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和《出版科學》

2018-01-17 03:10:42蔡學儉
出版科學 2018年6期
關鍵詞:科學

1 引 言

我一生經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大變革,目睹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戰勝美帝國主義,一雪百年國恥,揚眉吐氣,挺立于世,富起來強起來,不屈不撓頑強奮斗的艱苦歷程,感受到莫大的欣慰和自豪。躬逢盛世,萬千歡喜,百感交集。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出版科學》創刊二十五周年,在這個難忘的日子里,我有許多話想說要說。感謝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感謝黨的教育和培養,感謝同行同志的幫助和支持,感謝親友的理解和鼓勵,在近幾年的幾篇文章中先后表達了我的懷念和心情。這里只想說一件事,就是我和《出版科學》的交往與情誼。

為什么要說這件事?2016年至2017年,接受蔡姍、歐陽敏兩位博士的采訪,我口述了從事出版工作的經歷《我的出版之路》,其中談到我的出版科研與實踐。從1950年至今,我從事出版已歷68年,其中與《出版科學》的關系,從1986年到現在有32年,就是說,我的出版工作中有近一半時間與《出版科學》結緣,包括創辦、主編、顧問和關心,但在口述出版歷史時由于篇幅有限,言猶未盡,著墨不多。今年正值《出版科學》創刊二十五周年,我年事已高,一些往事牽延日久,恐湮沒失聞,因此想再談談與《出版科學》的不解之緣。

2 《出版科學》的試刊和創辦

2.1 試刊經過

改革開放促進了出版工作和科研的改革開放,出版工作和科研的改革開放離不開全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就出版科研來說,它的興起可以追溯到1980年,那年《出版工作》發表了陳仲雍的《科學地編輯和編輯的科學》,文中設想了一個編輯科學的體系。同年,香港海天書樓出版了余也魯的《雜志編輯學》。198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報紙編輯學》。這幾年可以說是編輯學、出版學研究的興起階段。

1983年和1984年是編輯學、出版學研究的勃興階段。以1983年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召開的首屆出版研究年會(廣西陽朔年會)為契機,掀起了全國性的研究熱潮,全國254位作者為年會提供了247篇高質量論文,其中論述編輯工作的有132篇,會上宋原放作了《迫切需要建立社會主義出版學》的發言。同年,武漢大學在教育部和新華書店總店支持下創辦了圖書發行專業。1984年7月25日,胡喬木致信教育部提出“編輯之為學,非一般基礎課學得好即能勝任”,希望“促成這個專業(或編輯、新聞專業)的誕生”。1986年1月4日,胡喬木同浙江省出版部門負責人談話時又說:“大學辦出版系,是我的建議。不要辦那么多的新聞系,要辦出版系?!保ā逗鷨棠菊勑侣劤霭妗罚┯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陸續辦起了編輯專業。1984年9月,《內蒙古社會科學》舉辦了有二百余人參加的編輯學與編輯實務講習班,戴文葆等一批名編輯親自講授編輯理論、實務與編輯史,并編印了相關教材。

1985年以后,編輯學、出版學研究進入新階段,一批專業期刊相繼問世。1985年2月《編輯之友》創刊。同年6月,上海市編輯學會成立,并創辦會刊《編輯學刊》。同月,中國出版發行科學研究所成立,7月創辦《出版與發行》期刊。創刊號發表了宋原放的《關于出版學的對象與任務》,提出“出版學是一個多層次的理論體系,包括編輯學及多個分支學科”。同年12月,中國出版發行科學研究所在重慶召開首屆出版科學學術討論會,比較集中地討論了編輯學的定義、對象、體系和學科性質等問題。

正是在全國出版科研興起的新形勢下,胡光清(湖北人民出版社政治理論編輯部副主任)向湖北省新聞出版局和省版協建言,創辦一份出版專業期刊。我當時擔任省局領導,同省版協主席于溪前輩商量同意這一建議,并請胡光清同鄭津舟(湖北科技出版社社長)、田勝立(湖北省出版總社社長助理)、孫天赦(湖北省出版印刷技術研究所所長)組成籌備小組,負責創辦。在他們的努力下,1986年出版了試刊,刊名《出版科學》。試刊包括27篇文章,開篇是時任中央宣傳部出版局領導伍杰寫的《加強出版科研,發展出版科學》,實際上是一篇《創刊詞》,中心說明編輯有學,出版有學,研究出版科學是基礎理論研究的需要,也是實際工作的需要。中國出版發行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邵益文寫了《?!闯霭婵茖W〉創刊》,抒發重慶會議的所思所感和對《出版科學》的希望。胡光清寫了《我國編輯學研究的現狀和趨向》,概括當時編輯學研究的進展和關于編輯學性質、對象、內容、體系的基本觀點,以及研究的不足,文后附有詳細的研究文章索引,是一篇集大成之作。我寫了《圖書美學三論》,論述圖書的內容美、形式美及二者結合的整體美。難能可貴的是,時任國家出版委員會主任、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主席的王子野老先生竟然為這個內部發行的地方小刊題寫了刊名,使我們感激和驚喜不已。適逢這年9月在天津召開全國出版信息座談會,與會的南開大學教授趙航著文說,試刊引起代表的廣泛關注,產生很大影響,使我們受到鼓舞,增添了信心和決心。

由于當時出版人才奇缺,籌備小組的幾位同志身負重任,不便全職編刊,又由于刊物沒有刊號,我無力無時給予應有的支持,試刊辦了一期便停下來了,過了7年才重新創刊。

2.2 辦刊緣起

7年后的1993年情況出現很大變化。主要是1992年中國編輯學會成立,同全國版協一道,進一步推動了全國的編輯出版研究。我于1991年退出原職,被選為中國編輯學會副會長,愿以余力發揮余熱。繼任的湖北省新聞出版局長路用元和主管編輯工作的副局長邱久欽支持成立湖北省編輯學會和創辦會刊《出版科學》,我又被推選為省編輯學會會長和會刊主編。這樣創辦《出版科學》的任務便列入了議事日程。

《出版科學》開始是季刊,一年4期,從1993年至1999年采用內刊形式出版,2000年第1期和第2期采用書號出版,第3期起獲得正式刊號以統一刊號出版。刊物篇幅,創刊時是16開4個印張64頁,2001年增為5個印張80頁,2007年改為大16開,增為6個印張96頁,2009年增為7個印張112頁,2016年增為8個印張128頁。2004年改為雙月刊,創刊至2018年共出版26卷137期(包括1期試刊、2期增刊)。

為什么要創辦《出版科學》?2003年我寫了一篇《辦刊十年》說明辦刊緣起。

“辦這樣一個刊物必要嗎”?十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十年前,出版專業類刊物已經不少,我們偏處湖北一隅,是不是多此一舉。《出版科學》到2000年才獲得全國統一刊號,有進展但不大,有影響不突出,繼續辦下去是不是不自量力。促使我們堅持下去不改初衷的動力,來自于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各出版單位的支持。同時,湖北省有著較好的出版科研基礎,一批學者和新秀一直活躍在全國和省出版科研領域,高等學校設有編輯、發行、印刷、圖書文獻和信息等專業,這是辦好刊物的豐富資源和肥沃土壤。從我們自身來說,就是深信經過努力使刊物辦出特色,并以此自立于兄弟刊物之林。

辦刊物要有人才和經費。人才問題,當時已有一些業務骨干退休,如鄭津舟、吳楚光(湖北人民出版社政治理論編輯部副主任)、楊小巖(武漢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常燦輝(女,湖北人民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編輯部副主任)等,都先后來《出版科學》擔任副主編,賀劍鋒(湖北人民出版社社長助理)也作為專職主編、常務副主編到《出版科學》任職。這些正副編審和博士充實了編刊隊伍,大大保證了編輯出版質量。經費問題,內刊階段是由各會員單位輪流承辦,全省十二家出版社都是會員單位,一年四期,三年輪換一次,每家承辦二至三期。成為正刊后,承辦單位經歷了兩次變動,2000年至2006年由省編輯學會直接負責,經費通過省局撥款和廣告、銷售收入幾個途徑解決;2006年至今,武漢大學接手承辦并同省編輯學會一起主辦,經費由武漢大學籌集,辦刊人員相應變動。由于接辦者辦刊有方,舉措得當,人才和經費問題解決得很好,確保了刊物的質量、特色和效益,從而使刊物堅持辦到現在。屈指算來,包括內刊刊物已辦了25年,如果從試刊算起,《出版科學》已問世32年了。

在這32年中,我在《出版科學》中充當的角色多種多樣,有時是行政領導(試刊時期),有時是主編(內刊時期),有時是執行主編(正刊前期),有時是顧問(武漢大學接辦后),然而我始終是刊物的一分子,參與、支持、實踐、關心。我把從事刊物的工作當成貢獻余熱的事業,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雖年老多病,仍愿竭盡微薄之力為刊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 刊物的質量和特色

3.1 辦刊質量

如果問我,辦刊要注重什么?我的回答是要特別注重質量。質量是立刊之本,沒有質量便沒有特色,沒有影響和效益,辦刊人要時刻把“質量”二字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我在《辦刊十年》中曾談到我對質量的認識和《出版科學》的若干做法。我認為刊物的質量靠文章,一個期刊一定要辦好幾個重點欄目,每期一定要有幾篇高質量的文章?!冻霭婵茖W》是個季刊,每期總要有上十篇文章拿得出手。好文章來自作者,作者的好文章交不交你這個刊物發表,在于你是不是認真做好作者工作,是不是設身處地為作者著想,努力為作者服務。作者工作是做不完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尊重作者。同時,要認真對待和保證質量,《出版科學》從1993年創刊后,即請人民出版社資深編審林穗芳逐期檢查成品質量,一直到2000年刊物正式出版后,才應林先生之約不再送審。林穗芳的審讀意見,全部形成文字記錄,從思想性、政治性到語法修辭、標點符號乃至格式規范等方面提出具體意見和修改建議,有力地促進了刊物思想政治質量和編校質量的提高。

《出版科學》究竟辦得怎樣?社會評價是一個重要指標。讀者評論主要見之于來往信函、電子郵件和網絡議論。作者專家評論有若干專文,如杜厚勤的《評〈出版科學〉》,吳永貴的《〈出版科學〉力求“聞達于諸侯”》和《固本圖新,從善如流:十年〈出版科學〉讀后記》,趙航的《編輯出版專業學術期刊的定位:為〈出版科學〉創刊十周年而作》,林穗芳的《重學術,重規范,與時俱進:〈出版科學〉的基本特色》,趙楠的《堅守學術陣地,打造學術精品:2004年〈出版科學〉漫評》,劉辰的《七十荷戟,壯心未已》,以及師曾志、鐘智錦的《新聞出版類部分核心期刊編輯格式的調查研究》等,還有一些文章字里行間涉及對《出版科學》的反映和評論。1999年,邵益文曾著文說,刊物受到國外同行的稱贊。劉辰說,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對《出版科學》發表的文章也產生了興趣。另外還有一些權威機構的評議和認可。武漢大學接辦后,2008年成為CSSCI來源刊物,2011年成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至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全文轉載《出版科學》發表文章80多篇,被授予“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其中2009年18篇,全文轉載量排名第4,全文轉載率排名第2;2001年10篇,全文轉載量排名第7,全文轉載率排名第2;2012年16篇,全文轉載量排名第4,全文轉載率排名第4。2015年、2017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期刊,主編方卿、副主編黃先蓉評為優秀期刊工作者,編輯楊丹丹評為優秀編輯。2018年,主編方卿和編委會主任范軍又入選第二屆湖北文化名家。近些年,一些期刊發表的對出版、傳媒類刊物若干重要指標的網絡調查,《出版科學》排名均處于前10位。2017年,中國新聞史學會編輯出版委員會評選的首屆全國編輯出版學優秀論文獎,有十篇論文獲獎,其中《出版科學》2016年發表的論文就有兩篇。以上種種,顯示了《出版科學》的質量和影響。

3.2 刊物特色

刊物的質量來自刊物的特色,沒有特色便談不上質量。特色就是個性,各種各樣的刊物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毛澤東在《矛盾論》中談到共性與個性的關系時說:“共性,即包含于一切個性之中,無個性即無共性?!比狈€性事物就沒有存在的依據,刊物也是如此,沒有個性刊物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和發展的可能。我在《出版科學》1983年第1期即復刊的首期《卷首語》中曾講過:“刊物既然辦了,就要辦出特色,缺乏特色或個性等于平庸,我們自然不甘于平庸?!边@些年來,《出版科學》一直專注質量和特色,堅持走自己的路,因此獲得了進展,產生了影響,贏得了聲譽??梢哉f,這是一條需要珍惜和繼續發揚的寶貴經驗。關于《出版科學》的特色,在我看來,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定位??锏拿Q就是刊物的定位。取名“出版科學”當時有些人不以為然,“出版是科學嗎?”“刊名太嚴肅,會使人敬而遠之”。但我們對這個刊名和由此決定的定位從來沒有動搖過,我們堅信出版學是一門科學,并且必然會獲得社會和學界業界的認同,刊物一定要按照這個定位努力去辦。今天人們對出版與科學關系的認識已不同于以前了。出版與科學緊密聯系,人們認識到出版離不開科學,科學指導著出版,出版的內涵越來越深入、外延越來越拓展,傳統紙質出版物與多媒體數字出版物互融共進。《出版科學》的定位使刊物內容具有與時俱進的廣闊空間。王子野老先生當年題寫的刊名有著多么深遠的意義。2003年,趙航教授在《編輯出版專業學術期刊的定位》中說:“最契合心意的就是刊名,它最早亮出出版是科學的大旗。當時,從一些編輯出版專業學術期刊的刊名上就能體會出對編輯學、出版學的謹慎態度——好像不那么理直氣壯??伞冻霭婵茖W》敢于標明:出版是科學!”這說明刊物的定位已逐漸得到理解和尊重。

除定位外,刊物的特色還體現在堅持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和規范性的要求幾方面??飳W術性方面,吳永貴教授作了這樣的評述:“在編者心中,出版研究被當成一門真正的科學,這門科學,不是那種空中樓閣式的玄談,而是要扎根于實踐的土壤。同時,出版既稱之為學,它又不能是那種工作總結式的經驗交流,而要求貫穿著理論方面的提升。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出版科學》所標舉的學術,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術。雙名欄目《編輯學·編輯工作》《出版學·出版工作》等,鮮明地體現了編者的這一編輯意圖?!敝庉嫾伊炙敕家仓赋觯锓制谵D載長達6萬字的《編輯學理論綱要》,中國編輯學會和湖北省編輯學會編寫并經新聞出版署圖書管理司轉發的《圖書編輯工作基本規程》,以及2002年刊物組織有關專家評述1980年至2000年全國出版科研進展的增刊《出版科學年評》等。“凡此種種,都是《出版科學》自創刊以來不改初衷、重視學術研究、盡心盡力為出版科研服務的體現”。

《出版科學》雖然是學術刊物,同樣要跟上形勢,與時俱進,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努力反映全國的大事、出版界的大事。《出版科學》的時代性突出體現在《卷首語》和《專論·特約稿》等欄目中。2005年趙楠在評述2004年《出版科學》時指出,《卷首語》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反映時代要求,如2004年第2期的《新聞出版信息化要加快發展》和第4期的《科學發展觀與出版業的發展》?!秾U摗ぬ丶s稿》著重刊登名家學者的重磅力作,對時代熱點和學術熱點進行政策和理論引導,如第2期宋木文的《關于出版社企業屬性問題的通信》和第5期石峰的《論出版工作的文化取向》等。

創新性不僅體現于刊發文章的內容,也體現于欄目設置的與眾不同。吳永貴在評述《出版科學》欄目設計的創新性時指出,《中青年編輯自畫像》和《老編輯甘苦談》是《出版科學》率先推出的兩個欄目,文章和文字清新活潑,受到好評?!度ν馊苏Z》的設立,將圈外有識之士的聲音引入圈內,形式新,手法新。從2002年第4期起將原來的《多媒體·網絡出版》加上“數字技術”,顯示編者對高新技術的較深理解和主動應對。林穗芳也指出,刊物從2002年3月起即開通網站,是出版方式的與時俱進,網站與搜索引擎鏈接,對所有瀏覽者免費開放,隨時閱讀和下載需要的材料,不僅方便和吸引了國內外讀者,同時提高了刊物的影響和知名度。據2004年9月15日統計,網站自2002年3月29日開通至統計時一年半時間,總點擊次數為667000次,平均每天740次;不重復IP數為183209個,平均每天有203個IP訪問,平均每個IP點擊3—6次。訪問地區包括各省、市、自治區,并遠及歐、美、亞、非各洲的61個國家。這在當時是不多見的。

規范化包括編輯格式的規范化和語言文字的規范化。編輯格式規范刊物做得不是很好。2002年第2期,北京大學師曾志和鐘智錦在《出版科學》發表文章,闡述編輯格式的標準與規范化對促進學術交流、判斷文獻價值、拓寬期刊傳播廣度、便于讀者了解使用期刊等方面的意義,文中指出《出版科學》存在的問題。我在刊發文章同時寫了編者按語,作了自我批評并表示改正決心。從這一期起刊物列出摘要和關鍵詞等信息,每頁上方標明專欄名稱和刊名期號,文后參考文獻的格式也改變過去隨意著錄的弊端,嚴格依據國家標準。語言文字規范方面刊物一直很注意,但仍然出現一些差錯,創刊后不久的1993年第4期設置了《勘誤表》,并在《卷首語》中表達了這樣的決心:“一個錯別字符,就像一塊沉重的鉛石壓在我們心頭。我們希望能有一期不再出現此表?!背藞猿秩龑徶坪汀叭R蛔x”外,還加強了膠片檢查,工廠、編輯、主編各檢查一次,把好最后一道關。

2013年《出版科學》創刊二十周年,我以珞珈為名寫了一篇《卷首語》,題名《出版科學的基本特色》,著重論述創刊十年后刊物如何在原有基礎上繼續保持和發展特色。文中認為,武漢大學接辦后學術性得到加強,主編和編輯思考謀劃最多的是如何養成刊物的學術風格、學術特色和學術影響力,孜孜以求的是如何發現、團結優秀作者和刊發有創見的學術好稿,念茲在茲的是如何防止避免刊物內容的低俗和提升刊物的學術品位。同時努力做到兩個效益結合,給學術園地以經濟支撐,使學術環境無后顧之憂,也促進編輯以學術為本心無旁騖。

文中還認為,學術性和規范性相輔相成,學術文章從內容到形式都必須嚴格規范。規范性與創新性緊密相連,規范既是創新的前提,又是創新的產物。學術文章不能有絲毫隨意性,它的論點、論據和論證必須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它的形式也必須是規范的。這些方面《出版科學》在原有基礎上又有新進展。2007年刊物依據國際慣例和國家標準,增加英文目錄、文章標題、內容摘要、關鍵詞和作者簡介等信息,以及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和收稿日期等,并健全了文獻著錄規范。這不僅方便檢索,而且有利于防止學術不端和促進學術創新。

《出版科學》的與時俱進,一方面體現在網站的開發,以及微信、微博、客戶端、App和二維碼等數字技術的應用方面,另一方面體現在加強傳統媒體與數字出版相互融合的內容開發,有關數字出版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及專題文獻調查等方面的文章日益增多。適應高校傳媒專業教學和研究及出版業界數字轉型需要,2007年起開設了《博士論壇》欄目,原有欄目特別是《多媒體·數字出版》《港澳臺出版·海外出版》擴充了篇幅,拓展了內容。由此新作者、年輕作者陸續涌現,新作品不斷問世,從中培養成長了一批人才,成為出版研究的新生力量,增強了出版研究的生機活力,刊物呈現出新氣息和新面貌??v觀全國出版專業期刊,大都出現這樣一種趨向,但《出版科學》憑借武漢大學的學科優勢,工作比較自覺主動,這也是刊物的與時俱進。應該說,與十年前相比,《出版科學》的基本特色,是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

4 展望和希望

按照麥克盧漢的觀點,媒體即信息。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媒體生生不息,展望信息時代,傳媒的發展是一種大趨勢。不同媒體的生存和發展都有其客觀必然性,新興媒體對傳統媒體帶來了挑戰,同時帶來了機遇。傳統媒體不會因此消失,恰恰會迎來發展和創新的時機。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相互融合,也是一種發展大趨勢。信息社會,媒體必然是百花齊放,千帆競發,相生而并不相克。

時代的發展,社會和讀者的需要,要求《出版科學》不改初衷,不負使命,繼續辦好辦下去,堅持質量和自身特色。這也是我的殷切希望。

一是希望堅持辦刊的高標準。1986年,王子野老前輩為《出版科學》題寫刊名時,期望刊物能夠辦成“聞達于諸侯”。這是《出版科學》的一貫追求,希望繼續立志高遠,進一步把《出版科學》辦成聞達于國內國際的名刊?,F在的承辦主辦單位人才濟濟,是國內外有影響的名校,《出版科學》的主編和編輯有些是出版領軍人物,有些是出版研究學者和數字專家,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豐富,且各有專長,具備辦名刊的基本條件。目標明確堅定,措施有力有方,辦刊人齊心協力,功到自然成功。當然實際困難不少,要達到目的有一個過程,但只要定下決心,像當年辦刊堅持“出版科學”定位一樣,終有圓夢之時。

二是希望堅持辦刊的高要求。《出版科學》在質量和特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離嚴格要求還有差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質量發展進入高質量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對質量和特色的新詮釋,是新形勢下指導全局發展的新論斷,我們對質量和特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有新認識和新理解,對辦刊工作和辦刊人員要有高要求。各項具體工作例如策劃、選稿、編輯加工稿件、校閱排印樣、質量檢查、作者和讀者工作等,都要有嚴格要求并形成制度。這是若干名刊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寶貴經驗。

三是希望融合要有新進展。期刊數字轉型方面刊物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稱許,但任重道遠,目前實際上只是處于起步階段,實現真正的融合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數字轉型并非一日之功,卻是百年大計。融合沒有現成道路可走,缺乏成熟經驗可資借鑒,勇于探索,敢于實踐,邊干邊學,逐步推進,一定可以找到成功之路。《出版科學》刊發眾多出版數字轉型文章的種種探索研究說明了這點。

四是希望進一步加強編輯隊伍建設。實現目標、要求和加速融合進程,加強編輯隊伍建設是關鍵,強有力的措施又是隊伍建設的關鍵。期刊內容涉及廣泛的知識領域,專業刊物也包含不同專業,需要具有各種專業知識的人才,設置兼職編輯是一種必要選擇,然而一定要根據需要配備相應的專職編輯,專兼結合有利于刊物建設。學術性期刊要有學者型編輯,既要掌握專業知識,又要熟悉編輯業務。編輯學同樣是一門科學,正如胡喬木所說,編輯之為學,非一般基礎課學得好即能勝任。同時,編輯還要懂外語,懂網絡數字技術,力求成為復合型全才。對所有編輯提出這樣的要求,似乎是一種苛望,然而編輯隊伍建設必須從整體上做到這點,配置各方面的人才,充分發揮各有所長、取長補短、相互協調的優勢。還要強調的是要鼓勵培養敬業樂業精神。編輯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工作繁雜,但為人作嫁,無名無利,只有熱愛事業,樂此不疲,淡泊名利,不計得失,方能以刊為家,奮斗終身。隊伍建設要從各方面關懷編輯,理解編輯,尊重編輯,既要鼓勵又要激勵獎勵,給予應有政治和經濟待遇,留住人才,留住編輯的心。編輯全心全意,敬業樂業,盡職盡責,任勞任怨,何愁刊物不能辦好,目標、要求、融合等愿景不能實現。紀念《出版科學》創刊二十五周年,回憶往事,展望前景,寄期望于未來,我堅信《出版科學》一定能繼續譜寫出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劉杲.蔡學儉與他的文集[J].編輯之友,1999(1):55-57

[2]邵益文.為編輯研究和編輯學刊建設盡一份力[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6:466-470

[3] 杜厚勤.評《出版科學》[J].出版科學,1994(4):39-40

[4] 趙航.編輯出版專業學術期刊的定位:為《出版科學》創刊十周年而作[J].出版科學,2003(3):10-12

[5] 趙航.把一生獻給了出版熱土:讀蔡學儉《我的編輯出版理念》[J].編輯學刊,1999(6):55-56

[6]吳永貴.《出版科學》力求“聞達于諸侯”[J].編輯學刊,2003(1):63-65

[7]吳永貴.固本圖新,從善如流:十年《〈出版科學〉讀后記》[J].出版科學,2002(2):10-12

[8]林穗芳.1993年3月20日來信[J].出版科學,1993(2)

[9]林穗芳.1994年3月8日來信[J].出版科學,1994(2)

[10]林穗芳.重學術,重規范,與時俱進:《出版科學》的基本特色[J].出版科學,2003(3):70-73

[11]趙楠.堅守學術陣地,打造學術精品:2004年《出版科學》漫評[J].出版科學,2005(2):75-76

[12]師曾志,鐘智錦.新聞出版類部分核心期刊編輯格式的調查研究[J].出版科學,2002(2):24-28

[13]劉辰.七十荷戟,壯心未已:蔡學儉與《出版科學》[J].出版科學,2007(4):88-90,94

[14]李頻,宋應離.共和國期刊60年[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326

[15]黃先蓉.武漢大學出版學教育30周年紀念文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141-142

[16]姬建敏.中國編輯學研究60年(1949—2009)[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177-178

[17]范軍.充分發揮出版學術共同體的作用[J].出版科學,2018(4):卷首語

[18]胡光清.試刊前后[J].出版科學,2003(2):8-9

[19]蔡學儉.辦刊十年[J].出版科學,2003(2):6-8

[20]蔡學儉.《出版科學》的基本特色[J].出版科學,2013(4):卷首語

[21]蔡學儉.我的出版之路[J].中國出版史研究,2016(4):150-165

[22]《出版科學》編輯部.出版科學檔案資料(1993—2009)[Z]. 2009

猜你喜歡
科學
點擊科學
走進科學
走進科學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走進科學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科學
科學怪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 日韩第一页在线|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在线天堂| 丝袜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精品视屏| 日韩美毛片| 欧美人人干|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午夜欧美在线|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天天操精品|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久视频免费精品6| 免费啪啪网址| 黄色国产在线|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三级成人|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成年人国产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不卡午夜视频|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激情乱人伦|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亚洲第一黄色网| 久久青草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无套av在线|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亚洲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小视频|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综合|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综1合AV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特级毛片|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久久6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