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麗,王 軍,高志峰,董 娜,張 健,閆雪松,劉明明,王柏力
(1.遼寧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4;2.沈陽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遼寧 沈陽 110031;3.遼寧省畜牧業經濟管理站,遼寧 沈陽,110032;4.盤錦市大洼區清水鎮動物衛生監督所,盤錦 124200;5.沈陽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遼寧 沈陽 110031)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目前全球養豬業三大重點疫病之一,也是目前熱點動物疫病之一。它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種截止到目前人類僅知的病毒基因組為DNA的蟲媒型、強傳染性、熱性、高度接觸性的動物傳染病。其宿主范圍囊括了所有的豬科動物;野豬和鈍圓軟蜱是ASFV感染的自然宿主,而家豬是最易感的宿主;在非洲成年疣豬只表現為個體感染,且不表現臨床癥狀,ASFV不能在疣豬個體間發生水平及在親子間發生垂直傳播;某些種類的鈍圓軟蜱感染ASFV后可長時間帶毒,并能將病毒垂直傳播給子代。ASF的臨床癥狀與豬瘟極為相似,無法憑臨床癥狀加以區分這兩種疫病,但ASF傳播速度較慢,由于野生宿主和蟲媒宿主的廣泛存在、污染物的移動以及人類自身不規范的活動導致該病難以根除,且危害嚴重,影響生豬及其肉制品的國內外貿易,并對種植業造成沖擊,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經濟病。OIE將其列為須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在《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中將其列為優先防治的動物疫病。
ASFV在病毒分類中屬于非洲豬瘟病毒目、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ASFV是非洲豬瘟病毒科中唯一的成員。病毒粒子的外部形態與虹彩病毒相似,而內部的DNA結構及復制方式又與痘病毒相似,因而ASFV具有虹彩病毒和痘病毒的某些特性。ASFV只有一個血清型,有22個基因型,病毒粒子直徑175~215納米,呈20面體對稱,基因組為雙股線狀DNA,大小為170~190kb,病毒有雙層囊膜。ASFV病毒粒子基因組大,復制的病毒蛋白種類多,基因易變異,病毒存活力強。
在自然條件下ASFV具有較強的存活力,病豬的血液、組織、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含有病毒,特別是血液中病毒含量高。在室溫條件下ASFV可在腐敗的血清中存活15周;在4℃時ASFV可在血液中存活數年;ASFV在污染的圈舍中可存活1年;在腌肉中存活半年;在未煮熟及高溫熏制的肉制品中可存活數月;在凍肉中可存活數年仍保持有感染性;ASFV對溫度非常敏感,對酸堿度具有極強的耐受性。由于病毒具有極強的存活力,能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進行有效傳播,這是導致ASFV在染疫國家和地區常呈地方性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ASFV按照毒力的強弱可分為高致病性毒株、中等毒力毒株和低毒力毒株。感染豬的臨床表現有特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4種類型。感染的嚴重程度與毒株的毒力、豬種及流行時間的長短有關。在家豬中發生的多為急性型,臨床以高熱、食欲廢絕、皮膚發紺、網狀內皮系統出血為特征,發病后2~10天內死亡,病死率可高達100%。臨床上,與古典豬瘟非常相似,難以區分。
ASFV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傳播和間接接觸傳播,也可以通過醫源性傳播(注射疫苗和藥物),媒介昆蟲的叮咬也能夠傳播該病。家豬的感染途徑主要是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ASFV傳播方式多種多樣、復雜多變,這也是ASF極易造成地方性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最主要的傳染源是病豬、康復豬和陰性感染豬,這些豬的血液、組織、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病毒,可通過與建康豬的接觸而傳播該?。患邑i應杜絕與野豬接觸;在間接接觸傳播中,飛機/輪船的餐余垃圾和泔水、豬肉及豬肉制品(包括下水)、被病毒污染的飼料、飲水、器具、車輛、媒介昆蟲的叮咬和機械傳播、人員的機械傳播等;通過注射疫苗和藥物注射造成的可能的醫源性傳播;感染性的材料有可能成為恐怖分子和敵對者對主權國家和地區進行攻擊進而達到擾亂經濟秩序的生物武器。
ASFV傳播方式復雜,可以通過海陸空多渠道傳播,針對不同的傳播方式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是防堵ASF傳入我國的第一道防線。從傳入途經分析,引入生豬(種豬)和精液,特別是在疫區引入的,會給局部地區造成威脅;國際航班的餐余垃圾及泔水,對全國造成威脅;航空旅客攜帶的豬肉制品及航空貨物中夾帶的軟蜱,會對局部甚至是全國造成威脅;輪船的餐余垃圾及泔水、乘客攜帶的豬肉制品、貨物中夾帶的軟蜱會對沿海地區甚至是全國帶來威脅;國際客運列車旅客攜帶的豬肉制品及餐余垃圾、國際貨運列車運輸的豬肉制品及貨物中可能夾帶的軟蜱會給沿線及局部地區帶來威脅;生豬及豬肉制品的貿易,走私生豬、野豬及豬肉制品會對邊境及局部地區帶來威脅;野豬的遷徙會對邊境地區帶來威脅,特別是東北和西北地區;軟蜱過境會給邊境地區帶來威脅;恐怖襲擊會給局部地區帶來威脅。
從疫情在局部地區發生和擴散蔓延的角度分析,準確的診斷和監測是首要的,這是早發現、快速處置、減少損失的根本保障;泔水喂豬、放養與野豬接觸、小規模和庭院養殖為主且養豬密度大、生物安全措施滯后、頻繁調運、人類不規范活動等因素是導致疫情快速擴散乃至于跳躍式擴散的主要原因;缺乏有效疫苗也是該病防控的最大問題。
邊境地區加強野豬的監測和管理是必要的,野豬可以長期攜帶病毒。通常情況下,野豬的遷徙距離為30~40公里,但遇到天敵攻擊和人類槍擊等強力干擾因素后,野豬會出現強迫性遷徙,遷徙距離加大。我國軟蜱的種類和生物分布區域不詳,ASFV一旦在我國軟蜱中定植,會給我國造成巨大的直接經濟損失和不可估算的間接損失。我國生豬養殖量近7億頭,占全球生豬養殖量的50%以上,做好ASF的防控是保障我國生豬養殖業及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根本性前體。
邊境口岸、機場、港口、國際列車沿線各站應加大巡檢力度,堅決把好入境的第一關。對每一批人員隨身攜帶的物品,空港、海港及國際貨運鐵路的每一批貨物都應進行嚴格的檢查和檢疫,一旦發現有染疫豬肉制品入境或者發現貨物中夾帶來自疫區的軟蜱,應堅決銷毀,不留隱患。
我國陸路有漫長的邊境線,還有漫長的海岸線,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使下會鋌而走險,將動物和肉制品走私入境以賺取高額利潤。為了減少和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應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邊境巡檢的力度,加重違法處罰的力度,發現一起,嚴厲處置一起,加大違法的成本,讓不法分子不敢違法。
應面對公眾、養殖業者和學術機構,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平臺加大ASF防控知識的宣貫,加強檢測、診斷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與推廣。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聯互通更加緊密而頻繁,特別是非洲一直是我國援助的對象,人員往來和貨物貿易頻繁,而東歐是我們的近鄰,同樣面臨著這種情況。因此,做好自己的功課,提高認識,掌握檢測和診斷技術就顯得十分必要。應該說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近些年來國家對ASF的防控極為重視,在與相關國際組織密切合作的同時,也加強了國內檢測技術的普及力度。目前,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已經掌握了血清學的檢測技術和方法,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基礎性研究以及高效疫苗的研制。另外,可以通過電視、廣播、電腦、微信等平臺進行ASF防控知識的宣貫,在出境港口(空港和海港)、邊境口岸發放防控ASF明白紙,對養殖場戶發放ASF防控手冊和明白紙,提高公眾對ASF防控知識的任知水平。隨著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我國野豬數量和分布的地域明顯增加;鈍圓軟蜱的種類及在我國的分布情況不甚明了,應組織力量進行摸排,摸清底數,打有準備之仗。
監測網絡應覆蓋全國,包括邊境口岸、空港和海港、國際鐵路客運各站點、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等。加大ASF快速檢測、診斷技術的研究和普及力度,做到有疫時能早發現,早處置,將損失降到最低,防止疫情的擴大蔓延。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疫情預報機制和應急機制,對應急預備隊進行專病培訓,有足夠的應急人員貯備和應急物資貯備,做足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我國是全球生豬養殖數量最大的國家,生豬養殖量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庭院養殖和小規模場在我國還占據相當的比例,這種養殖方式生物安全措施滯后,防范疫病風險的能力極低。政府應積極加以引導,改變人們的傳統認識,使養殖方式加速向規?;B殖方式轉變,通過改善飼養管理,加強養殖場的生物安全措施,進一步提高養殖場綜合性抵抗疫病侵襲的能力,保障養殖業健康發展。國外防控ASF成功經驗表明,實行生豬規范養殖,加強生物安全措施,會大大減少ASF的發生風險。
ASF一旦傳入我國,最理想的控制策略應該是區域化管理。把疫點周邊相應區域劃為緩沖區,緩沖區內禁止生豬養殖,并采取措施對野豬進行控制,通過噴灑殺蟲劑消滅蜱類。緩沖區周邊相應的區域劃為控制區,控制區內實行規范養殖,采取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強監測(包括野豬及蜱類),生豬及肉制品向外調運須經嚴格的檢測??刂茀^以外的地區為正常飼養區,在飼養區內應該在生物安全上下功夫,并應加強監測和流調(包括野生宿主和蟲媒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