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娟
(平山縣種子公司 河北 平山 050400)
平山縣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東麓、滹沱河上游,是國家級山區貧困縣,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多年來,西部深山區貧困地區由于信息閉塞、生產條件滯后,農業生產方式粗放,造成了農業資源過度開發、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以及農業內外源污染相互疊加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并且日益凸顯,貧困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亟需在保障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把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創新發展農業新業態,完善貧困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等方面進一步開展工作,打造示范典型,實現農業轉型升級,推動、引領貧困山區農業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1.1 生態更優越。平山縣以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為主線,改善和優化貧困山區農業生態環境,通過退耕還林、退耕還濕等措施,增強森林和濕地生態功能。近年來,完成人工造林18萬畝、封山育林22.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2.92%,濕地保護比例達到87.7%。衛星圖像顯示,平山縣已成為太行山東麓最綠的地方,是太行山的特色農業產業帶、生態屏障支撐帶,平山縣被評為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縣。
1.2 產業更扎實。結合扶貧攻堅,平山縣把適宜貧困山區發展的中藥材、食用菌、林果業作為扶貧重點農業產業,貧困山區農業特色產業實現了大突破、大發展。2018年擬實施了山區農業扶貧項目43個,總投資達34 103.98萬元。合河口鄉、營里鄉的深山區反季節食用菌生產、北冶鄉的蘋果產業、下口鎮的中藥材產業已經初具規模,效益顯著。依托資源優勢申請了食用菌、林果等一大批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并在“中國核桃”的基礎上,新增了“平山蘋果”、“平山小米”兩個農產品地理標志。
1.3 業態更豐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全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點達到103家,其中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3家,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6家,全縣23個鄉鎮中21個鄉鎮有旅游區,占鄉鎮總數的91.3%;星級賓館14家,賓館飯店50多家,農家樂達到300多家,常年農民從業人數4.2萬人;年接待游客數量超過350萬人次,年總收入達到22億元,平山縣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也成為第三屆石家莊旅發大會的舉辦地和第四屆河北省旅發大會的主會場。
1.4 人民更富裕。7月份,平山縣順利通過國家扶貧驗收,全縣貧困人口特別是山區貧困人口實現了特色產業、休閑觀光、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農業產業帶動全覆蓋,通過產業帶動、入股分紅等各種扶貧措施保障得以全部脫貧出列,為實現農村小康和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立足貧困山區資源稟賦,堅持保護環境優先,因地制宜選擇有資源優勢的特色產業,推進產業精準扶貧,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支持創建區域品牌,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優質特色農產品。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充分利用平山縣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以A級景區為中心,圍繞景區發展現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建設集觀光、采摘、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元化產品,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建設,帶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把山區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3.1 政府引導,驅動發展。委托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高標準、高起點編制了 《平山縣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 《平山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根據區位、資源、產業等要素特點,進行科學的功能分區和發展定位,確保貧困山區農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3.2 科技引領,綠色發展。把產業對接、科技合作作為推動山區農業綠色發展的主元素,充分利用平山區位和政治優勢,促進高校及科研院所創新要素向平山農業聚集,在貧困山區建特色產業生產基地、教學實驗點等,針對平山山區農業發展構建了行之有效的科技創新推廣體系、綠色發展政策支持體系。
3.3 依托景區,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平山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各大旅游景區為中心,圍繞景區發展現代休
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建設集觀光、采摘、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元化產品,注重利用沿景區邊、沿旅游干線公路邊布點,把景區景點旅游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拓展農業功能,創新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
3.4 突出特色,規模發展。立足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在貧困山區培育深山區錯季食用菌、林果、有機蔬菜等特色產業,形成競爭優勢,提升產業集中度,打造產業集群。依托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優質特色農產品,引入農村電商、果品采摘等新業態,提高農業產業的標準化程度和農產品附加值。
4.1 在力量擺布上,堅持農業發展、脫貧攻堅、山區綜合開發、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發展的“五位一體”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成立了以縣長任組長的相關領導小組和以主管副縣長任主任的管理委員會,實行重點貧困山區領導分包責任制,一包到底,全面負責。各鄉鎮成立了相應機構,負責貧困山區農業發展、管理及服務工作,全縣形成了支持貧困山區農業綠色發展的強大合力。
4.2 在政策支持上,制定出臺了 《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實施意見》、 《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意見》、 《平山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年行動計劃》、 《平山縣關于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縣財政設立山區綜合開發、特色產業發展等專項基金,從各方面對貧困山區新業態培育、農業綠色發展提供支持。
4.3 在項目資金上,按照“目標統一、渠道不變、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原則,將各類涉農項目集中投放,支農資金捆綁使用,統籌用于貧困山區農業綠色發展,優先用于提升貧困山區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三品一標”認證、節水灌溉設施改造、休閑觀光農業、鄉村旅游發展等環節。
4.4 在技術服務上,縣政府與河北農業大學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并聯合創建了河北農業大學平山縣產業研究院和平山縣涉農產業聯盟,通過在貧困山區建基地、搞培訓、做指導,為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