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貴
【摘 要】每一個地區的發展都與水利工程存在非常大的聯系,水利工程的多方面可持續性發展是優化地區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在以經濟和生態文明為前提和背景的發展過程中,還必須要明確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兩者相互尊重,相互協調才可以相互促進,由此得到更大的進步,基于此,本文對生態文明區域水庫水利經濟規劃的綜合性調控做出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得到相關工作者的支持,并且給其帶去更多的參考。
【關鍵詞】生態文明;區域水域;經濟規劃;綜合調控
經濟的快速發展讓水量的運用極大的增加,部分地區為了過度的追求經濟效益開始過度的開發生態資源和水利資源,這樣導致出現更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水污染,水質惡化,水生物減少以及河流斷流等等,給生態文明帶去非常大的威脅,在此情況下就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本文對生態文明發展背景下的水利經濟規劃作出分析和研究,爭取能夠促進我國水域的更好發展。
一、關于生態文明和水利經濟綜合調控之間的關系分析
(一)水利經濟綜合調控的必要性分析
在生態文明的建設過程中,美麗中國的建設勢在必行,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保障當代人發展利益的前提下還需要給農業灌溉、水利恢復修復等等一定的時間,這樣才可以給子孫后代帶去更多的福音。生態文明在當前的發展中還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完整的技術理論體系,水是生產之本更是生命之源,因此無論怎樣進行經濟建設,生態環境的保護都是必然選擇,水生態文明在整個生態文明中處于首要位置,水危機的嚴重性表現在水土流失還有水環境污染以及水源短缺方面,生態功能的弱化也會引起經濟建設的問題,因此兩者之間還需要做好綜合的調控分析工作,由此實現水資源的多方面利用,讓水生態更為優美,促進經濟建設和可持續性發展[1]。
(二)水利經濟綜合調控與生態文明的關系分析
生態文明和水利經濟調控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這主要體現在自然需求、個體需求以及社會經濟幾個方面。第一,如果從自然需求方面去看,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上還不是非常均勻,在區域空間之內的變化性不是非常大,這樣給水利經濟也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在某地區的南部地區,耕地面積水資源占據了大部分比例,但是北部地區的更低面積水資源就十分緊張,這樣若是不能夠進行綜合方面的調控,勢必生態系統就會出現退化的現象。水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點,因此必須加以多方面的關注。第二,在社會的需求方面,我國總體上看,水資源的供給存在嚴重的不平衡性,并且地區之間的水資源分配也不完善,在十年前,水資源經濟開發還不足20%,北方和南方之間差距比較大,黃、海、遼地區的經濟開發率較高,這些區域的水利開發利用承載能力提升。第三,在個體需求方面,水資源的保護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人們的健康生活環境,還可以給人們帶去審美方面的需要。水污染對于人體的健康以及生活會產生威脅,長期在水污染環境下生活會導致癌癥的產生、腸炎以及皮膚病等等。從這幾個方面去看,對水利經濟做好規劃,對水資源做好分配工作是保護生態的最佳手段之一[2]。
二、生態文明背景下的水利經濟規劃綜合調控思路分析
(一)水利經濟觀念的創新分析
在水利經濟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做好服務和開發工作是其中非常關鍵的環節,水利經濟也是水利事業的重要分支,只有不斷的與時俱進才可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也才能夠提升市場競爭力,由此也實現水利經濟的多方面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創新發展還需要以生態文明為基本的出發點,綜合考量經濟與生態之間的協調關系,做好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工作,在水利信息以及區域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環境下實現多角度多方面的發展。從實踐中已經充分的表明,推動水利工程的進步與發展還需要在市場為主體的前提下做好多個方面的規劃與分析工作,改革和創新水利經濟必須要充分的將生態環境因素融入其中,去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這兩者的結合可以極大的增強生態的保護,促進生態建設,同時增加經濟收入,另外還可以充分的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做好配置與管理的工作,由此讓水利經濟的進步與發展更為充分完善[3]。
(二)合理有效的制定水利經濟規劃優化結構發展
水利經濟的發展一定要在合理科學的范疇之內,并且使用經濟規劃的手段做好水利經濟的規劃工作。水利經濟的規劃和制定要和經濟區域之間的聯系相適應,因地制宜的完成,秉承著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讓區域經濟的發展特色更為鮮明。制定政策規劃,從經濟、生物、水利等等多個角度出發,合理的完善產業發展布局,也要在生態視角上強化水資源的運用于深加工工作,減少可能發生的水資源消耗問題。在區域水域資源的使用基礎上,可以運用這些資源發展旅游業,并且做好適當的經濟保護,強化企業之間的聯合和合作,強化彼此經濟的聯系,這樣才能夠讓水利經濟的發展,在結構上顯現出優勢,也能夠聯合多個產業和多個經濟體實現水域經濟文明和生態文明的進步[4]。
(三)水利經濟生態環境的一體化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的實現水利經濟的多方面發展,運用宣傳的手段向大眾傳播生態文明的信息,例如,使用微信公眾平臺、自媒體、廣告、微博等等,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水利生態發展在當前時代下的必然性和緊迫性。一些地區由于過度的開發和使用,生態環境發生惡化的現象,因此必須從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出發,不斷的建立完善相關的體系促進農田水利的多向性發展,由此也強化生態水利在經濟方面的作用,擴大影響力。每一項水利經濟規劃都需要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可以改變經驗主義的錯誤問題,也能夠讓問題有針對性的被解決。水利經濟的發展,生態系統承載能力也是其中要考慮到的重點,盡量減少污染物的產生,盡量的避免可能發生的污染現象。例如,一些地區開發了旅游項目,盡管生態被保護,經濟效果提升,但是存在外部垃圾處理的問題,游客帶來的垃圾沒有及時有效的處理,也沒有做好外部的標志宣傳工作,在景區的內部缺少垃圾桶的設置,垃圾處理裝備,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景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另外,在水利經濟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如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進行信息化管理,運用信息讓生態環境還有水利經濟之間協調、綜合控制,提升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5]。
(四)調控技術手段的創新
在面向生態文明水利建設的相關工作中可以看到,水利經濟的規劃還需要充分的做好內部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工作,并且有效的掌握相關的水資源,進行詳細的資料研究,深刻的資料研發,了解水利的演變情況還有發展的規律。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符合總體發展要求,能夠進行可持續性的發展。水利經濟規劃和區域內部水資源之間協調,補給還有蒸發、匯流以及產流等等都需要在數據中顯現出來,這樣按照數據來預測這個區域內部的水資源演變情況,了解水資源在年平均時間內的定量性。對生態需水量做好詳細的核算工作,保障水生生物也有適宜的需水量,由此讓水生生物有更好的生長,提升水體的內部自凈能力[6]。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生態文明區域水利經濟規劃的綜合調控研究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生態文明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的腳印要越來越深入,這樣才可以協調好生態文明和水利經濟之間的關系更好的促進經濟的發展與前進。
【參考文獻】
[1] 李洪任,劉聚濤,丁惠君等.江西省蓮花縣水生態文明試點建設現狀與對策[J].水利經濟,2014,14(6):39-41,45.
[2] 班榮舶,馮開禹,吳廷連等.安順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探討[J].水利經濟,2015,22(1):59-62.
[3] 顧金土,石竟.生態文明視野下的城市水利風景區開發探討--以J風景區為例[J].水利經濟,2014,25(4):67-70.
[4] 孟慶軍,陳晶,房愛軍等.完善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PPP模式的研究[J].水利經濟,2017,35(5):28-31.
[5] 劉定湘,趙陽洋.非法取水罪立法研究[J].水利經濟,2014,25(1):27-29,36.
[6] 賈文龍,毛春梅.基于 SWOT 分析的合肥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戰略[J].水利經濟,2015,14(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