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德
1 蟲酰肼
1.1 主要用途
蟲酰肼是一種高效、低毒的昆蟲生長調節劑型殺蟲劑。該品具有胃毒作用,是一種昆蟲蛻皮加速劑,能夠誘導鱗翅目幼蟲在還沒進入蛻皮階段提前產生蛻皮反應。噴藥后6~8小時內停止取食,2~3天內脫水,饑餓而死亡。對鱗翅目昆蟲及幼蟲有特效,對選擇性的雙翅目和水蚤屬昆蟲有一定的作用。可用于蔬菜(甘藍類、瓜類、茄果類等)、蘋果、玉米、水稻、棉花、葡萄、獼猴桃、高梁、大豆、甜菜、茶葉、核桃、花卉等作物。是一種安全的理想藥劑。可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蟲、葡萄小卷蛾、甜菜夜蛾等,持效期達14~20 d。
蟲酰肼殺蟲活性高,選擇性強,對所有鱗翅目幼蟲均有效,對抗性害蟲棉鈴蟲、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等有特效。并有極強的殺卵活性,對非靶標生物更安全。蟲酰肼對眼睛和皮膚無刺激性,對高等動物無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對哺乳動物、鳥類、天敵均十分安全。
1.2 使用方法
1.2.1 防治果樹卷葉蟲、食心蟲、各種刺蛾、各種毛蟲、潛葉蛾、尺蠖等害蟲,用20 %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噴霧。
1.2.2 防治蔬菜、棉花、煙草、糧食等作物的抗性害蟲棉鈴蟲、小菜蛾、菜青蟲、甜菜夜蛾及其他鱗翅目害蟲,用20 %懸浮劑1 000~2 500倍液噴霧。
2 除蟲脲
2.1 主要用途
除蟲脲是一種特異性低毒殺蟲劑,屬苯甲酰類,對害蟲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通過抑制昆蟲幾丁質合成、使幼蟲在蛻皮時不能形成新表皮、蟲體成畸形而死亡,但藥效緩慢。該藥對鱗翅目害蟲有特效。使用安全,對魚、蜜蜂及天敵無不良影響。
除蟲脲適用植物很廣,可廣泛使用于蘋果、梨、桃、柑橘等果樹,玉米、小麥、水稻、棉花、花生等糧棉油作物,十字花科蔬菜、茄果類蔬菜、瓜類等蔬菜,及茶樹、森林等多種植物。主要用于防治鱗翅目害蟲,如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金紋細蛾、桃線潛葉蛾、柑橘潛葉蛾、粘蟲、茶尺蠖、棉鈴蟲、美國白蛾、松毛蟲、卷葉蛾、卷葉螟等。
2.2 使用方法
除蟲脲主要劑型 20 %懸浮劑;5 %、25 %可濕性粉劑,75 % WP;5 %乳油。20 %除蟲脲懸浮劑適合于常規噴霧和低容量噴霧,也可采用飛機作業,使用時將藥液搖勻后兌水稀釋至使用濃度,配制成乳狀懸浮液即可使用。
防治農作物的粘蟲、棉鈴蟲、菜青蟲、卷葉螟、夜蛾、巢蛾,畝用藥量(制劑量)5~12.5 g,使用濃度3 000~6 000倍液。防治林木的松毛蟲、天幕毛蟲、尺蠖、美國白蛾、毒蛾,畝用藥量(制劑量)7.5~10 g,使用濃度4 000~6 000倍液。防治果樹的金紋細蛾、桃小食心蟲、潛葉蛾,畝用藥量(制劑量)5~10 g,使用濃度5 000~8 000倍液。
3 氟啶脲
3.1 主要用途
氟鈴脲是昆蟲激素類制劑,對高等動物低毒,對魚類高毒,對眼睛有嚴重的刺激作用。氟鈴脲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蟲體接觸后可抑制害蟲蛻皮和取食速度,擊倒力強,作用迅速,兼有殺卵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樹等作物上的鱗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雙翅目害蟲。
3.2 使用方法
3.2.1 防治棗樹、蘋果、梨等果樹的金紋細蛾、桃潛蛾、卷葉蛾、刺蛾、桃蛀螟等多種害蟲,可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齡幼蟲期用1 000~2 000倍5 %乳油+1 000倍“天達2116”(果樹專用型)噴灑,藥效可維持20天以上。
3.2.2 防治柑橘潛葉蛾,防治柑橘潛葉蛾、豆野螟、茶尺蠖,用5 %乳油2 000~3 000倍液噴霧。
3.2.3 防治棗樹、蘋果等果樹的棉鈴蟲、食心蟲等害蟲,可在卵孵化盛期或初孵化幼蟲入果之前用1 000倍5 %乳油+1 000倍“天達2116”(果樹專用型)液噴霧。
3.2.4 防治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銀紋夜 蛾,在幼蟲3齡前,每667米2用5 %乳油40~80 ml,加水50~75 kg噴霧。
3.2.5 防治棉鈴蟲、紅鈴蟲,在卵孵化盛期,每667米2用5 %乳油60~140 ml,加水50~75 kg噴霧。
4 氟鈴脲
4.1 主要用途
氟鈴脲(英文名:hexaflumuron)為苯甲酰脲類的昆蟲丁質合成抑制劑,具有觸殺、胃毒作用,廣泛應用于蔬菜、瓜果、水稻、棉花等防治鱗翅目害蟲。由于具有很高的殺蟲、殺卵活性及持效期長等特點,近年來在棉花上得以大面積使用,成為替代高毒農藥和治理抗性害蟲的優秀品種。
4.2 使用方法
4.2.1 防治棗樹、蘋果、梨等果樹的金紋細蛾、桃潛蛾、卷葉蛾、刺蛾、桃蛀螟等多種害蟲,可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齡幼蟲期用1 000~2 000倍5 %乳油噴灑,藥效可維持20 d以上。
4.2.2 防治柑橘潛葉蛾,可在卵孵化盛期用1 000倍5 %乳油噴霧。
5 滅幼脲
5.1 主要用途
苯甲酰脲類殺蟲劑,抑制昆蟲殼多糖合成,阻礙幼蟲蛻皮,使蟲體發育不正常而死。以胃毒作用為主,也有觸殺作用。藥效速度較慢,但殘效期較長。滅幼脲懸浮劑適合于防治林木、蔬菜、果樹、棉花、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上的鱗翅目害蟲,如毛蟲類、粘蟲、棉鈴蟲、菜青蟲、棗步曲、螟蟲、卷葉蛾、毒蛾、袋蛾、刺蛾、尺蠖等。對葉蜂和蚊、蠅幼蟲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于防治鱗翅目多種害蟲,如黏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毒蛾、菜青蟲、松毛蟲、小菜蛾、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等,在卵孵期至幼蟲期使用。
5.2 使用方法
防治小菜蛾、菜青蟲用25 %懸浮劑5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柑橘潛葉蛾用1 0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黏蟲、松毛蟲用2 500~5 000倍液噴霧。不宜在桑園附近使用。對鱗翅目幼蟲有特效,可用于防治小麥、谷子、高粱、玉米、大豆上的粘蟲、稻縱卷葉螟等害蟲。endprint
6 氟蟲脲
6.1 主要用途
氟蟲脲用于柑橘、棉花、葡萄、大豆、果樹、王米和咖啡上,防治食植性螨類(刺癭螨、短須螨、全爪螨、銹螨、紅葉螨等)和許多其它害蟲,并有很好的持效作用,對捕食性螨和昆蟲安全。平均使用劑量為5~10 g(a.i.)/ha或20~40 g(a.i.)/ha。田間防治蘋果樹上的蘋果全爪螨和梨潛葉蛾、柑橘樹上的橘全爪螨,劑量為10~30 g(a.i.)/ha。
6.2 使用方法
6.2.1 蘋果害蟲的防治 蘋果葉螨在開花前后用卡死克5 %乳油1 000~5 000倍液噴霧。夏季用500~1 000倍液噴霧。蘋果小卷葉蛾用卡死克5 %乳油500~1 000倍液噴霧。柑橘紅蜘蛛、柑橘木虱用卡死克5 %乳油500~1 000倍液噴霧。
6.2.2 蔬菜蟲螨的防治 防治小菜蛾用5 %卡死克1 0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菜青蟲用2 000~3 000倍液噴霧。茄子紅蜘蛛用1 000~2 000倍液噴霧。
6.2.3 棉花害蟲的防治 棉紅蜘蛛每畝用卡死克5 %乳油50~75 ml噴霧。棉鈴蟲每畝用75~100 ml,棉紅鈴蟲每畝用75~100 ml。
7 甲氧蟲酰肼
7.1 主要用途
二芳酰肼類昆蟲生長調節劑,蛻皮激素類殺蟲劑,干擾昆蟲的正常生長發育、抑制攝食。主要用于蔬菜和農田作用,防治蔬菜(瓜類、茄果類)、蘋果、玉米、棉花、葡萄、獼猴桃、核桃、花卉、甜菜、茶葉及大田作物(水稻、高粱、大豆)等作物上的鱗翅目害蟲。尤其對幼蟲和卵有特效。對益蟲、益螨安全,具有觸殺、根部內吸等活性。對環境友好。
7.2 使用方法
7.2.1 水稻害蟲:防治水稻二化螟,在以雙季稻為主的地區,一代二化螟多發生在早稻秧田及移栽早、開始分蘗的本田禾苗上防止造成枯梢和枯心苗,一般在蟻螟孵化高峰前2~3天施藥。防治蟲傷株、枯孕穗和白穗,一般在蟻螟孵化始盛期至高峰期施藥。用24 %懸浮劑20.8~27.8 gl 667平方米,對水50~100 L噴霧。
7.2.2 果樹害蟲 防治蘋果蠹蛾、蘋小食心蟲等,在成蟲開始產卵前或害蟲蛀果前施藥,用24%懸浮劑12~16 g/667平方米,對水200 L噴霧。重發區建議用最高推薦劑量,10~18天后再噴1次。安全間隔期14天。
7.2.3 蔬菜害蟲 防治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在卵孵化盛期和低齡幼蟲期施藥,用24 %懸浮劑10~20 g/667平方米,對水40~50 L噴霧。
8 氯蟲苯甲酰胺
8.1 主要用途
氯蟲苯甲酰胺對鱗翅目害蟲的幼蟲活性高,殺蟲譜廣,持效性好。能降低多種夜蛾科害蟲的產卵率,在防治水稻主要害蟲上,能迅速保護水稻生長,對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癭蚊、稻象甲、稻水象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8.2 使用方法
8.2.1 應用在水稻田防治稻縱卷葉螟,每畝用10毫升,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噴二桶,常規噴霧。七天后殺蟲效果達到94.2 %,保葉效果達到90.0 %;十四天后殺蟲效果達到86.0 %,保葉效果達到83.9 %。
在水稻二化螟防治試驗中應用,每畝用10毫升,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噴二桶,常規噴霧。二十天后白穗防效達到96.1 %,蟲傷株防效達到98.7 %;殺蟲效果達到93.6 %。
9 滅蠅胺
9.1 主要用途
滅蠅胺是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類低毒殺蟲劑,有非常強的選擇性,主要對雙翅目昆蟲有活性。其作 用機理是使雙翅目昆蟲幼蟲和蛹在形態上發生畸變,成蟲羽化不全或受抑制。該藥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并有強內吸傳導性,持效期較長,但作用速度較慢。滅蠅胺對人、畜無毒副作用,對環境安全。
滅蠅胺適用于多種瓜果蔬菜,主要對“蠅類”害蟲具有良好的殺蟲作用。目前瓜果蔬菜生產中主要用于防治:各種瓜果類、茄果類、豆類及多種葉菜類蔬菜的美州斑潛蠅、南美斑潛蠅、豆桿黑潛蠅、蔥斑潛葉蠅、三葉斑潛蠅等多種潛葉蠅,韭菜及蔥、蒜的根蛆(韭菜赤眼草蚊)等。
9.2 使用方法
各種瓜果蔬菜的多種潛葉蠅的防治 從初見蟲道時開始噴藥,7~10天1次,連噴2次,噴霧必須均勻周到。一般使用10 %懸浮劑300~400倍液,或20 %可溶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 %可濕性粉劑或50 %可溶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或70 %可濕性粉劑或70 %水分散粒劑2 000~2 500倍液,或75 %可濕性粉劑2 500~3 000倍液均勻噴霧。
韭菜及蔥、蒜的根蛆的防治:防治韭菜根蛆時,在害蟲發生初期或每次收割一天后用藥液澆灌或順壟淋根一次;防治蔥、蒜根蛆時,在害蟲發生初期用藥液澆灌或順壟淋根。淋根用藥時,用藥液量要盡量充足,以使藥液充分淋滲到植株根部。
10 殺鈴脲
10.1 主要用途
苯甲酰脲類殺蟲劑屬幾丁質合成抑制劑。作用緩慢,無內吸作用,有一定的觸殺作用,還具殺卵活性。可用于玉米、棉花、大豆、果樹、森林、蔬菜等作物,防治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木虱科的害蟲幼蟲,防治棉鈴象甲、菜蛾、舞毒蛾、家蠅、蚊子、大菜粉蝶、西樅色卷蛾、馬鈴薯葉甲,還可用于防治白蟻。藥劑用量為0.561 g/100 m2。殺鈴脲可阻礙幼蟲蛻皮時外骨骼的形成,幼蟲的不同齡期對藥劑的敏感性無多大差異,所以可在幼蟲所有齡期使用。
10.2 使用方法
(1)金紋細蛾:在麥收前或麥收后,用金紋細蛾性誘劑測報成蟲發生高峰期,在發蛾高峰期過后3天,用20 %殺鈴脲懸浮劑8 000倍液噴霧,防治第一代或第二代卵及初孵幼蟲,間隔一個月后再噴一次,全年基本不會造成為害。同時可兼治蘋小卷葉蛾、桃小食心蟲等鱗翅目害蟲。endprint
(2)桃潛葉蛾:當發現桃葉有潛葉蛾為害時,及時檢查幼蟲發育進度,當80 %幼蟲進入化蛹期后,間隔一周后噴藥,可用20 %殺鈴脲懸浮劑8 000倍液噴霧防治。
11 烯啶蟲胺
11.1 主要用途
主要作用于昆蟲神經,對害蟲突觸受體具有神經阻斷作用,用于水稻、蔬菜等作物,對各種蚜蟲、粉虱、水稻葉蟬和薊馬顯示了卓越活性,具有高效、低毒、內吸和無交互抗性四大優點,而且殺蟲譜較廣,殘留期較長(以100 mg/kg施用,可持續15 d),對稻飛虱,在0.5~0.8 mg/kg時,致死率仍可達100 %,使用安全,害蟲不易產生抗體。
11.2 使用方法
(1)防治蔬菜煙粉虱、白粉虱。用10 %烯啶蟲胺可溶性液劑稀釋2 000~3 000倍均勻噴霧,溫室內使用時,要將周圍的墻壁及棚膜噴上藥劑。
(2)防治蔬菜薊馬和蚜蟲。用10 %烯啶蟲胺可溶性液劑稀釋3 000~4 000倍均勻噴霧。
(3)防治水稻稻飛虱。用10 %烯啶蟲胺可溶性液劑稀釋2 000~3 000倍均勻噴霧。要重點噴水稻的中下部葉片。
(4)防治棉花蚜蟲。用藥量為每667平方米15 g~20 g對水45~60 kg,進行葉面噴霧。
12 乙螨唑
12.1 主要用途
主要防治蘋果、柑橘的紅蜘蛛,對棉花、花卉、蔬菜等作物的葉螨、始葉螨、全爪螨、二斑葉螨、朱砂葉螨等螨類也有卓越防效。其作用方式是抑制螨卵的胚胎形成以及從幼螨到成螨的蛻皮過程,對卵及幼螨有效,對成螨無效,最佳的防治時間是害螨危害初期。藥劑耐雨性強,持效期長達60天。使用劑量低,對環境安全,對有益昆蟲及益螨無危害或危害極小。
12.2 使用方法
11 %的乙螨唑懸浮劑兌水5 000~7 500倍進行噴施。
13 四螨嗪
13.1 主要用途
四螨嗪又名阿波羅、螨死凈。屬特效殺螨劑,主要用作殺卵。對害螨具有很強的觸殺作用,無內吸作用,對螨卵活性高,對幼、若螨殺傷力也較強,但對成蛾基本無效。藥效發揮慢,施藥后14~21 d才能達到防效高峰,持效期30 d以上。對人畜低毒,對有益生物安全。安全間隔期為10 d。茶園中主要用于防治茶橙癭螨、茶葉癭螨。
13.2 使用方法
在螨發生高峰前期,每畝用20 %懸浮劑50~75 ml,加水稀釋成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茶橙癭螨,須將茶樹冠面噴濕;防治茶葉癭螨,則須將中下部葉背噴濕。
14 溴螨酯
14.1 主要用途
廣譜性殺螨劑,有較強觸殺作用,無內吸作用。對若螨、成螨和卵均有較高活性,溫度變化對藥效影響不大。可用于棉花、果樹、蔬菜、茶樹防治葉螨、癭螨、線螨等害螨。對成、若螨和卵均有較好的觸殺作用,觸殺性較強,無內吸作用。
14.2 使用方法
(1)果樹害螨的防治:柑橘紅蜘蛛,在春梢大量抽發期,第一個蹣高峰前,平均每葉螨數3頭左右時,用50 %乳油1 500~2 500倍液噴霧。柑橘銹壁虱,當有蟲葉片達到20 %或每葉平均有蟲2~3頭時開始防治,20~30 d后螨密度有所回升時,再防治1次。用50 %乳油2 000倍液噴霧,重點防治中心蟲株。蘋果紅蜘蛛、山植紅蜘蛛,在蘋果開花前后,成若螨盛發期,平均每葉螨數4頭以下,用50 %乳油1 000~1 300倍液,均勻噴霧。
(2)棉花害螨的防治:在6月底以前,害螨擴散初期,每畝用50 %乳油25~40 mL,對水50~75 kg,均勻噴霧。
(3)蔬菜害螨的防治:防治為害各類蔬菜的葉螨,可在成、若螨盛發期平均每葉螨數3頭左右,每畝用50 %乳油20~30 mL,對水50~75 kg,均勻噴霧。
(4)茶葉害蛾的防治:在害螨發生期用50%乳油2 000~4 000倍液,均勻噴霧。
(5)花卉害螨的防治:防治菊花二葉螨,于始盛發期用50 %乳油1 000~1 500倍液,均勻噴霧。
15 聯苯肼酯
15.1 主要用途
聯苯肼酯是一種新型選擇性葉面噴霧用殺螨劑。其作用機理為對螨類的中樞神經傳導系統的一氨基丁酸(GABA)受體的獨特作用。其對螨的各個生活階段有效,害螨接觸藥劑后,很快停止進食和產卵,但成螨死亡速度慢。對柑橘安全,花蕾期、嫩梢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著色期、高溫期都可使用。具有殺卵活性和對成螨的擊倒活性(48~72 h),且持效期長。持效期14 d左右。對捕食性螨等有益生物安全。
15.2 使用方法
防治紅蜘蛛用4 000~5 000倍噴霧。用藥適宜時期應掌握在害螨少量的發生時期(調查100片葉,平均每片葉不超過3頭,持效期最長,防效最好)。
16 多殺霉素
16.1 殺蟲作用
多殺霉素又名多殺菌素(Spinosad)是在多刺甘蔗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發酵液中提取的一種大環內酯類無公害高效生物殺蟲劑。多殺霉素的作用方式新穎,可以持續激活靶標昆蟲乙酰膽堿煙堿型受體,但是其結合位點不同于煙堿和吡蟲啉。可以引起靶標植食性昆蟲如毛蟲、潛葉蟲、薊馬、和食葉性甲蟲迅速死亡。
16.2 使用方法
多殺霉素主要通過噴霧防治害蟲,誘殺橘小實蠅時則為點噴投餌。
(1)噴霧:在十字花科蔬菜、茄果類蔬菜、瓜類蔬菜及棉花使用時,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含有2~2.5 g有效成分的藥皋對水30~45 L噴霧;在果樹上噴施時,一般使用480 g/升懸浮劑12 000~15 000倍液、或25 g/L懸浮劑800~1 000倍液噴零噴霧應均勻、周到,在害蟲發生初期用藥效果最佳。防治薊馬時需重點噴灑幼嫩組織如嫩梢、花、幼果等。endprint
(2)點噴投餌:防治柑橘橘小實蠅時多采用點噴投餌的方用藥以誘殺橘小實蠅。一般每667平方米噴投0.02 %餌劑10~100 mL。
17 除蟲菊素
17.1 殺蟲作用
除蟲菊素對多種昆蟲如蚊、蠅、臭蟲和蟑螂等有毒殺作用。昆蟲接觸除蟲菊素后1~2 min內即出現過度興奮,運動失調,迅速被擊倒和麻痹。
除蟲菊素是典型的神經毒,直接作用于可興奮膜,干擾膜的離子傳導,主要影響神經膜的鈉通道,使興奮時鈉傳導增加的消失過程延緩,致使跨膜鈉離子流延長,引起感覺神經纖維和運動神經軸反復活動,短暫的神經細胞去極化和持續的肌肉收縮。高濃度時則抑制神經膜的離子傳導,阻斷興奮。
17.2 使用方法
防治果樹蚜蟲、葉蟬等害蟲,用3%除蟲菊乳油22.5~37.5 g/hm2(有效成分)兌水噴霧。亦可用除蟲菊花粉(干花粉碎)l kg、中性肥皂0.6~0.8 kg、水400~600 L兌制后噴霧。方法:先用少量熱水把肥皂溶化后,加入除蟲菊粉,然后加足水量,攪拌均勻后使用,可防治多種蚜蟲、葉甲、椿象等害蟲。
18 印楝素
18.1 殺蟲作用
印楝素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具有內吸活性,即如果將印楝素灌施到土壤中,印楝素會通過植株根部吸收并轉運到植株的葉片中發揮作用;二是印楝素必須通過攝食后才能起到作用,因而,印楝素只對植食性昆蟲起作用。印楝素廣譜、高效、低毒、易降解、無殘留,可防治40余種農林、花卉方面的害蟲,被稱為高效無公害的最佳生物農藥。
18.2 使用方法
印楝素可防治花卉的多種害蟲,如對蚜蟲、蛾類、螨類、蝽類、蠅類、蝸牛類等,都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同時,與其他農藥相比,用相同藥量施用于同類花卉,防效高,緩效性作用大。其使用方法一般是每公頃用0.3 %印楝素乳油800~1 500 ml加水750 L均勻噴霧。如系單株防治害蟲,即用0.3 %印楝素原藥乳油100 ml兌水800~1 000 ml噴霧即可。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一是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而與非堿性葉面肥混合使用效果更佳;二是該生物農藥與大多數快速擊倒害蟲的殺蟲劑不同,施用后害蟲停止進食,但仍會在植株上存活數天,不必加大用量或用其他藥劑補治;三是在黃昏前施藥,藥效更能發揮;四是應放置于陰涼干燥處貯存,保質期1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