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麗 劉建曄
(蔚縣農牧局 河北 蔚縣 075700)
華農866是北京華農偉業種子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新玉米品種,親本組合B280×京66。2014年通過國家審定(國審玉2014001號),準許在遼寧、吉林中晚熟區,內蒙古赤峰和通遼、河北北部、天津北京北部、山西中晚熟區,陜西延安地區春播推廣種植。
1.1 苗相好。具備出苗快、出苗全、出苗齊的遺傳特性。采用瑞士先正達進口種衣劑,幼苗健壯,株型清秀,雄穗分支少,穗位以上葉片收斂,較小且稀疏,能有效減少養分和水分消耗。
1.2 熟期適宜。華農866中晚熟的特性,決定其在適宜種植區域具有極大的市場空間。
1.3 抗性強。根系深且發達,莖稈韌而粗壯,根系比對照品種深1倍,吸水吸肥能力強;抗旱、抗倒、耐瘠、耐鹽堿;抗大小斑病、絲黑穗病等多種病害。
1.4 品質好。果穗勻,禿尖小,軸細粒深,半硬粒,米質好,容重高(春播容重高達770 g/L以上)。出籽率可達89%以上。商品性好,米質光亮,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含量較高,屬高淀粉玉米品種。
1.5 產量高。春播水肥條件好的地塊每畝可達900~1 000 kg,個別地塊可高達1 200 kg以上。穩產性好于其它對照品種,一般增產100 kg/畝以上,增產幅度15%左右。
1.6 脫水快。苞葉薄又少,蠟熟期自然松散,脫水特快,收獲含水量比國產品種低7%~8%;適宜機械化收獲,軸硬不易碎,籽粒破損率低,糧食干凈。
2.1 主要特征。華北春玉米區出苗至成熟125 d,比鄭單958早3 d。株型半緊湊,株高300 cm,穗位高114 cm,成株葉片數19~20片。花藥紫色,花絲紅色。果穗長筒型,穗長20~23cm,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籽粒容重773 g/L。
2.2 主要特性
2.2.1 品質。2013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干基含量,粗蛋白質8.96%,粗脂肪3.44%,粗淀粉74.93%,賴氨酸0.30%,屬高淀粉玉米品種。
2.2.2 抗病性。2011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高抗莖腐病,抗絲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2012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中抗大斑病,感絲黑穗病、彎孢菌葉斑病、莖腐病、玉米螟。
2.3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參加東華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2年平均畝產813.8 kg,比對照增產7.5%。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77.7 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8%。2011年河北省北部春播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80.0 kg。2012年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27.8kg。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07.1kg。2016年河北省蔚縣李海林種植2.05畝,平均畝產1 349 kg;蔚縣周寶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連續3年種植300畝高產示范田,畝產900 kg以上。
3.1 種子處理。種子包裝時,由于生產商已采用瑞士先正達進口種衣劑包衣處理,農民無需二次包衣或拌種,種子純度不低于92%,水分不高于13%。
3.2 選地。選擇土質肥沃適度中上等,耕層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強,有機質含量2%以上的地塊種植。對茬口無嚴格要求,以肥沃的茬口為宜。
3.3 整地。一般在深秋季節進行深翻或耙耱,拾凈根茬;冬前未進行深翻整地要進行早春耕。深翻結合施肥進行。耕翻深度一般為20~25cm。播種前應淺耕耱平,做到土壤平整、細碎、上虛下實,無大的土塊。
3.4 施肥。春玉米施肥應堅持“底肥為主、追肥為輔、氮磷鉀配合、增施微肥”的原則,施肥量根據產量目標和土壤養分狀況確定。一般施用優質農家肥3 000~4 000 kg/畝,底肥施用氮磷鉀(18-18-18)復合肥40~50 kg/畝(如果改用氮磷鉀26-12-12穩定型復合肥,施60~75 kg/畝作底肥,生育期間一般不需追肥)。深翻之前,將全部肥料全部施入土壤作為底肥,撒施后翻入土壤。有條件的施入硫酸鋅1~1.5 kg/畝、硫酸錳1~1.5 kg/畝。
3.5 播種。①適宜區域。適宜在≥10℃活動積溫2 700℃春播地區種植。②播期。春播應在土壤5~10 cm土層溫度穩定在10℃ ~12℃時開始播種,播種時間在4月下旬 ~5月上旬。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的地區,可比常年露地正常播期提前7~10 d播種。播種時要做到“深淺一致、覆土一致、鎮壓一致、行距一致”,播種機作業速度要嚴格控制在4 km/h以內,防止漏播或重播。③播種方法。機械播種,單粒點播。④播種密度。3 800~4 500株/畝。
3.6 田間管理
3.6.1 苗期管理。①間苗、定苗。采用粒播包裝,單粒播種,發芽率高,省去了間苗、定苗,節省人工費用、降低勞動強度。②病蟲草害防治。化學除草:玉米播后苗前噴施封閉性的除草劑,防止雜草滋生。可采用乙草胺、異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莠去津、2,4-D丁酯或復配除草劑等進行封閉除草。也可在玉米5~7葉期采用莠去津、煙嘧磺隆、甲草胺(或乙草胺)復配除草劑進行除草,效果很好。防蟲:苗期注意防治小地老虎、薊馬、螻蛄、金針蟲以及蚜蟲等病蟲。中耕:一般中耕2~3次。中耕時間應掌握在苗后至大喇叭口期以前進行,不要傷苗斷根。
3.6.2 穗期管理。①中耕培土。中耕培土可促進氣生根發育、防止倒伏、利于排灌、掩埋雜草,在大風多雨地區或大風多雨年份效果最顯著。培土時間應在封壟前進行,培土高度一般7~8 cm。②防治玉米螟。玉米螟在穗期主要為害心葉,抽雄吐絲以后則鉆蛀莖稈、穗柄或穗軸。因此,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時期為大喇叭口期,可采用顆粒劑(如辛硫磷等)進行灌心防治。雙斑螢葉甲主要為害田穗和花絲,在發生期可選用辛硫磷等藥劑噴霧防治。③追施穗肥。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的重要時期和關鍵時期。根據玉米生長情況和土壤養分狀況進行適量追肥。若植株長勢較弱,應在拔節后早追、多追,若植株生長旺盛,則可適當晚追,追肥以速效氮為主(尿素20~25 kg/畝)。追肥方式以開溝或穴施為宜。④灌溉。在拔節到開花期玉米需水量最大,如遇干旱需及時灌溉。⑤中耕除草。施入穗肥后淺中耕,除滅雜草,提高肥料利用率。
3.6.3 花粒期管理。①追施花粒肥:在抽雄至吐絲期,將氮鉀追肥(5~7.5 kg/畝)深施追入。②防止干旱:如遇干旱需及時灌溉,保證果穗的正常授粉和結實。③防治病蟲害。雙斑螢葉甲主要為害天穗和花絲。在發生期可選用辛硫磷等藥劑噴霧防治。同時,要及時采取清理感病殘體、翻耕消除越冬幼蟲等措施,降低越冬菌源和越冬蟲源基數,減少翌年侵染機會。
3.7 適當晚收。華農866果穗軸細、脫水快,應根據籽粒灌漿進程及籽粒乳線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晚收,以保證籽粒的充分灌漿和成熟,以增加籽粒干物質積累。可采用機械直接收穗或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