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與丈夫結婚三年時,公婆出資給他們在市區全款買了一套房。今年3月,夫妻感情破裂導致離婚,吳女士以“房產為婚后財產,且房產證上有自己的名字”為由,主張分割房產,但遭到了拒絕。請問,婚后公婆為兒子兒媳買的房產,離婚后應該歸誰所有呢?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备鶕@個規定,公婆出資購買的房子登記在兒子的名下,應該視為兒子一方的個人財產,這好理解。如果公婆出資購買房子登記在兒子和兒媳的共同名下,也不能當然視為兒子和兒媳的夫妻共同財產,除非公婆以明示的方式約定該房產是贈予兒子和兒媳的。因為一旦發生糾紛,公婆可以主張是借錢給兒子和兒媳買的房子。這時,兒子如果再配合提供相應證據,比如出具借條、轉賬證明等支持借款一說,兒媳就會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還要償還借款買房產生的利息。
陳國利〔北京大成(寧波)律師事務所律師〕
陳女士工作的小區住著一位80多歲的老人,老伴已經離世,其子常年居住在國外。熱心的陳女士見此情景后,主動提出要照顧老人。后來,老人因病去世,留下了一筆遺產。處理遺產時,老人的兒子提出讓陳女士繼承老人部分遺產。請問,陳女士可以依法分得遺產嗎?
陳女士可以分得老人留下的遺產。根據《繼承法》相關規定,履行了贍養義務是享有繼承權的實質要件。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而對于他們能分得的遺產的份額,我國法律也做出了明確規定,即依法分給他們遺產時,應當按照具體情況分析,可以多于或者少于繼承人。陳女士照顧了老人,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可以分得老人的遺產。而且,陳女士對老人盡到了主要贍養義務,按法律規定可以分到多于老人兒子的遺產。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繼承人以外的人,使他們適當分得遺產,一方面是弘揚社會風氣,一方面告誡子女更好地履行贍養義務。
李德勇(江蘇省連云港市天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蘇女士三年前為了盡快與出軌的前夫孟某離婚,承諾獨自撫養3歲的女兒,并在離婚協議中標明無須孟某給撫養費。然而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里開銷越來越多,蘇女士經濟壓力倍增,日子過得捉襟見肘。請問,蘇女士能否要求孟某支付撫養費?
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笨梢?,請求給付或增加撫養費屬于未成年子女的法定權利。本案中,蘇女士和前夫孟某當初雖約定由蘇女士獨自撫養女兒,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和上學等,所需各項費用都將逐步增加,蘇女士如今出現了入不敷出的狀況,這勢必無法讓孩子有較好的生活保障。因此,蘇女士可以女兒的名義訴請孟某給付相應的撫育費,法院會支持的。
潘家永(安徽警官職業技術學院警察系主任、安徽凱安律師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