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紫萱
談起預測,你腦海里可能會浮現出算命老人神秘的眼神和手勢,可能想起電影《2012》,又可能想到外婆常說的“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馬上就來到”的溫暖諺語……與大多事物一樣,“預測”二字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生活里,令人歡喜令人憂,若想將它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我認為應謹慎預測,大膽生活。
謹慎預測,即有依據地、科學地預測。古有夜觀天象草船借箭的佳話流傳至今,孔明憑借他過人的觀察力與推測力,借東風之力向曹軍借來了軍箭。沒有天文知識與對曹操的了解,孔明還是否會下此軍令,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智者不會肆意預測,而是謹慎預測,他們通常有非凡的能力,預測便生發出無限光彩。比起那些隨意憑借看手相面相、生辰八字就給人的一生下定論的行為,謹慎預測更負責任,更顯威風。
二戰時,“飛虎將軍”陳納德憑其經驗,對敵方動向進行預測,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小說《飄》中,具有過人商業頭腦的巴特勒依戰事發展,以及戰爭中人們的需要變化,囤下棉花,適時出售,獲得巨大利益;而古有淝水一戰,苻堅自恃擁兵百萬,便草草定論,自己定能取勝,結果兵敗如山倒,空留無限悔恨;人們需要預測,但預測必須避開盲目和隨意。我們平時生活中精準的天氣預報,背后是先進的遙感技術與無數人辛苦的推演和鉆研;經濟學家對金融發展的每一句分析,凝聚了多少專業知識與實踐思考的辛勞。測并非賭,每一句預測都應該擔起一份責任,謹慎出口。可以說,預測若成,可助勝者登頂;若敗,則負者滿盤皆輸。輸贏,天算得一,謹慎保得九。
人生來就有對未知事物的渴望與好奇。算命、占卜和時下流行的用手機軟件看自己老去后的容顏,無論“活在當下”的口號多響,我們總不免要跂而望之。記憶最深刻的便是電影《2012》帶來的反響,人們有的因此心神不寧,有的甚至變賣家業,要在末日之前“盡歡”……預測就像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我們有時難以辨其真偽,有的人不免被嚇得停了腳步。如果說預測需謹慎,那面對預測還需要大膽,大膽生活。
塞涅卡曾忠告人們:“我們的生命仿佛在這每一天中,讓我們盡可能愉快地迎接它,這是我們唯一真實的時刻。”預測只是讓我們做好心理與物質準備,雖是為了明天,但今天,你的身子與靈魂都在今天。對待今天,你要認真,且要大膽,即不為預測而分心、而懼怕,即使害怕,也要硬著頭皮向前,步子不能比從前慢,或許到了明天,你擔心的事沒有發生,或根本沒有那么糟。
《米爾頓的秘密》一書中,便講述了小男孩米爾頓因害怕明日被高年級同學欺負,一整天心神不寧,一個夢讓他走出困境的故事。夢里,冰淇淋店的阿姨讓米爾頓感受手心里那一團暖暖的光,那團暖暖的光又何嘗不是安然的當下呢?又何嘗不是呼喚勇敢的使者,對抗明日的力量與積淀。第二天,米爾頓沒有被欺負,我相信那一場“當下之旅”“勇氣之旅”,讓他收獲了心靈的寧靜,也讓讀者對預測有了更新的認識。面對不確定,去感受心里那團光,硬著頭皮也要大膽生活。
所以,我們要還預測清白,謹慎出于口,淡然存于心,預測便顯其前瞻性的優勢與魅力。預測誠可貴,帶上謹慎與大膽,更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