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利 閆萬祥
(張家口市崇禮區農牧局 河北 張家口 076350)
張家口市崇禮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過度地帶,全區總面積2 334 km2,海拔813~2 174 m,轄8鄉2鎮211個自然村,總人口1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7萬人。到2017年底,蔬菜種植面積8 800 hm2,其中設施蔬菜2 886.7 hm2,蔬菜種植面積約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一半,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越夏彩椒生產基地。崇禮區屬于半干旱中溫帶冷涼氣候,農業生產一年一季。崇禮區是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主要承辦地,在隆冬季節向冬奧會提供高品質新鮮蔬菜是崇禮面臨的新課題,也是崇禮蔬菜產業提質增效大好機遇。
目前,崇禮蔬菜僅能越夏生產,要實現奧會舉辦期間隆冬季節蔬菜生產供應,要結合資源特點和產業基礎,引導生產要素聚集,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1 優化裝備結構,發展高端設施。引進高端設施日光溫室結構和廣泛吸收寒冷地區日光溫室設施結構建造經驗,在無供暖條件下,充分利用當地陽光充足有利因素,采取最有效保溫措施,減少白天存儲的熱能在晚上散失,最大限度地創造適宜各類蔬菜生長的環境條件,達到隆冬季節蔬菜正常生產供應目的。
1.2 適應冬奧會需要,豐富特色蔬菜品種。針對來自不同國界的體育官員、記者、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愛好者不同的喜好和口味,生產各具特色的蔬菜品種,如彩椒、水果黃瓜、生菜、洋蔥、櫻桃蘿卜和番茄等。在崇禮彩椒優勢品種帶動下,將小宗蔬菜做精做強,逐步形成品種區域優勢,推動蔬菜品種結構由多樣化向優勢品種規模化轉變,建設精品特色蔬菜園區。冬奧會后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客流,充分展示崇禮蔬菜品種品質,為游客提供高品質蔬菜產品。
1.3 調整品質結構,開發高端產品。瞄準大中城市中高端市場,推進品牌蔬菜、綠色有機認證蔬菜的專柜直銷和線上線下配送,開發鮮切蔬菜,對接特定客戶群體,引導電子商務平臺優先進入中高端蔬菜市場。促進蔬菜園區積極發展休閑采摘農業及鄉村旅游,拓展產業贏利模式和增值空間。促進蔬菜加工,推行產品分等定級、凈菜上市。開發保健品、營養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提高蔬菜加工轉化率。
發展高端蔬菜設施,夯實高端蔬菜產品生產的裝備基礎。結合我區蔬菜周年生產工程,高標準設計、建設日光溫室,配套裝備作物栽植機械。推進傳統蔬菜設施改造,加快高強度、防風、抗雪骨架替代,裝備高性能卷簾機、保溫被以及除雪設備,改進放風口、出入口,引入、推廣物聯網控制技術,進一步提高生產性能、抗災性能和設施環境監測調控能力。引進國際最暢銷的蔬菜品種,最大限度滿足冬奧會和游客需要。做好品種輪作,用農業耕作手段抑制病害發生,解決病蟲害嚴重、農藥使用量大的問題。廣泛推廣應用生物有機肥技術,減少化肥使用量。用一流的品種和技術及聚集先進生產要素推進蔬菜標準化生產,進一步促進產品質量提升。
崇禮彩椒歷經20年發展,種植面積2 170 hm2,占全區設施蔬菜面積75.2%。年總產19.53萬t,總產值6.51億元。崇禮彩椒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民穩定增收支柱產業,形成了與山東壽光彩椒生產一年四季相互輪動的發展現狀。崇禮有著全國最大的越夏彩椒生產基地的良好產業基礎,“崇禮彩椒”在2011年第九屆中國國際農交會上參展被評為“金獎”,2016年在京津冀首屆蔬菜產銷對接大會上被評為“十大地方特色蔬菜”。崇禮彩椒產品質量全國一流,銷售網絡暢通。在今后發展中,要把握消費升級趨勢,以品質提升為核心競爭力。實施品牌引領戰略,加快蔬菜產品上檔升級,推動崇禮彩椒產業做大做強。
3.1 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大力開展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注冊蔬菜商標,開展區域公共品牌培育、地理商標注冊、地理標志登記,創建名牌產品。
3.2 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以籌辦“冬奧”為契機,支持生產經營主體采用國際標準,健全蔬菜商品安全、營養、感觀等品質標準。強化蔬菜質量安全監管,全區蔬菜產品抽檢合格率超過全國、全省蔬菜產品抽檢合格平均水平。
3.3 健全蔬菜田間生產管理檔案。以崇禮彩椒為重點,著手建立健全蔬菜質量追溯制度。以生產主體為重點,完善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出入庫使用記錄,健全蔬菜田間生產管理檔案。
3.4 加大宣傳力度。組織參與各類地方特色蔬菜推選活動,加大“崇禮彩椒”等名優特色產品推介,挖掘崇禮彩椒產品文化內涵。組織參加各類蔬菜營銷促銷活動,加大產品、產地、品牌宣傳,進一步提高我區蔬菜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