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徽
浸桃花為紅箋,讀池塘春草為綠羅裙,讀飛花為蝴蝶,讀荷下漣漪為連章草,讀遠山綠樹為美人黛。萬物有靈且美。
我從來最喜歡植物,也喜歡植物的名字。不說話的自有不說話的溫柔,云雀黃鸝,杜鵑聲住,鷓鴣聲切,聽久了便覺饒舌。唯有一萼花一樹葉在眼前,可久久緘默相對,其禪意略如舊友話雨,而更淡靜了。
司空圖《菩薩蠻》謂梨花為瀛洲玉雨,是極尊貴清凈的名字。芳名芳名,喚之有香也。梅蘭竹菊,桃李牡丹,詩人所愛,書句連篇累牘。近代蘇曼殊有“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勉強也讓唐詩里藏頭露尾的櫻花作了女主角。我猜,植物的世界若是一幕戲,主角總是寥寥無幾,而多數花和葉是無名的吧——和人的世界,真的有點像呢。
我常在草地里見到一種小花,花是一種幼幼的藍色,因那藍色太瑩凈,花又極小,看來很像草地中臥著的藍色螢火蟲。那葉茸茸的,也瘦怯怯的。海棠鋪繡,梨花飄雪,同花園子里的眾芳比起來,它實在太過普通和單調。我將它采下來做書簽,壓成干花后,瑩藍頓黯,宛如將暮時東方沉密的天色。
我不曉得它的名字,擦肩而過,不過鏤塵吹影的緣分。那一番注視,遂也隱沒在人境的車馬喧響中。
后來有一天清早做摘抄,抄了滿滿一頁植物的名字:
“五葉地錦、七葉絞股藍、花葉絡石、花葉玉簪、細葉畫眉草、凌風草、玉帶草、狼尾草、蘆竹、旱傘草、細葉芒、銀邊沿階草、鳳尾蘭、絲蘭、燈心草、銅錘玉帶草、花葉燕麥草、香根草、細葉針茅、五彩絡石、礬根、金邊扶芳藤、小葉扶芳藤、花葉蔓長春、紫葉蔓長春、紫花絡石、金葉絡石、南天竹、重陽木、楓香、繡線菊、玉樹花、龜背竹、紫葉小檗、云南黃馨、美人樹、玉簪秤星樹、天鵝花、夕霧、忽地笑、琉璃繁縷、婆婆納……”
——嘻,奇怪,婆婆納是什么?
在網頁上,我找到了婆婆納的圖片——小小的藍花,茸茸的葉子——正是它了。
原來你叫婆婆納。
奇怪地想起巴爾扎克有句哀涼的詩:那薔薇,就像所有的薔薇,只開了一個早晨。好似惋惜。
不不不——惋惜什么?就算是只開一個清晨的薔薇,也必有它的顏色和歌聲,有它獨一無二的微笑。
“所有的花都是燈,芳香就是其光線。”
原來所有的粲然一笑都有始終。原來那些市井一隅的故事都有動人之處。原來再普通的人和事,都不是無名。傳奇不奇,便成了故事。你的我的故事雖然平淡,不傳奇不跌宕,不做主角,但細細講來,倒也可以娓娓動聽呢。
清少納言之所謂“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別人看來絲毫沒有意思,這也是很有意思的”。我非多情,卻常也做這樣的荒唐事——譬如與婆婆納的相識。萬物有靈且美,我流連其間,不愿離開。
以溫柔蘊藉之心待天地萬物,亦蒼涼世界中之一從容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