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文

銅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金屬材料中僅次于鐵和鋁,居第3位,消費量在有色金屬中居第2位。銅工業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支柱產業。2016年銅產業資產占全國有色行業總量的23%,收入占35%。中國也是世界銅加工材市場保持平穩與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在世界銅加工材領域的地位無可匹敵。
銅板帶是銅加工材中的一個重要品種,是高技術含量銅加工行業的排頭兵,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通訊、儀器儀表、儀控機械、醫學、光學、軍工、航空衛星、交通運輸、汽車制造、建筑、金融、鐘表和機械制造等各個領域。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對銅板帶材的需求量猛增,從而催生了銅板帶材生產行業的快速發展,銅板帶材的產量從1978年的73018噸猛增到2016年的325萬噸。我國從2004年起就成為世界上銅板帶材產量最大的國家。與此同時,我國銅板帶材生產的技術水平經過幾次大規模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及創新有了很大的提高,產品質量邁入了國際先進水平行列,實現了銅板帶材的生產由一般向高精度銅帶生產的轉變。
本期封面故事在對中國銅板帶材加工產業政策環境、市場規模及供需發展態勢、進出口貿易預測、產能規模分布、產業問題、上下游產業鏈系統分析之后,認為中國銅板帶未來發展趨勢是:
中國銅板帶行業將進一步向長三角、珠三角、東南沿海等地聚集,重點的銅原料集散地也可能形成新的銅加工產業基地。
銅加工生產企業將形成新一輪的并購、重組熱潮,行業的集中度和現代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
在技術方面,通過合金材料的高純化、微合金化等技術進步,使得銅板帶材向高強度、高導電、高精度、高質量、高穩定性、系列化方向發展;產品品種規格呈現大長度化、高性能化、薄型化、寬幅化;生產工藝趨于精細化、低能耗、短流程、高效率、清潔化。銅板帶材行業的轉型升級不可避免,唯有通過技術創新和精細管理,方能確保我國銅板帶材加工行業持續穩定發展。
從投資風險看,目前我國一般銅板帶產品已接近飽和,新增的消費市場幾乎全是高精板帶,處于整體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而且更加注重專業用途適用性的時期,誕生了一大批具有專業應用特性的銅及銅合金板帶新品種,這將是今后我國高精銅板帶材品種、生產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因此重點需要對產品進行準確定位,選擇高精準的工藝技術,縮短工藝流程,發揮節能降耗的效益,企業首先在微觀上做專、做精,才能在整體上做強、做大,這是目前銅板帶企業走向健康、良性、蓬勃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