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晨曦 王愛國(河南省濟源市林業局 河南 濟源 459000)
與純林相比,混交林在改善林地小氣候、減少病蟲害、增加土壤腐殖質、提高林地蓄水保墑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擬的優點,營造混交林是當今荒山造林推廣的主要造林模式。側柏、元寶楓均為太行山區的鄉土樹種,2010年以來,河南省濟源市林業局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區累計推廣側柏、元寶楓混交林2000hm2,在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景觀、增強防護功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1 側柏。為溫帶喜光樹種,幼苗耐蔭,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輕鹽堿地均可生長。抗有害氣體能力強,pH值范圍可在5.5~9。側柏耐干旱瘠薄,在年降水量350 mm的地區就可以正常生長。側柏為淺根性樹種,側根發達,壽命長,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抗旱造林樹種。
1.2 元寶楓。元寶楓屬深根性樹種,萌蘗力強,生長緩慢,壽命較長;較喜光,稍耐蔭,喜側方庇蔭,適溫涼濕潤氣候,較耐寒,耐旱,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中均能生長,病蟲害較少。對二氧化硫、氟化氫的抗性較強,吸附粉塵的能力亦較強。樹姿優美,葉形秀麗,嫩葉紅色,秋季葉又變成黃色或紅色,為著名秋季觀紅葉樹種。
2.1 帶狀混交。帶狀混交是一個樹種連續種植3行以上構成一條“帶”與另一個樹種構成的“帶”依次配置的方法。側柏、元寶楓采取5行側柏與3行元寶楓組成的帶狀混交,混交比例為5∶3。帶狀混交樹種種間關系最先出現在相鄰兩帶的邊行,帶內的各行則出現較遲。相鄰兩邊具有與行間混交相類似的性質,帶內各行則可以避免一個樹種被另一個樹種所壓抑,因此可在后期產生良好的混交效果。帶狀混交的種間關系容易調節,栽植管理也都比較方便。
2.2 塊狀混交。塊狀混交是把側柏栽植成規則或不規則的塊狀,與元寶楓的塊狀地依次配置進行混交的方法?;旖槐壤秊?∶1。一般有規則的塊狀混交和不規則的塊狀混交兩種。規則的塊狀混交,是將平坦或坡面整齊的造林地,劃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塊狀地,然后在每一塊狀地上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植側柏,相鄰的地塊栽植元寶楓。塊狀混交呈“品”字形排列,每一塊狀地原則上為20~100 m2。不規則的塊狀混交則是按造林地的小地形起伏狀況分別成塊的栽植側柏,相鄰地塊栽植元寶楓。在地形比較復雜的立地條件下,多采取不規則的塊狀混交。每個塊的大小不等,可以達到不同樹種混交的目的,又能因地制宜安排造林樹種。例如,可在巖石裸露、土層薄的地塊栽植側柏,在礫石含量小、土層深厚的地塊栽植元寶楓。
3.1 整地方式與造林密度。整地在造林前1~2個月進行,整地方式采取穴狀整地,規格為40 cm×40 cm×30 cm,外高內低,按“品”字形排列。株行距1.5 m×2 m,每畝222株。
3.2 造林時間。造林時間一般選在春季3月份進行。側柏也可在雨季栽植,延長造林時間。
3.3 苗木準備。在苗木選用上,嚴格把好質量關,要采用木質化程度高、頂芽飽滿、無病蟲害、根系發達、無機械損傷的苗木,確保苗木成活率。側柏苗要選用無紡布容器移植苗,每袋1株,容器直徑≥6 cm,苗齡2年,苗高≥60 cm,脫腿高度不超過15 cm。元寶楓苗木選用1年生裸根苗,地徑≥0.8 cm。
3.3.1 起苗。側柏容器苗要在起苗前12 h澆一次透水,起苗時要保持土球和根系完整,不脫袋。元寶楓苗木在入冬前澆一次封凍水,開春無需再澆水。起苗時主根不少于20 cm,側根不少于10 cm,須根要保存完整。起苗后及時截干,干高20~30 cm,包裝成捆后蘸泥漿備用。造林用苗木要隨起隨栽。
3.3.2 苗木運輸。原則上要就近選用苗木,避免長距離運輸。運輸途中要用篷布遮蓋,防止水分蒸發。裝車卸車要輕拿輕放,防止容器袋脫落,防止苗木損傷。
3.3.3 苗木存放。苗木運送到工地后要妥善保管。對側柏無紡布容器苗要堆放在背陰處,并進行遮陰。對元寶楓苗木要在工地準備好泥漿坑,將苗木放入坑內保存,用時取出,苗木存放時間不得超過48 h。
3.4 栽植要點
3.4.1 精心栽植。栽植側柏無紡布容器苗無需脫去容器,根系可穿透容器自由生長。用手托住容器底部放入穴內扶直,覆土后,從側方壓實,直到用手提不動為止。需要掌握力度,力度過大,導致土球破壞,力度過小,導致土壤的間隙大透風不易保持水分。元寶楓采取“三埋兩踩一提苗”的辦法栽植,保持根系舒展,填土踏實。栽植后澆一次透水,水滲下后再覆一層細土,造林穴內做到四周高、中間低,覆土深度以超過原土印1~2 cm為宜。
3.4.2 使用保水劑。保水劑按1∶300的比例兌水,提前2 h浸泡,吸水充分后呈凝膠狀。栽植前,每穴倒入充分吸水的保水劑1 kg(保水劑干粉約3.3 g),與底部土壤攪拌均勻。
3.4.3 覆蓋地膜。苗木栽植好后蓋上50 cm×50 cm見方的地膜,使苗木地徑穿過地膜中心,將地膜四周壓上土,做到覆膜無縫隙,地膜呈漏斗狀,既可降雨時收集雨水,又可防止穴內水分蒸發。
3.5 撫育管理
3.5.1 幼林撫育。造林后要及時進行撫育管理。在造林后3~4年內,每年松土除草3次,以促進迅速生長。側柏、元寶楓易萌生側枝,造林5年后,在秋末或春初進行修枝,修去總量的1/3,以后2~3年修枝1次。林分郁閉后因密度過大生長量下降時,間伐強度以保持郁閉度不低于0.7為準。
3.5.2 管護。新造林地進行封禁保護,防止牛羊入林,防止森林火災。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合理使用農藥防治等綜合措施防治,達到消滅病蟲害的目的。側柏大蚜用10%吡蟲啉2 000倍液噴霧防治。元寶楓褐斑病、白粉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