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洪瑞 邢紅梅 田艷艷 嚴金琚 孫國榮
(南皮縣農業局 河北 南皮 061500)
玉米田化學除草是確保玉米高產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夏玉米普遍采用貼茬播種技術,玉米田遺留麥茬高,雜草多,造成玉米播后苗前封閉處理除草效果不理想,有時由于除草劑使用劑量大,還會引起當茬及下茬作物的藥害。因此近幾年農民直接采用玉米苗后除草劑,既省工又省力,而且除草效果也不錯。玉米田使用的玉米苗后除草劑主要成分以煙嘧磺隆為主,煙嘧磺隆是一種磺酰脲類高效低毒除草劑,具有內吸選擇性,可以防除稗草、馬唐等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1年生闊葉雜草;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玉米造成藥害。玉米受害后,首先心葉變黃,以后擴展到整個葉片及其它葉片,受害嚴重的植株葉片皺縮變白,特別嚴重的節間縮短,植株矮化。因此科學合理施用玉米苗后除草劑是保證玉米安全生產的措施之一。在施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同的玉米品種對煙嘧磺隆的敏感程度不同。如種植的甜玉米、糯玉米、登海系列和豫字系列玉米品種對煙嘧磺隆除草劑敏感性強,種植這些品種的玉米田應嚴禁使用含有煙嘧磺隆成分的除草劑,防止藥害產生。對一些新推廣的玉米品種,應該先試驗,然后視試驗結果決定是否能施用含有煙嘧磺隆成分的除草劑。
玉米2~5葉期對煙嘧磺隆的代謝能力最快,6葉以后逐步降低,6葉期以后使用可能造成藥害;防除雜草的最佳草齡是2葉1心至4葉1心期,此時雜草有一定的著藥面積,且雜草的抗性小,除草效果顯著。所以玉米苗后除草劑的最佳施用時期是雜草2葉1心至4葉1心期,玉米2~5葉期,玉米6葉以后噴藥,要放低噴頭,順壟定向噴霧,防止藥液灌心引起藥害。
一般除草劑噴施后要經過2~6 h雜草才能吸收,如果噴藥后氣溫高、天氣旱、光照強,藥液就蒸發得快,則不利于雜草的吸收,降低除草劑進入雜草體內的劑量,從而會影響除草效果,同時在高溫干旱時噴藥,玉米苗也易發生藥害。夏玉米播種時間是每年6月中旬左右,此時氣溫高,有時中午最高氣溫可達到40℃,而且天氣干旱,如果除草劑施用不當,會大大降低除草效果。因此最佳噴藥時間應是下午5:00以后,此時噴藥氣溫相對較低,濕度較大,藥液在雜草上停留的時間會長一些,雜草能充分吸收除草劑成分,提高除草效果。
煙嘧磺隆與有機磷類農藥混合易產生藥害,所以千萬不能同有機磷農藥混用;同時噴施玉米苗后除草劑的前后7 d,也要嚴禁噴施有機磷類殺蟲劑,防止藥害產生。但可與菊酯類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混噴,但噴藥時要注意盡量避開心葉,防止藥液灌心發生藥害。
現在農民施藥中普遍存在著惜水不惜藥現象,在配制藥液時,加水少,一般每畝僅用15 kg藥液,噴灑不均勻,造成除草效果不好。為了提高除草效果,應加大藥液施用量,每畝用藥液30~45 kg;其次,配藥時要進行二次稀釋,即在確定好一定水量的前提下,先將少量水和藥均勻混合,然后再將剩余的水加入,攪拌均勻后進行噴灑,避免因水、藥混合不均勻出現噴到藥的地方雜草都死了,噴到水的地方雜草繼續生長的“花臉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