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陽 李 真 趙 耀 李紅梅 張孟全
(邢臺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 河北 邢臺 054000)
華北平原地區(qū)由于土層深厚、透氣性差、易澇,蘋果樹幼齡階段往往營養(yǎng)生長旺盛,難成花。為探索華北平原地區(qū)蘋果樹提早結果豐產(chǎn)的特點,選擇了5300畝1~4年生幼齡蘋果園,進行連續(xù)3年的早期豐產(chǎn)技術開發(fā),平均畝產(chǎn)在61 kg基礎上3年分別達到151 kg、385 kg和723 kg,其中1 700畝重點開發(fā)園平均畝產(chǎn)達到1 000 kg以上,所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1.1 深翻擴穴,改良土壤。深翻擴穴可以熟化土壤,引導根系向外擴展,對促進地上部生長效果顯著。一般于9~10月份結合施基肥進行,穴深80 cm,寬60~80 cm,每株2~4個,呈對角線分布,先沿定植穴外緣進行,以后隨樹冠擴大向外擴展,3~5年完成全園深翻,也可在雨季(7~8月份)結合除草壓青于行間開條溝深翻,這樣一方面補充有機肥的不足,同時切斷部分根系,抑制樹上秋梢的旺長。
1.2 秋施基肥,生長季補肥。幼樹秋施基肥可以提高樹體貯藏營養(yǎng),充實花芽,提高坐果率,一般于采收后進行,基肥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80%,以土雜肥為主。1~3年生蘋果樹,每株30~50 kg,4~6年生蘋果樹,每株50~100 kg,土雜肥不足的可以采用埋草并加入復合肥或餅肥代替的方法。追肥全年2~3次,萌芽前后、春梢停長期各1次,結果樹6、7月份加1次果實膨大肥,強調氮、磷、鉀合理搭配,保持比例為10∶8∶9,一般1~3年生樹每次株施化肥0.2~0.3 kg,4~6年生樹每次株施0.3~0.5 kg。前期追氮肥,中、后期追氮磷鉀全肥。另外,幼樹強調多進行根外噴肥,發(fā)芽前噴1遍2%~3%的尿素,有缺鋅缺硼癥狀加1%~2%硫酸鋅或硼砂,萌芽后至麥收前葉肥以尿素、光合微肥為主,夏季以磷酸二氫鉀為主,或噴施1 000倍多元高效液肥2~3次,采果后增噴1~2次1%尿素加50 mg/kg赤霉素。
1.3 地面覆膜覆草,改善土壤環(huán)境。果園樹盤地面覆地膜可提高地溫,降低鹽堿,增加根系早期活性。果園地面覆草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抑制鹽堿,減輕干旱和冷熱對根系活動的影響。一般在春季至雨季之前進行,用麥秸或其它作物秸稈、雜草覆蓋于樹下,厚20 cm,以后隨草腐爛每年添加,保持厚度。可以全園覆草,也可只覆蓋樹盤。
1.4 合理間作。蘋果樹定植后3年內(nèi)可在行間間作小麥大豆帶田,小麥大豆帶幅之間可進行小倒茬,在果樹帶內(nèi)留80~100 cm寬的通風帶,種植矮稈的瓜類、豆類、蔬菜作物或綠肥。但要在樹干四周留1 m2的樹盤,覆蓋地膜、秸稈或雜草,樹干周圍還要培土,以利保墑、增溫、滅草、防堿、防病,促進幼樹生長。
1.5 合理灌水,注意排澇。全年一般灌水3次,即封凍前、萌芽前后和春梢速長期,掌握“冬灌足,春灌少,夏控水,秋排澇”的原則,春季灌水采用溝灌、穴灌,防止地溫下降過多,花芽分化期強調控水,雨季到來之前行間開一排水溝,防止?jié)碁模?月中旬停止灌水,10月中旬灌足冬水,促使幼樹生長充實。低洼易澇或粘土地采用起壟整地,即在行間取土,將樹盤抬高20~30 cm,形成樹盤高、行間低的小臺田,既便于排水又增加土壤與空氣接觸面積,有利于控制幼樹旺長。
2.1 及早拉枝開角,緩和樹勢。根據(jù)不同密度確定樹形和拉枝角度,畝栽40~50株的采用小冠疏層形,主枝角度60°~70°,輔養(yǎng)枝全部拉平;畝栽50~100株的采用自由紡錘形,主枝角度75°~85°;密度100~200株的采用細長紡錘形,主枝角度80°~90°,栽植密度越大,角度越大,樹或主枝越旺,拉枝角度越大。拉枝時間自秋季至翌春萌芽前均可進行,以秋季拉枝最好,新栽幼樹拉枝宜早不宜遲,每年要對長度達80 cm以上的主枝、輔養(yǎng)枝進行拉枝,長度不足的緩放或截至飽滿芽處,促其繼續(xù)生長。主枝背上直立旺枝可于生長季進行多次摘心或扭梢、拿枝加大角度,促其成花。
2.2 運用“刻”、“剝”技術,增加枝量,促進成花。在萌芽前1個月內(nèi),對營養(yǎng)枝的側芽進行刻芽,可提高萌芽率,快速增加中短枝數(shù)量,在此基礎上,于花芽集中分化期(5月下旬~7月上旬)對刻芽枝或大枝基部進行環(huán)剝,可顯著增加成花數(shù)量,環(huán)剝口寬度為枝徑的1/10,元帥系品種不耐環(huán)剝可環(huán)割1~2圈。實踐證明,難成花的旺樹采用窄剝口多次環(huán)剝效果好,剝口宜窄不宜寬,愈合后再次環(huán)剝(割),可連續(xù)2~3次。
2.3 運用生長調節(jié)劑拉勢促花。對過旺樹可配合運用多效唑控勢促花。使用方法:一是土施,按樹冠投影面積每平方米施多效唑(純品)0.2~0.5 g。二是葉面噴施,在新梢長10 cm后噴2~3次1 500~2 000 mg/kg多效唑水溶液。三是涂干,于5月中下旬在樹干間隔5 cm環(huán)割2圈或縱割5~6道,包3~4層衛(wèi)生紙,外用塑料布包嚴,用注射器注入15~20倍15%多效唑加300倍吐溫混合液。
3.1 提高坐果。幼樹營養(yǎng)生長過強往往坐果率較低,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坐果才能保證豐產(chǎn),最好的辦法是進行人工授粉,采集即將開放的授粉品種花朵,置于室內(nèi)晾干取出花粉,加10倍滑石粉后用毛筆或橡皮頭鉛筆人工點授。也可于盛花期噴0.2%~0.3%的硼砂尿素混合液,或在初花期環(huán)割花枝基部1~2圈,對提高坐果率也有一定作用。
3.2 疏花疏果,合理留果。在保證坐果基礎上,為防止大小年并提高品質,必須進行疏花疏果,花量過大可在花前回縮成串花枝,花期結合采花粉疏除過多花朵,每花序留1~2朵花,疏果一般在花后15~25 d內(nèi)進行,留果標準掌握每隔20~25 cm留1個果,小型果或花量過少時可留雙果。
4.1 提高抗病蟲能力。多施有機肥,控制氮肥不過量,合理留果,避免大小年,限制枝葉量,保持樹冠通風透光,只有保證蘋果樹樹體的強壯,才能提高果樹抗病蟲的能力。
4.2 強化冬季管理,清潔果園。冬前管理的任務就是保證幼樹安全越冬,消滅越冬病蟲害。全面清掃果園枯枝落葉,刮除樹干粗皮翹皮,用石硫合劑封閉剪鋸口,發(fā)芽前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100倍福美砷。
4.3 生長季用藥,防治螨類。花后1~2周噴1遍長效殺螨劑,如阿波羅、螨死凈、尼索朗;防治卷葉蛾、潛葉蛾、蚜蟲類,萌芽后至花前噴1次1000~1500倍桃小靈或對硫磷;花后噴1次1 500倍殺滅菊酯或辛硫—滅掃利;防治葉果病害,花后1周左右開始噴第1遍殺菌劑,以后每隔10~20 d噴1次,旱季噴藥間隔時間長些,雨季間隔時間短些,藥劑采用多菌靈、退菌特、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和波爾多液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