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飛)
“我省十年久旱、少雨缺水。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有利于我省農業揚長避短;我省土壤貧瘠、生態脆弱,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有利于保護生態,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我省農作物品種繁多、質量上乘,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有利于培育優質農產品品牌,擴大市場銷售、提高農業效益。”12月1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山西省農業廳廳長關建勛就《關于加快有機旱作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
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是山西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路徑。據介紹,從現在起到明年,山西省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將著力抓好十項重點工作:大力提升耕地質量,集約利用農水資源,加快旱作良種攻關,推進旱作農藝創新,推進農機配套融合,推進綠色循環發展,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培育有機旱作品牌,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有機旱作農業典型。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要抓好有機旱作農業典型打造。山西省將在全省創建30個以村、鄉或新型經營主體為單元的有機旱作封閉示范片。在示范片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統一銷售,力爭實現在體制機制創新、提質增效、品牌創建上有突破。
(柳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