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晶 劉小紅 王 燕
(白水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陜西 白水 715600)
白水地處關中平原和陜北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全縣總面積986 km2。白水縣作為全國五大蘋果產區中唯一符合蘋果生產最適宜區七項指標的縣份,素有“中國蘋果之鄉”稱號,果業已成為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目前,全縣蘋果總面積55萬畝,其中掛果面積48萬畝,年產量55萬t左右,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蘋果最佳生產區之一。
近年來,在陜西省植保總站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轉變思路,適應新形勢要求,積極貫徹“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理念,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依托高效施藥器械示范推廣項目建設,積極扶持合作社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大力推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有機融合。
示范區實施“病蟲基數控制、部分害蟲誘殺、植物免疫誘導、安全藥劑防治、高效藥械應用”五大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到位率100%,將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依托專業化統防統治在示范區推廣實施。全年內實施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6次,專業化統防統治不僅減少了農藥的用量和品種,還提高了病蟲防治效果,節約了人工費用,使果園病蟲防治效果達90%以上,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取得了明顯成效。
2.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小組。根據省植保總站文件精神,結合白水縣實際,成立了“白水縣蘋果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細化分工,落實職責。農技中心技術人員負責專業化統防統治技術方案、技術宣傳、作業面積落實、技術培訓協調和相關試驗開展等工作。
2.2 落實規章制度,規范社會化服務。為了切實做好白水縣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規范植保專業化防治組織建設,該縣組織融合試點示范區負責人以及技術人員召開了3次培訓會議,從合作組織應具備的硬件軟件要求、健全規章制度、機防隊伍建設、防治服務方式等各方面進行交流與探討,并與服務組織簽訂了 《白水縣專業化統防統治防治協議》。根據專業化組織實際情況,結合高效施藥器械示范推廣項目,給融合試點示范區配備了果園風送式果林噴霧機2臺,機動噴霧器40多臺。使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在防治硬件上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廣效應。
2.3 加強宣傳培訓,跟蹤技術指導。2017年全縣共舉辦蘋果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培訓班5場次,受訓人數600多人次,其中現場觀摩培訓2場次。由縣農技中心技術人員、西農專家講課,培訓內容主要有: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新型農藥介紹及施用方法、藥械的使用和維護等。在每次施藥前,專業防治組織都會召開由施藥人員參加的短會,由農技中心植保站技術人員有針對性介紹本次病蟲害特點和用藥技術。病蟲防治關鍵期,縣農技中心派出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現場觀摩、深入生產一線指導等多種形式,普及生物防治、農藥安全使用等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專業化統防統治措施,讓專業化服務組織及農民實實在在看到兩者融合的好處,增強自覺參與意識。
3.1 建立病蟲系統監測。病蟲監測是做好綠色防控的關鍵,必須貫穿果樹生產全過程。我們在示范區建立系統監測點,開展定期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印發病蟲情報,指導專業化防治組織確定防治用藥品種組合和最佳施藥時間,從而開展病蟲防治,大力宣傳指導示范基地農戶抓住蘋果采收后(10月)和花前2個關鍵時期,針對越冬病蟲害,采用殺菌劑+長效殺蟲劑等藥劑進行全園噴藥,降低病蟲基數。
3.2 應用免疫誘導產品。利用5%氨基寡糖素可誘導激活植物抗性和調節植物生長功能的特點,在果樹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和農藥進行混用噴施,以減控害蟲、改善品質、促進生長、增加產量。
3.3 部分害蟲誘殺。做好誘殺技術與化學藥劑防治的配套集成應用,殺蟲燈、粘蟲黃板,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誘殺桃小食心蟲成蟲、有翅蚜蟲、梨木虱成蟲等。誘蟲帶,每年8月下旬開始在樹干上捆綁誘蟲帶,可以吸引葉螨、康氏粉蚧、蘋小卷葉蛾等鉆入越冬,來年2月份取下帶出果園集中燒毀。懸掛性誘劑,利用金紋細蛾性誘劑誘殺雄性成蟲,破壞其雌雄比例平衡,達到減少產卵、降低蟲口基數的目的,每667 m2懸掛5個誘捕器,就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4 安全藥劑防治。在蘋果早期落葉病、金紋細蛾、葉螨的防治關鍵時期,應用高效、安全農藥,壓低病蟲基數,減輕防治壓力,減少用藥次數,降低農藥殘留。避免因前期防效差造成病蟲泛濫,加大用藥量和用藥次數的被動局面發生。加大生物農藥的使用、宣傳、試驗、示范力度,指導示范區果樹用藥嚴格執行《農藥管理使用準則》,控制使用次數、施用量、安全間隔期,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3.5 提高科學施藥技術。根據果園病蟲防治的實際需要,行距較寬的果園應用自走式風送噴霧機,根據示范區自走式風送噴霧機示范調查,畝用藥液量平均105 kg,比常規畝用藥液量200 kg減少了將近一半,并且省時、省工、霧化效果好。指導其余果園在應用傳統施藥器械時,更換霧化效果好的噴頭,科學掌握施藥液量,提高農藥的利用率,減少浪費和污染。
3.6 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2017年示范區由專業合作社采取全程承包方式實施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統一藥劑專業化統防統治,畝用農藥噴施費用共計300元。全生育期專業化統防統治6次,并組織示范區果農在蘋果病蟲害發生的關鍵時期,統一實施物理、生物防治措施,4月15日開始懸掛金紋細蛾誘捕器,5月初懸掛黃板,6月下旬釋放捕食螨,7月上旬、11月上旬對腐爛病進行藥劑涂干,8月下旬開始捆綁誘蟲帶等防控措施。通過融合試點證明,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既解決了農民打藥難、防治時間不準、藥不對癥等諸多問題,又普遍減少了施藥次數、施藥量,減輕了環境污染,特別是能讓參加統防統治的農民普遍受益,又加大了自走式風送噴霧機服務的空間。
4.1 病蟲防治效果顯著。通過調查,果樹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區病蟲發生種類、發生程度均少于農民常規的藥劑防治區。果樹全生育期早期落葉病、金紋細蛾、葉螨等害蟲均能控制在防治指標以內,未發生危害損失。示范區病蟲防控率達90%以上。示范區果園較農民常規防治區的果園,病蟲害發生偏輕,因此,示范區達到了預期的防治效果。
4.2 農藥使用量降低。示范區嚴格按照農藥使用準則規定的用藥次數、藥量等要求,嚴格控制農藥使用。從年初清園開始,示范區專業化統防統治年用藥量6次,比農民自防區果園用藥次數平均減少2次,用藥品種減少了6種。藥量減少了50%以上,示范區嚴格控制農藥使用,每種農藥在全生育期最多使用次數為2次,每次按登記量使用,不僅提高了農藥的利用率,減少農藥飄逸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農藥浪費,而且確保了果品質量安全。
4.3 果品商品率提高。在果品采收前,我們分別在示范區和農民常規防治區隨機調查500個果實,以果面光潔、果形端正、著色好為商品果,從調查情況來看,示范區優果率91.6%,較農民常規防治區高出14.4%。示范區較農民常規防治區畝均收入相差4 000元左右,示范區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果農真正得到了實惠。
果樹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試點項目的實施,做到了從技術上控制農藥殘留,使生產的農產品質量達到安全標準,降低了病蟲害防治成本,對推進病蟲害防控手段、確保果品質量安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