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型農藥企業。本著“先市場、再工廠”發展思路,堅守“純粹品質”的產品理念,歷經數年的發展,迅速成為全國農化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一支新銳力量。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均屬同行業領先水平,是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陜西省農藥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上格之路創業的起點是西安市周至縣,1994年一家名為“西安新依達”的公司在這里誕生了,主要從事植保產品的銷售工作。經過短短4年,這個新生的公司就發展成為陜西省最大的植保產品經銷商。然而在經歷了一段黃金發展期后,2000年,公司的發展進入瓶頸期,為了進一步發展,他們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尋找著突破口,終于抓住了由銷售環節進入制造領域的契機。
2005年,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成立,正式由貿易流通環節轉入生產領域。十余年的貿易經驗給他們帶來了更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對產品品質的追求使得他們迅速站穩腳根,并快速占領市場,贏得了用戶的信賴與良好的口碑。上格之路成立后僅5年就成為西北地區知名的制劑制造商。
進入制造領域后,上格之路面臨更大的挑戰,審視國內外企業激烈競爭的格局,從產品提供商的角度,積極尋求新的模式與突破。他們不斷在問自己,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2010年公司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做出戰略調整,由制造思維向客戶思維轉型,打通產品-技術-服務模式,成立了陜西農心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初期他們精力主要集中于植保領域的作物解決方案,通過作物解決方案服務模式,為農戶提供更高效、更完善的種植綜合服務。作物解決方案模式完全基于作物的生長的需要,土壤健康是第一邏輯,植物免疫是第二邏輯,均衡的營養讓作物更健康,無公害植保幫助作物抵抗生物性脅迫。2015年成立譜純公司,開啟綜合作物解決方案之路。如今他們連續8年進入全國農藥百強,制劑30強榜單,近7年被評為中國農民喜愛的農藥企業品牌。并成為陜西省農藥協會會長單位,與陜西省農藥行業的精英們一起促進陜西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一路走來,危機意識讓他們從未放松對環境的掃描,從未停止對自身問題的反思。公司的每一次成長和蛻變都是應對市場變化,銳意創新的選擇、主動求變的結果。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心得,經銷商時期他們做事用心,做事實在;進入生產領域后他們追求純粹品質,追求極致產品;開啟作物解決方案,他們堅定地從作物需求角度出發。正因為這樣,才成就了上格產品的良好口碑。
一個企業不論有多大,都是有它自身的文化存在。上格之路從經銷商起步,到后來成為制造商,再到后來成為綜合服務商。在專業、勤奮、務實、進取的企業精神的支持下,他們的企業文化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轉型中不斷被錘煉。
多年的發展經驗,讓上格人看到只有沉淀下來的“精神”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才是未來在面對激烈的競爭,適應環境不斷變化的原動力。上格人認為,推動企業發展的“2個車輪子”,一個是戰略,一個就是企業文化。上格人說: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除了清晰的戰略定位外,最值得自豪的就是我們的企業文化正是因為有了優秀的企業文化,才造就了員工的創新精神、守正精神,才成就了企業的發展。因為有了優秀的員工,上格之路才得以不斷前行。從某種角度上說,上格之路的企業文化為其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好的文化需要堅守和傳承,唯有堅守,方能持續;唯有傳承,方能光大。從一開始他們就將企業文化建設定位到了與戰略并駕齊驅的地位,每年的企業文化建設計劃都鑲嵌在他們的運營計劃當中,無論是每年的年終會議,還是季度運營會議,企業文化建設環節的總結和討論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豐富的展現形式讓上格之路的企業文化在每一位員工心中生根開花。每一位上格人,都恪守著這樣的價值觀:“守正出奇,共同成長”,上格之路要成為最受人尊敬的企業、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企業,要誠實守信,純粹品質,敬畏客戶價值,把社會利益放在首位。一個企業的價值觀和文化需要通過企業和員工的行為真正的詮釋而出。這些“精神”他們沒有將其掛到墻上,也沒有去天天念叨,可是卻早已深深的刻在了每個員工的心中,這一切證明了他們企業文化建設的卓有成效,也證明了企業文化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的無窮動力。
盤點上格之路20多年的成長軌跡,在每一個時期,都有著支持他們前行的關鍵詞:擔當、正直、堅持、挑戰、勤奮、專業、精益求精……。通過這些關鍵詞的連接,他們找到了自己的DNA、找到了自己成長的基石。從經銷商走到今天,企業文化為上格之路帶來了很多無形和有形、對內和對外的價值。員工對公司的熱忱和認同,客戶和合作伙伴對公司的理解和認可,良好的企業文化成為一個粘合劑,將有共同價值觀的群體聚集到了一起。上格之路的成功,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文化的成功。
上格之路是一家重視技術研發的技術服務性公司。他們的技術中心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組成之一,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比例的15%,研發投入占比5%左右。公司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從能力和共同價值的合作發展角度出發,分別同國內各研究院校和研究機構,國外企業建立穩定的、長期的合作關系。他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發創新的技術產品,他們首家研制出植物源病毒抑制劑甾烯醇;他們自主研發了全新一代植物生長調節劑苯肽氨酸;他們與跨國公司比如拜耳、巴斯夫、日本曹達、FMC等,在專利化合物的聯合研發及應用技術創新等方面持續合作;他們圍繞需求與競爭的研發。建立強大的技術中心,并形成公司特有的農藝部架構,圍繞區域+作物的方案及方案產品的精準研發;他們基于農戶痛點需求通過劑型與工藝創新開發的蘋果樹腐爛病涂抹劑安涂生;他們與江蘇農藥研究所共同推廣氰烯菌酯;他們積極推進實施藥肥一體化研究。他們獲得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183個,農藥產品證件資源253個。
在市場運作營銷模式上,他們從自身的戰略模式出發,建立的公司-縣級平臺-核心零售商“三位一體”營銷模式。從產品銷售到技術服務實現資源互補,從而實現共同的目標,公司與客戶共創共贏,為農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能力。他們還基于作物需求,打造并整合了技術研發創新體系。通過三個技術子團隊,將前端研發、后端研發和需求管理三個方面有機的整合在了一起,力求達到信息流的暢通,將合適的信息能夠及時的匹配到相應的需求部門。同時通過相關制度和流程,解決從需求端問題的發現與錄入,問題解決方案的探索與提出,到項目實施進度的跟蹤反饋。以項目制管理打通需求導向的流程運作模式,與此同時提升技術各個職能平臺的能力建設。正是從技術研發能力模式和市場開發運作兩個方面的不斷的創新,使得公司在日趨競爭的環境中,能夠繼續前行。一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營銷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協同推動。
未來,農藥行業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上格之路將會堅持以作物需求為導向,聚焦核心特色作物,通過作物解決方案為農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技術服務。與此同時,緊抓“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以自有品牌為基礎,發揮中國非專利生產國的優勢,結合在中國市場的運作經驗,進軍新興市場,推進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