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很多鄉村的農田里走一走,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超過100億個,因為得不到妥善處理,不僅成為環境和水體的污染源,也影響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當前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面臨哪些難題?哪種模式更可行?老問題能不能找到新辦法?
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湖鎮鎮馬報橋村的余雪芬是水稻種植大戶。她說,一到農忙時節,許多農戶打藥后不注意回收,農藥包裝物隨意散落在地里,沒人來收,一是不美觀,二是對農田造成污染。 “現在我們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都在說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如果農藥包裝物不處理好,我們的鄉村也不會美麗。”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農藥制劑需求總量為250萬噸左右,每年產生的農藥包裝廢棄物以容量為250毫升計,有100億個之多。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單正軍說,這些農藥包裝物的丟棄,不但造成嚴重的 “視覺污染”,其中殘留的農藥會直接危害土壤以及水體,影響農業生產,還可能會進入飲用水源地,進而威脅居民的身體健康。
“談到污染,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工業領域。實際上,來自農業方面的污染更難監測、控制和治理。農藥包裝物已成為農藥廢棄物管理的重點。實施鄉村振興,必須解決好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問題?!饼堄慰h農業局副局長朱炳良感慨道。
那么,農藥包裝物回收究竟難在哪里?為什么難以形成氣候?
單正軍分析,一方面,由于國內農業生產以小規模農戶和家庭承包制為主體,因此小包裝農藥更受到市場青睞,這也增加了回收的難度;另一方面,農藥包裝規格種類繁多,全國農藥登記產品共有3萬多種,包裝規格、材質各不相同。鋁箔包裝約占60%,資源化利用價值低。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歸根到底可以總結為兩大難,一是農藥廢棄物回收體系難建立,二是農藥包裝廢棄物是否該歸類為危險廢棄物還存在爭議。
事實上,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也有與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相關的規定。比如,在《農藥管理條例》第46條中就明確規定:農藥廢棄物處置費用由相應的農藥生產企業和農業經營者承擔。目前我國共有農藥生產廠家2 000多家,大多是小農藥廠,經濟效益不佳,難以出錢進行回收處置。而 《農藥管理條例》第37條規定的 “國家鼓勵農藥使用者妥善收集農藥包裝物等廢棄物”,也因為多數農民環保意識淡薄很難落實。
多種因素制約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的建立,資金顯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即便是北京、上海和浙江這樣回收處置費用由政府財政支出的試點省市,也依然存在由于資金壓力大而難以持續等問題。
龍游縣2017年財政預算240萬元,3年累計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100噸。龍游縣植物保護檢疫站站長張晨光說,農藥玻璃瓶回收價是1.5元/千克、塑料瓶4元/千克、鋁箔袋8元/千克。 “我們的回收價高于普通生活垃圾,有人就拿普通廢塑料、玻璃瓶等來冒充;浙江省沒有出臺統一的回收價格,有人從價格相對較低的地方回收后倒賣到價格相對較高的地方,甚至囤積居奇,造成二次污染,擾亂了農村環境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
據介紹,目前農藥包裝廢棄物多作為危險廢棄物來處理,處理成本高于4 500元/噸,而普通廢物處理1噸僅幾百元或幾十元,地方財政壓力巨大。
目前,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理主要分為政府主導 (如上海、浙江、北京等地)、企業主導 (如陶氏杜邦、FMC、廣西凱米克)和項目合作 (如中德合作項目)3種模式。其中,政府主導的回收處理模式已經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經驗。浙江省從2014年開始進行試點,截至2017年底,全省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率已達到90%。
作為浙江省21個試點縣之一,龍游縣這幾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我們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生產者的自覺回收率;另一方面加大植保技術指導,減少農藥施用量,減輕回收處置壓力。”據張晨光介紹,近年來,龍游縣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的村、鄉、縣三級歸集價格體系,設置了24個鎮級回收點、200多個村回收點,每個回收點安排一名回收員。同時,建立物流管理體系和責任考核體系,并在臺賬、補貼資金、處置和實施主體上進行規范。
“農藥包裝回收處置是個難題,下一步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完善回收網點,完善回收和歸集價格體系,加快無害化處理進度,強化生產企業的源頭管控?!敝毂佳a充說,原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理一直是農業部門單打獨斗,現在迫切需要與生產企業等各方力量一起協作。
作為企業主導回收處理模式的代表之一,陶氏杜邦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上也在不斷探索,通過獎勵的方式促進包裝物回收處理。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的質量經理王國奎說:“我們打算設置集中回收點,每月固定時間鼓勵周圍社區農戶回收空包裝,兌換防護套裝或相應禮品,今年將首先在黑龍江佳木斯試驗站開展試點?!?/p>
單正軍認為,目前三種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都面臨資金壓力大、難以持續的問題,急需研究制定可持續運行的管理模式。應該成立多方協調合作機制,建立政府主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可持續回收處置模式。國家應鼓勵農藥生產者使用易綜合利用、易處置包裝物、水溶性高分子包裝物或在環境中可降解的大容量包裝物,逐步淘汰鋁箔、塑料等不易處置的小包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