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佳
(平順縣林業局 山西 平順 047400)
從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省級黃土高原治理工程、省級重要水源地治理工程,到退耕還林工程、省級通道及兩側綠化工程,平順縣積極把握機遇,從改善生態環境、造福后代的目標出發,大搞植樹造林,為解決地區的經濟問題提供有效手段。在黃土高原干旱地區進行植樹造林,必須要以“水”為中心,采取多種措施充分蓄住和利用天然降水,不斷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1 因地選樹,因地植樹。在充分了解樹種的生長規律和造林地區立地條件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樹種,因地植樹。主要有3個參考因素作為樹種選擇的標準:一是能否適應造林地區的立地條件;二是是否最有益于實現造林的目的;三是所選樹種是否有多年的成功栽培實踐。以實踐經驗來看,具備生長快、耐旱、抗逆性好、郁閉早、根系發達、根蘗性強、樹冠濃密、蒸發量小等特點的樹種是適宜的選擇,最好再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據以往經驗來看,要多選闊葉樹,少選針葉樹;灌木更適合極度干旱貧瘠的立地條件;干旱的陽坡可選花椒、沙棘等灌木樹種,也可選臭椿、刺槐等喬木;干旱的陰坡可選山杏、油松、刺槐等。在立地條件差的荒山進行綠化時,最開始要以耐旱品種為宜,等到當地環境改善后,再更換適宜的樹種。
2.2 提前整地,蓄水保肥。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須要提前整地,在熟化土壤、消除雜草、減少病蟲害的同時,還能夠降低土壤的水分蒸發,增加含水量,蓄住更多的水分。以過往經驗來看,選擇不同的整地方式,會使土壤的含水量不同,就算是一樣的整地方式,因時間不同,最終產生的含水量結果也不一樣??偟膩砜矗c魚鱗坑、小坑穴整地相比,水平階整地的蓄水能力更強,保墑又增肥。在整地時間上看,9~11月的雨季是比較好的。
2.3 保護苗木,避免折損。由于黃土高原干旱、水土流失嚴重,植苗造林的成功率要高于播種造林,這樣有利于維持苗木的含水量,是保障成活率的關鍵。因此,苗木要就近選擇,避免跨省區、跨氣候大調大運,選擇一級壯的移植苗,做到起苗、分級、運輸、栽植同步進行。為了避免苗木的折損和發熱發霉,多用塑料袋包裝運苗,而且在達到目的地之后不要立即進行栽植,要在造林地的附近區域,選擇陰濕地假植,或是用較濕的草簾包裹樹苗根部,或是把苗木浸入合適的容器。對刺槐、臭椿等較易萌芽的樹種,要在種植前去梢,剪除部分枝葉,并進行不超過3 cm的截干,再噴灑10%的草木灰。必須要剪除受傷和不正常發育的根系。造林前先在清水中浸泡20 h,再在合適濃度的生根粉溶液里浸泡1~2 h,種植時及時蘸磷肥泥漿液,保證根部濕潤。
2.4 多環節抗旱保水
2.4.1 地膜覆蓋。在干旱地區進行地膜覆蓋是大幅度提高苗木成活率最為有效的技術手段。在苗木定植后,在樹干周圍整理出一個中間低、四周高的1 m×1 m的鍋底式樹盤,然后將長1.25 m左右的地膜進行掏孔,孔徑4 cm左右,保證進水透氣,能夠掏過樹苗,將地膜平鋪在樹盤上時要拉緊拉平地膜,并用土蓋嚴周邊,最后在苗木四周鋪上一層薄土,這樣做有利于抗旱、保墑,減少苗木周圍根系的水分蒸發。覆蓋地膜的好處有很多,既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又可以促進根部的生長和苗木的發育,從而提高苗木自身的抗逆性。同時,在覆蓋地膜之后,能夠有效抑制雜草的生長,減少前期中耕鋤草的次數,也能夠讓苗木周圍的雜草避免與樹苗爭水、爭肥。對于不能夠采取地膜覆蓋的區域,可以在定植后等水滲透,用一些細干土覆蓋樹干的地方,細干土之上再覆蓋雜草、石片、秸稈等。
2.4.2 容器苗造林。采用合適的容器加營養土進行播種、移植產生的繁育苗木就是容器苗。與裸根苗造林相比,容器苗造林在抗旱、耐貧瘠、成活率高等方面具有更為明顯的優勢。這是因為采用容器苗造林的方法育苗,苗木根系的完整性更容易得到保障,傷根的情況很少發生,這樣苗木就能夠充分利用容器里的原有水分和營養,不用假植緩苗,直接種植生長。
2.4.3 應用保水劑。所謂保水劑,顧名思義,就是一種高吸水性的樹脂,它不僅有很強的吸水功能,而且被它所吸的水,用普通的物理方法是沒辦法擠壓出來的,因此,苗木可以直接吸收保水劑中儲存的水分,避免發生根系水分倒流的現象。保水劑要正確使用,時間和使用量要合適,否則種植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