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華
所謂“材料豐富”,就是作文信息量要大,內容具體、充實,不單薄,不無病呻吟。所謂“論據充實”,主要是針對議論文而言,指考生能夠為所確立的論點提供充分、典型而有力的論據,使作文在議論中言之有物、說理有據,不空泛說教、盲目議論。“論據充實”的要求,一方面體現了對作文容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強調了材料與觀點之間的內在聯系。
一、整合生活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考生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對各種社會現象進行整合歸類,就會發現很多可以利用的材料。經濟領域的各顯神通,藝術領域的各領風騷,娛樂世界的個性張揚,體育賽場的叱咤風云,等等,都可以被整合到作文中來。關注生活、社會,是獲取、占有材料的前提,占有材料是選擇材料的基礎,材料只有經過選擇才能變得精當;而占有大量頗具時代氣息的新鮮的材料,又是選材能夠新穎的關鍵。我們只有以十分的熱情去關注生活、社會,認識時代,才能將作文寫得豐富。
如高考佳作《當“虛擬”照進現實》就充分整合了生活素材,重點呈現虛擬世界里的各種現象。作文既從正面舉了網絡公益眾籌、阿里巴巴等例子,闡述其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便利與作用,凸顯“虛擬”的價值;又從反面舉了網絡假新聞、詐騙信息等例子,闡明了“虛擬”的種種弊端以及它的危害性,正反結合,思考辯證,體現出考生強烈的思辨意識。
二、借鑒課本、范文、名著
課本上學過的現代文和古詩文,其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名人等,都可以被整合到作文中。同時,考生可以聯系平時閱讀過的范文,尋找與當前話題相關的素材,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整合;還可以整合名著中的相關內容,讓藝術長廊中的名人出現在作文中。當然,在運用這些素材時,考生要注意找到契合點,也就是說要找準這些素材和所要表達的主題的連接點。
如高考佳作《懷容誤之心,成大美格局》: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大儒宋濂少時即嗜學,當他趨百里外,跟隨鄉之先達潛心學習時,也曾不斷地援疑質理。試想鄉野小兒,立侍尊者之左右,又怎么會沒有一絲失誤?倘若先達對宋濂的失誤毫無包容之心,宋濂又怎能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終成大儒?溫暖的容誤之心,讓一個貧寒學子“卒獲有所聞”,獲得了繼續向前的勇氣……
管夷吾舉于市時,若無鮑叔牙對其之前過錯的容納與規勸,他又怎能在東周列國的舞臺上嶄露頭角,成就千秋英名;“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負荊請罪的廉頗獲得了相如之寬容,方有趙國文武雙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來,身清如玉、毫無瑕疵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誤之心與規勸之言下抬頭向前,于溫暖和寬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滿分學生”。
上述文段主要涉及的課文有《送東陽馬生序》《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廉頗藺相如列傳》等。考生在運用時,只取其“包容”“容納”與“容誤”等方面,便很好地證明了“以包容之心對待世間萬物”的重要性。
三、用好事實論據
事實論據又叫事實材料,它包括已經發生了的、并被實踐證明是真實、正確的人物、事件、統計數據等。“擺事實,講道理”是議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擺事實的目的是為了講道理。作為事實論據,不能大而無當,也不能小而無聊,而要能夠有效地證明論點。使用事實論據,首先要注意多樣性,即在一篇議論文中,盡可能地多選用一些合適的事例,至少做到兩正一反,形成正反事例組合,或者形成不同時空事例組合。其次,要注意概括性,議論文事例不同于記敘文事例,宜高度概括而不宜拖沓、冗長。然后,要注意針對性,只要能揭示問題的實質,把道理說清楚即可,不需要“濃墨重彩”“工筆細描”,更不必面面俱到。最后,要注意繁簡搭配。一般來說,主要的事例用繁筆,輔助的事例用簡筆;單個事例用繁筆,多個事例用簡筆;新例、趣例用繁筆,舊例、熟例用簡筆。一篇作文中多處用例,最好不要一味繁或一味簡,錯落有致才能把事例用活。
如高考佳作《素養,源于實踐》選用了五個事實論據,一是亞里士多德與自由落體理論,二是徐霞客及其游記,三是畢淑敏和《藏在這世界的優美》,四是巴金及其作品,五是陳忠實與《白鹿原》。這些事實論據都充分有力地論證了“素養,源于實踐”的觀點。考生在素材處理上,充分運用點面結合法,對前兩則素材進行詳寫,對后三則素材進行略寫,只在“面”上作一般性的概述。這樣,素材就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詳有略,點例與面例結合,既豐富了作文的內容,又增強了作文的說服力。
四、用好理論論據
理論論據即理論材料,它包括已被實踐證明是真實的各種理論、公理、公式、定律和名人名言等。理論論據不但可以使論據充實,而且能將作文提高到一個更高的理論層次。它簡化了論證的過程,是一種很好的論證手段。用好理論論據應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要善于對理論論據進行深層的挖掘。理論論據雖然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權威性,但它畢竟是前人(或別人)的經驗或體會,是一種理念形態,具有高度的獨立性、集中性和凝練性。因此,考生在運用理論論據闡明自己的論點時,就必須對它進行深層的挖掘,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將蘊含在其內部的精辟思想揭示出來,從而避免“以引代證”的弊病,做到引用、說理相結合。二是要對引證的理論部分所蘊含的思想加以引申和發揮。
如高考佳作《假如我不曾見過太陽》所引用的名言名句,不僅有狄金森、傅佩榮、梭羅、狄更斯的名句,還有中國古代的有關俗語。這些理論論據或用于開頭,開啟全篇,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或用于中間,以支撐作文的中心論點,不僅能增強作文的說服力,還能夠增強作文的文學色彩;或用于結尾,總結全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