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咩。”2017年12月4日早上,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大寨鎮梁家山村村民金來祥早早來聯莊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羊圈里,一群羊兒歡快地叫著。金來祥一邊往羊圈里添草料,一邊笑著對記者說:“看著羊兒歡,俺脫貧信心足著哩!”65歲的金來祥是梁家山村的一位貧困戶,聯莊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以后,他就第一個入了股,在合作社里養起了羊。他每天早上八點出發,一直到晚上七點才回家。除金來祥外,村里還有五戶入股的貧困戶在合作社放羊。
梁家山村是一個地理位置偏僻的小山村,全村共有148戶317口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6戶122口人,貧困發生率39%。多年來,村民們一直停留在單一的玉米種植產業上,為了改變這一現狀,2016年11月份,在幫扶單位的幫助下,梁家山村因地制宜,村集體成立了聯莊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了40戶貧困戶入股,通過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助推村民增收脫貧,探索出一條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扶貧效益并舉的產業新模式,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
據該村負責人介紹,梁家山村聯莊專業養殖合作社的精準扶貧養羊項目,是由原幫扶單位和第一書記帶頭實施的,吸收貧困戶40戶,貧困人口76人,主體養殖戶14戶,帶動著26戶老弱病殘,由六個人放羊,2017年底羊達到500只,經濟效益達10余萬元。
據了解,聯莊養殖專業合作社總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有羊舍7間,主要以養殖土山羊和綿羊為主,共470多只。現在村里的貧困戶養羊積極性不斷高漲,養羊產業正在逐步成為梁家山村的 “朝陽產業”,助推村民實現“脫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