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初衷和目標。鄉村振興作為一項朝陽產業,能鼓勵和培育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青年隊伍,必將加快鄉村振興的推進步伐。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在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這支隊伍在綠色田野上耕耘現代化農業,推動鄉村的產業振興。傳統的春種秋收、主種玉米等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植模式和品種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所需,忙忙碌碌一整年,收獲的糧食僅夠糊口,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種植反季節蔬菜糧食、經營日光蔬菜大棚,手指一點鼠標,電腦控水控溫控肥,才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走向。掌握現代技術、管控現代設備,老一輩莊稼人再去鉆研這些高新技術,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腦子靈活的年輕人能夠更快適應時代所需,他們是推動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這支隊伍以赤誠之情挖掘和延續鄉村的根脈,尋找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近年來,年輕人大學畢業后,大部分進城務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的農村正面臨“誰來種田”的問題。因此,如何留住農村青年人才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農村單純的一產或者二產已經難以留住年輕人,只有三產或者以三產為引領的融合產業才能留住他們。年輕人是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有完善的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激勵機制,有助長青年人成長成才的沃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年輕人參與鄉村振興。
這支隊伍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保留原始風貌基礎上扮靚農村,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從根本上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怎樣把現有的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是每一個從事農村工作的年輕人必須思考的問題。有的村適合發展種植,有的村適合發展養殖,還有的村有著良好的風土人情,只要動腦筋想辦法挖掘整理,或在原貌的基礎上加以修繕,再在周邊因地制宜發展一些配套的農家樂、游樂場、小旅館等基礎設施,就是一道令人向往并意猶未盡的風景線。
這支隊伍以激揚清濁的勇氣教化育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年輕人是一支有知識、有教養的力量,充實到農村工作中,要用身上的正能量激揚清濁,摒棄農村常見的“東家長、西家短”的評頭論足、農閑時節摳麻將的習慣,將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傳遞到左鄰右舍,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彌漫鄉村,凝聚起共同參與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早日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