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占軍,金 暉
(遼寧省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 沈陽 110015)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飼養驢的國家之一,驢的飼養具有悠久的歷史。近年來,無論是驢肉產品還是作為保健食品的阿膠產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驢產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國家的極大重視,在《農業部關于促進草食畜牧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農牧發〔2015〕7號)中提出要“積極發展兔、鵝、絨毛用羊、馬、驢等優勢特色畜禽生產”,驢業生產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驢產業的發展勢頭迅猛。但與其他畜牧產業相比,我國的養驢業生產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現就我國驢業生產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簡要分析。
我國現存驢種有將近30種,現有驢的品種主要是長期以來以役用的選育方向選育出來的品種,在產肉率、飼料報酬、繁殖力等生產性能方面不夠突出,驢優秀品種選育方面亟待加強;驢的飼養以小規模散養戶居多,飼養行業發展粗放,飼養管理落后,驢飼養產出效率低下,供給能力不足。
驢分散的小型屠宰點為監管帶來難題,同時,驢小屠宰點風險管控能力差,在有較大市場波動下生產將難以為繼,降低了行業發展穩定性;驢的屠宰技術缺少統一標準,分割技術標準、檢驗檢疫規程等為空白,行業規范無據可依;小規模屠宰點的屠宰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屠宰技術隨意性大,產品生產不規范,驢產品提質升級缺乏良好的基礎。
驢產業發展主要有兩方面帶動力,一是驢皮等中藥制品的開發,如阿膠等,二是驢肉產品的開發。只有“雙管齊下”才能保證驢的屠宰企業具有良好的收支循環,這就需要龍頭屠宰企業針對市場需求加大驢產品研發投入,而當前驢的龍頭屠宰加工企業在驢肉產品的深度開發以及包裝宣傳方面投入不足,相比其它肉類產品市場占有率和附加值雙低,造成屠宰加工企業發展勁頭不足,制約驢產業的發展。
加速推進標準化養驢體系建設,開展科學的飼養和管理技術研究,提高養驢效率。各級政府加大對養驢業的資金與政策扶持,通過建立標準化規模養驢場,推廣科學管理和飼養方式,促進驢養殖業向更科學、更高效的方向發展。培育具有良好肉用、藥用價值生產性能的優良驢良種繁育體系,以適應當前驢產業發展趨勢。加強我國地方驢種資源保護,通過選擇國內外優良驢種,繁育優秀品種。加強種驢繁育場的建設,注重種驢的飼養和管理技術、繁殖技術等方面的積累與資金投入,積極開展基礎性研究。大力推進驢屠宰企業提質升級,加快驢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包括驢屠宰企業建設標準、屠宰操作標準體系、驢產品分割標準、驢產品分級標準、品牌文化及包裝建設等方面。從資金和技術方面扶持屠宰加工企業,大力發展驢產品深加工、精細加工,使驢產品覆蓋從低端到高端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強驢產品及相關制品的市場活力、占有率,使驢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扭轉現在屠宰加工企業“散、亂、差”的現狀。
2016年農業部印發《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將驢納入草食畜牧業范疇予以統籌規劃,中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研究中提出肉食結構調整目標,由目前的豬肉占80%調整到豬肉∶牛、羊、驢和兔肉∶禽肉為1∶1∶1,這些國家層面的利好政策及引導信息,加之一些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的出臺、投資金融的介入會讓驢產業的發展更有力、更健康,前景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