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廣州動物園動物行為展示館正式閉館。廣州動物園宣布場館租約到期,結束持續了24年的馬戲表演,引發輿論關注。此前,該動物園門票20元,進入動物行為展示館參觀再加20元。據稱,動物行為展示館建筑面積855平方米,前身為馴獸表演場,24年來累計接待觀眾一千多萬人次。8月31日下午進行的最后一場動物表演是該館的謝幕演出。涉事馬戲團經理表示將繼續表演馬戲,“馬戲已被正式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被傳播和保護,不能一味打壓禁止”。
8月20日,一段10秒鐘馬戲團老虎撕咬馴獸師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遼寧營口一馬戲團的老虎,因為演出頻繁,出現暴躁情緒,在表演時突然發威,將馴獸師撲倒在地。雖然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但動物的反抗,還是激起了網友的同情,以及對嚴苛訓練的譴責。
5月21日,美國著名的玲玲馬戲團在紐約長島舉行謝幕演出。美國玲玲馬戲團與加拿大太陽馬戲團、美國大蘋果馬戲團并稱為世界三大馬戲團,至今已經運營了146年。現在,這個號稱“地球上最會表演”的馬戲團體已經永久關閉,成為歷史。
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類似的表演活動也已經衰落甚至絕跡,奧地利、希臘、以色列、墨西哥等國家更是全面禁止動物表演。但在中國,動物表演仍是很多馬戲團和動物園的重要經營項目。無論是《野生動物保護法》,還是在2010年國家林業局和住房建設部分別頒發的有關文件,都有禁止虐待性動物表演和野生動物與觀眾零距離接觸(動物合影)活動的明文規定,但卻缺乏對動物園、海洋館等動物保護機構的約束條款。
[正方]
即便是悉心照顧,也無法掩蓋馬戲團禁錮,乃至改變動物天性的事實。幾年前,北京的一所幼兒園排演了一出有關馬戲團的兒童劇,主題是減少動物表演。每次排練時,蹲在籠子里扮演小熊的小朋友都會大哭。孩子們通過這種換位體驗,多少感受到了被關動物的恐懼和壓力。 ——Melissa
動物表演中,動物表演不到位,馴獸師常常通過體罰的方式,建立條件反射,讓動物對錯誤的表演建立記憶,去做馴獸師認為觀眾喜歡的動作。動物表演的背后,是大量虐待動物的行為。 ——Charlie23
人在犯了錯誤后,對他的懲罰是什么?監禁。犯的錯誤越大,監禁時間越長。你只能在這里,吃這個,做這個,受人管制。這是因為你犯了錯,你要承擔。可是動物,它們做錯什么了? ——女祭司
拒絕馬戲表演從我做起,真心希望國家開始倡導健康教育方式,徹底打擊這種有違人道的馬戲表演,讓動物和人類都不再受傷害。 ——萁媽咪
人與人的相互取悅是你情我愿,但人訓練動物表演,則是強迫動物。在人的世界里,大家都知道強迫人做某事是違背人權的,現在這個原則要推論到動物,也就是要承認動物的權利和意愿,不能強迫動物做它們不愿意做的事。 ——莊sir
[反方]
動物表演也有很多種,不可一概而論。在很多發達國家的動物園里,“動物表演”已經進化為動物行為展示,展示的內容都是動物的自然習性——比如猛禽的高空飛撲、海獅和水獺的游泳技能等等。對觀眾而言,看這種表演可以增進對動物的了解、增強環保意識,而不會產生“動物供人取樂”“模仿人類的動物才是好動物”這種觀念。 ——Machairodus
如果離開了動物表演會讓動物園的收入大幅縮減,進而導致動物園入不敷出,那么動物園里的動物和工作人員都將失去維系生活的物質保障。動物們首先需要的是生存,其次才是尊嚴。即便每天都要表演,它們的生活已經比它們在野外的同類好得多。 ——三腳插頭
我反對偷獵及合法捕獵,反對虐待動物,但人類對動物的訓練在現階段并非是沒有意義的。有些情況下屬于迫不得已。而且有時還會間接保護動物。只要不是非法的(比如從野外抓來訓練)、不對動物身心造成傷害的(比如美國某海洋館里殺死人的虎鯨)訓練,可以容忍其存在。
——呂歸塵
訓練動物就和小孩相處一樣,個人認為這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普通的打罵非但不能起到作用,反而會讓動物更加暴躁和抵觸。專業的馴獸師都是溫文爾雅的,他們是真正理解動物的人! ——啊哦
如果不許動物表演,動物園沒有經濟收入,怎么可能有積極性飼養更多動物?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禁止存在虐待行為的動物表演,在鼓勵展示動物原始生態的“動物表演”方面下功夫,才能讓動物園回歸保護動物的本位。 ——謝曉剛
對動物表演的反思,其實是現代文明衍生品。恰如救助流浪貓、流浪狗,改善圈養的雞、鴨、豬、牛的生存環境,限制象牙等野生動物制品的販賣,都是權利意識、福利意識從人向動物的投射。中國古代典籍《孟子》就曾說,國王看到牛被殺之前發抖的樣子而不忍心,是行仁政的心理起點。
長期以來,動物只是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資源。而與之對應,那個時代,也是人類社會的叢林時代,人類社會只對資源的占有感興趣。
隨著文明的進步,人們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生命體之間的關聯。我國的動物保護行動,從滇金絲猴、藏羚羊開始,到愛貓愛狗,長期面對的是大面積的不理解。不理解的背后,隱藏的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緊張。
在國外,動物園從將動物圈在違反天性的鐵籠內,到變成營造天然的關系,再到變回純自然關系,讓人類躲在鐵籠內欣賞,就是人與動物關系變遷的反映。
當然,僅憑一句“不得虐待動物”試圖解決問題是不現實的。不可否認,適度的、符合動物保護原則的動物表演,除了能給動物園帶來經濟效益,還可為動物保護提供必要的經濟基礎。當務之急是應該盡快完善相關法制,特別是針對動物園、海洋館等帶有商業性質的動物保護場所,對違反動物自然屬性、增加動物不必要的痛苦和恐慌、延長動物痛苦時間等針對動物的身體和精神實施的暴力傷害行為,要有明確的保護性法規和懲處條款,讓動物表演回歸原生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