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梅
(凌源市小城子鎮農業技術服務站 遼寧 凌源 122500)
近年來,凌源市依據本市的自然條件優勢,大力發展設施溫室蔬菜生產,逐漸形成了以蔬菜為主的設施溫室生產規模,凌源市是國家農業部確定的首批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生產示范基地市。凌源市設施溫室韭菜生產存在著播種與苗期管理不規范,病蟲害防治不到位等問題,韭菜產量呈下降的趨勢,為此,強化設施溫室韭菜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十分必要。
1.1 選地整地與施肥技術。以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交通便利的砂質壤土為最佳,播前必須進行精細整地。整地后施入優質腐熟基肥6 000 kg/667 m2、磷酸二銨40 kg/667 m2,并進行耕翻15~20 cm為宜。
1.2 播種技術。當溫度為2℃~3℃時種子萌發,在3℃~5℃時地上莖葉進入生長,以5月為適時播期,此期播種發芽率高、出苗快。播種為直播,可以實現當年播種、扣棚、收割,即春播夏養冬春覆蓋生產。育苗以平畦撒播或條播為主。寬幅溝條播是直播的主要形式,畦內開深6~7cm的溝,溝底寬為10~15cm,溝距為 25 cm。播種量 5.0~5.5 kg/667 m2,播完后即行覆2~3 cm的細土,腳輕踩后再覆1.5~2.0 cm厚的面沙實施保墑。
2.1 苗期土肥水管理及除草技術。播種后出苗前,酌墑情表現灌水1~3次,出苗以后,生長很緩慢,此時需水量較小,應以少灌、輕澆為主。苗生長齊后,6 d灌水1次,株高16 cm后盡量減少灌水,以防韭菜倒伏引致爛苗,此時應追施尿素10~15 kg/667 m2或人糞水800~1 000 kg/667 m2,追肥后及時灌水。除草應堅持小早除、連續除、徹底除三原則。為節省人工費用,用25%撲草凈進行化學除草也可,用藥量為180 g/667 m2,先加少許食醋將藥劑調成糊狀,再加少許水配制成濃液,然后兌50~60 kg水,于出苗前2~3 d噴灑畦面。
2.2 秋管養根技術。入秋后設施溫室內韭菜生長加快,培養營養豐富的根系很重要。此時應加強追肥,8月結合灌水追施尿素15 kg/667 m2,進入9月再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 000~4 000 kg/667 m2,進入10月則控水蹲苗。
2.3 韭蛆防治技術。地蛆一年有2個為害高峰,主要是溫室揭膜后的3月中旬~5月上旬,8月中下旬~10上旬,這2個時期是實施防治關鍵期。首先可用糖醋酒誘殺,即將糖∶醋∶酒∶水∶90%敵百蟲按比例為3∶3∶3∶10∶0.5進行配制,誘殺種蠅成蟲,放置數量為1~3盆/667m2,隨時添加并保持濕潤。與此同時,于春秋季兩季各灌根1次進行防治。藥劑為40%或48%樂斯本(毒死蜱)乳油500~600 ml/667 m2、20%韭保凈1 000~1 200 ml/667 m2加適量水稀釋后隨水均勻進行灌根。避免施未經腐熟的人糞尿、家畜糞,發現根蛆可用80%敵敵畏或90%敵百蟲1 000倍液等藥劑灌根。
3.1 扣膜時間及方法。“791韭菜”設施溫室栽培后其休眠期較短,可提前10 d左右(10月底)先割一刀,然后再進行扣膜。扣膜之前注意及時清除殘莖枯葉等,并灌足入冬水,待水滲入后施農家肥2 500~3 000 kg/667 m2。
3.2 溫度調控技術。設施溫室韭菜生長適宜溫度為12℃~24℃。當進入清茬或收割后,設施溫室內溫度可以提高到25℃~30℃,目的是為了促快發苗。當韭葉出土后則嚴格控制溫度,白天溫度為17℃~24℃、進入夜溫以不低于10℃為宜;收割前3~5 d,進行降溫2℃~3℃。在始初扣棚期間,注意加強通風換氣,對設施溫室上面的草苫適當進行早揭晚蓋。
3.3 灌水追肥與培土技術。始初扣膜后應控制灌水。于收割前5~7 d必須灌水,收割后則不能立即灌水。每次結合澆水可追施尿素10~15 kg/667m2。株高達10cm時,在前期松土后即可培土,每次培土3~4cm,先后可培土2~3次,培成后的高度約為10 cm,呈小壟狀。
冬春季節最多可割4~5刀,淘汰換根韭菜,多割1~2刀為宜。當植株生長有4~5片葉時,為最佳收割期。收割間隔期太短,會使韭菜長勢近漸衰退,引致減產甚至枯死。當溫室設施溫室韭菜收割完畢后,進入4月中旬即可揭膜轉入露地簡易化管理,此時應繼續培養韭菜根株。于4~6月期間結合灌水追施化肥2~3次,每次施尿素或磷酸二銨20 kg/667 m2。進入夏季可采收韭薹,但注意不宜收割青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