戰略,先后在美國度幫助了耐克在2015年第三季度獲得了17% 的季利潤增長率。
從舊金山、名古屋、華盛頓到臺北,Nike Women通過馬拉松進行營銷,有效拉動了女子產品的銷售量。
四、杭州的舉辦優勢
(一)主辦方經驗和資源豐富
本次賽事的主辦方包含中國田徑協會和浙江省體育局,舉辦過包括杭州馬拉松等重大跑步賽事。在辦賽渠道上,中國田徑協會掌握了獨一無二的體育資源,可直接通過國際田聯邀請世界優秀的女性跑者參賽,保證了參賽運動員的水準。在浙江省體育賽事影響力上,浙江省體育局具有權威性。
(二)杭州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
杭州以風景秀麗著稱,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市內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杭州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獨特文化有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獲得國際花園城市、國際旅游金星獎(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國城市)、全球十大休閑范例城市、2016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舉辦權、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主辦權等榮譽。本次賽道幾乎把杭州市區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觀都作為比賽途經點,如曲院風荷、花港觀魚、錢塘江大橋、錢江新城等。
(三)完善的安全、醫療技術保障
安全方面,比賽前杭州市公安局會提前對比賽路段進行勘察部署,比賽前把所有的路段安全工作具體劃分,責任到人。各賽段的工商、城管、保安等部門都會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完成比賽期間的物品安全、行人車輛疏導、突發事件應對等事項,保證馬拉松比賽的有序順利進行。醫療方面,杭州西子馬拉松確定浙江省中醫院、浙江醫院、杭州市120急救分中心等三家醫院作為比賽的指定醫院,應對比賽期間突發的醫療狀況。除了專業的醫療團隊,比賽期間每100米處都會安排醫療志愿者,這些志愿者雖然不是專業醫務人員,但上崗前都經過基本的醫療常識培訓,具備基本的醫療救助常識,組成杭州西子馬拉松比賽醫療服務中的一道防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