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賀州市鄉村旅游扶貧模式實踐與思考

2018-01-18 11:40:00張賢才
現代農村科技 2018年1期
關鍵詞:旅游

顏 毓 張賢才

(1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7;2賀州市林業局 廣西 賀州 542800)

鄉村旅游以其旺盛的發展活力、良好的產業聯動效應,以及高參與度、強持續性、低返貧率等優點成為帶動我國貧困地區脫貧的一股強大力量。201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 《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步伐的工作實施意見》指出,要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謀求扶貧工作新進展,以發展旅游業帶動村民致富,促進農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2015年8月 《全國鄉村旅游提升與旅游扶貧推進大會》再次強調旅游扶貧是下一階段國家扶貧攻堅的重要戰略,要把鄉村旅游作為新一輪農村扶貧開發的中堅力量。賀州市屬于貧困縣全覆蓋的地級市,全市共有貧困村267個,有貧困人口的行政村(含社區)727個,貧困人口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為了發揮鄉村旅游扶貧的獨特優勢和強大力量,賀州市充分利用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構建合理的鄉村旅游格局,根據不同資源特色,優化整合資源,科學規劃論證,構建了卓有成效的鄉村旅游扶貧模式,培育了一座座鄉村旅游扶貧典型村,以點帶面,以線連片,加速了當地脫貧致富的步伐。

1 “互聯網+鄉村旅游+特色農副產品”互動扶貧模式

1.1 鄉村旅游扶貧典型村——富川縣朝東鎮岔山村。岔山村是始建于明初的瑤族古村,地處湘桂交界,依山傍水,民風淳樸,村內有保存完整的古戲臺、古城墻、古民居、風雨橋等,是秦漢時期從中原通過瀟賀古道進入嶺南的第一入口,各地游客慕名來村觀光游覽,體驗古村風情。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岔山村民將種植的芋頭、紅薯、臍橙等農產品向游客售賣。其中種植有100畝可作為旅游商品銷售的芋頭,實現銷售收入60萬元。讓這個總人口662人,貧困人口占到40%的岔山村,在2016年實現31戶貧困戶134人脫貧。

為了提升瀟賀古道第一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帶動當地農副產品的銷售,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價格低等問題,該村引入知名電商企業來村建設服務站、幫扶店,培育貧困村民成為農村電商合伙人。如今的岔山村已實現商業級無線WIFI免費覆蓋,深挖當地旅游產品、特色農副產品、民俗文化產品的附加值,開展在線宣傳和銷售。除了在國家、區、市主流媒體重點宣傳,還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開展旅游宣傳,微博上頭條推文達150多條。

岔山村不但依托農村電商服務站開展旅游景點宣傳、旅游攻略推送、旅游咨詢投訴等,還推出域名為“岔山—瀟賀古道第一村”的旅游網站,將岔山的秀美風光、特色小吃、香芋、有機腐竹銷往全國各地,實現了O2O的旅游營銷新模式。岔山村鄉村旅游起步不久,月游客接待量便突破萬人,旅游購物產品線上線下購銷兩旺,“互聯網+鄉村旅游+特色農副產品”互動扶貧模式讓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走上了大舞臺。

1.2 經驗與思考。“互聯網+鄉村旅游+特色農副產品”互動扶貧模式不但提升了旅游宣傳與服務的范圍和質量,還將線下的土特產門店銷售和線上銷售結合起來,游客除了在當地可以購買到旅游手信外,回到家中依然可以產生旅游購物產品消費,延長了購物的時間和增加了購物的次數,建立旅游購物產品的線上銷售渠道,對于完善旅游六大要素,更好的實現了農副產品向旅游購物產品的轉化,提升了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從而為農戶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開辟了一條新的脫貧致富之路。

要想打贏鄉村旅游扶貧開發攻堅戰,不僅要推銷當地優美的自然風光、人文遺跡及民俗風情,還有必要打造以此為依托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農副產品,通過“互聯網+鄉村旅游+特色農副產品”的運作模式,構建“政府引導、需求拉動、村民參與”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通過互聯網的大平臺實現旅游綜合效益最大化。

2 景區輻射帶動扶貧模式

2.1 鄉村旅游扶貧典型村——昭平縣黃姚鎮羅望村。伴隨著位于羅望村周家水庫旁的黃姚花海景區正式開門迎客,羅望村的村民搭上了鄉村旅游扶貧致富的快車,通過扶持發展旅游業,促進當地旅游資源開發,實現農村精準扶貧,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黃姚花海景區是賀州市旅游實業集團打造的新型主題花海景區,景區占地總面積400多畝,四季鮮花綻放,借助毗鄰國家4A級旅游景區黃姚古鎮的區位優勢,與黃姚古鎮的人文歷史風貌形成差異性和互補性。景區規劃之時就將鄉村旅游扶貧功能作為景區主要功能之一,打造成為集花卉種植、休閑旅游、健康養生、戶外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鄉村旅游目的地。重點扶持所在地及周邊村民發展民宿、農家樂、生態觀光林果業和特色旅游商品等旅游業態,旅游產業已初具雛形。

在政府旅游部門的指導和扶持及黃姚花海景區的帶動和影響下,羅望村村民對建設生態鄉村、鄉村旅游開發的積極性很高,求發展、求富裕的意愿強烈。對于羅望村的村民而言,通過參與鄉村旅游增收渠道更加多元,一是將土地租賃或轉讓給外來企業開發花海景區、建度假酒店,獲得土地租金或轉讓收益。二是就近入職花海景區工作,成為公司的職員,由長期從事傳統農業轉向從事旅游服務業,獲取勞動報酬。三是自主創業,開辦農家樂、民宿、旅游商店等,獲取經營收入。四是參加其他相關旅游經營活動,如出售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多渠道參與鄉村旅游已讓當地42戶貧困戶、191人實現增收。

羅望村及周邊村屯今后將依托黃姚花海景區的進一步發展,延伸旅游產業鏈,擴大景區輻射范圍,讓更多周邊村民參與到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中,共同分享鄉村旅游發展紅利,走上生活富裕、生態文明之路。

2.2 經驗與思考。景區輻射帶動脫貧模式是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旅游產業發展以帶動區域經濟起飛和社會進步,實現貧困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對于大多數經濟欠發達但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來說,完全可以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因為旅游業是關聯度較強的產業,有較高的乘數效應,可以提供大量的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尤其是吸納周邊更多的困難群眾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實現就業、創業脫貧,是開發式扶貧的一種創新方式,亦農亦旅實現旅游脫貧。

興一業而旺百家,鄉村旅游扶貧要以當地居民脫貧致富為根本宗旨和核心目標。但很多旅游扶貧項目盡管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卻未能全面實現旅游脫貧的目的,甚至還會出現當地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物價猛漲、開發商與村民發生糾紛等現實問題。鄉村旅游景區要想達到一定的規模,并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機制,就離不開當地村民的深度參與,讓他們真正成為旅游發展系統中的主要參與者和利益相關者。一村富裕了,便可以帶動更多的村莊富裕起來。

3 產業依托的鄉村旅游扶貧模式

3.1 鄉村旅游扶貧典型村——富川縣柳家鄉下灣村。下灣村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西部,東攬龜石國家濕地公園,西靠西嶺森林公園,瑤族文化和道教文化相融,民族古村落和美麗新村并存。全村425戶,約1 720人,其中水庫移民516人。

昔日,村莊布局混亂、基礎設施薄弱,村民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收入單一,經濟落后。2011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僅2 800元。坐擁優美生態環境、特色文化資源的下灣人卻捧著“金飯碗”過著苦日子,一度成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村、廣西“十二五”第一批整村推進貧困村。

為了摘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2012年起下灣村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流轉土地、整合資源,積極發展臍橙、蜜桔等特色水果等產業,引進多家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全村共種植優質臍橙1 900多畝,林下套種西瓜和花生600畝,打造了2個鐵皮石斛種植基地,32個種植大棚,種植鐵皮石斛93畝,在后龍山上種植仿野生鐵皮石斛3 000多畝。成立了康灣中草藥、柳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賀州的“美麗新果園”示范點。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3657元,增加到2015年的7716元,實現了三年翻兩番。

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封山育林、植樹造林,保持生態系統平衡;整治村容、改建民居,打造美麗宜居新村。當地政府共投入資金5 438萬元,為下灣村新建房屋201座,風貌改造房屋97座,硬化村道14.4公里;房前屋后、村道兩旁新種植多品種行道樹、花卉約4 000株,新增綠化面積12畝。隨著富川縣“綠化果化花化美化大行動”、房前屋后“微田園”工程和民居生態改造提升工程的實施,下灣村先后獲得國家住建部美麗宜居村莊、廣西綠色村屯、廣西衛生村、賀州市生態村等榮譽稱號。

錢袋子漸漸鼓起來,村子慢慢美起來的下灣村并不滿足,開始盯上了鄉村生態旅游的富民之路,依托富川“長壽之鄉”品牌,以瑤族文化和道教文化、鐵皮石斛養生產業為特色,打造具有瑤族古村落特色的生態休閑養生旅游產業。在相繼完成具有瑤族風情的八角樓、風雨橋、思源亭、觀景臺、瑤族村門、生態觀光棧道等旅游設施建設后,村民利用改造一新的自家住宅建起了農家樂、民宿,開展田園觀光、水果采摘、登山攝影、休閑垂釣、濕地游船、民族歌舞表演等休閑娛樂項目,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2015年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次。

下灣村風景宜人,村容整潔,產業興旺,旅游紅火,外出務工、經商的村民回家后發現村莊翻天覆地的變化,表示不再返城,決定回鄉發展。下灣村成為“城市人向往,農村人留戀”的生態旅游文明村。

3.2 經驗與思考。下灣村構建了“高值農業+特色民居+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的產業化互動發展模式,農業產業支持旅游業,旅游業為農業產業提供了展示的窗口,推動農業產業向特色化、高效化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推進一二三產協同發展,打造特色農產品產業鏈,避開農業旅游受季節性制約的弊端,從農旅結合,逐步過渡到農、旅、公、貿綜合發展,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為農民帶來更多財富。

4 “公司+農戶”的特色旅游購物商品生產扶貧模式

4.1 鄉村旅游扶貧典型村——平桂區沙田鎮獅中村。獅中村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周邊山林云霧繚繞,村民有著種茶的傳統。適宜的茶葉種植環境和種植傳統吸引了專門從事茶園基地建設及茶葉深加工的賀州市天洲茶業有限公司,投資近2 000萬元來自建廠。公司已收購茶園基地168畝,建成標準化廠房2 200平方米,年鮮葉加工能力可達750噸,年生產中高檔黑茶能力達150噸,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80多個。

天洲茶業公司注重產品創新研發,已取得外觀專利21項,自主知識產權7項,發明創造2項,實用新型1項,其開發的專利產品有:結合賀州市長壽文化開發的野生靈芝黑茶、荷花粉紅茶等養生茶產品;結合賀州平桂歷史民俗文化,開發的瑤族盤王姓氏系列茶餅、國寶麒麟尊茶等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系列主題旅游商品;結合賀州旅游資源特色開發的黃姚古鎮、姑婆山等景區主題茶文化旅游商品,成為受游客歡迎的旅游紀念品,豐富了賀州旅游商品文化內涵和種類,并獲得旅游消費者認可。

天洲茶業公司成立之初就將茶文化旅游商品與當地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起來,通過村集體茶園出租、收購茶農收藏茶原料、農民茶葉采摘、聘用到公司就業、茶葉加工技能培訓等合作共贏方式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促進當地脫貧致富。除此之外,天洲茶業公司采用“公司+農戶”模式擴大茶文化旅游商品生產規模,為當地農民提供黑茶產品制作技術培訓,利用農戶閑置房屋,按照家庭茶葉作坊要求進行裝修,免費發放制茶設備,建立起既能生產銷售又能體驗黑茶DIY制作的家庭茶藝工坊。不但豐富了游客體驗,也使農民獲得茶葉生產加工、茶葉制作體驗服務、茶文化旅游產品銷售等方面的經濟收益,從而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4.2 經驗與思考。旅游購物商品的設計和生產一直是旅游產業鏈中較為薄弱的一環,要想讓旅游購物商品擺脫同質化、低端化的頑疾就必須給旅游商品注入文化內涵和當地特色。賀州天洲茶業公司不但通過申報發明專利打造出特色茶文化旅游購物商品,更重要的是把產品的生產加工從工廠移到了村民家中,融入了游客的創意和勞動,將產品生化過程體驗化、趣味化、個性化,讓游客在得到更多知識和樂趣的同時,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創建高端收藏茶品牌,大大增加了農戶的經濟收益。既是旅游購物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創新,也是旅游扶貧模式的創新。

5 返鄉能人帶動的鄉村旅游扶貧模式

5.1 鄉村旅游扶貧典型村——八步區蓮塘鎮炭沖村馬鞍寨。馬鞍寨距離賀州市區18公里,交通便利。背靠青山,果木成行,當地世代傳承舞香龍、彭祖養生等獨特民俗文化和飲食文化。該寨共有180戶、800多人,鄉風文明、重視教育,人才輩出。

從馬鞍寨走出去的行知教育專家、廣西賀州市行知學校創始人、校長彭福權回到馬鞍寨投資上千萬建起占地80畝、設施齊全的行知教育生活實踐基地。行知教育生活實踐基地又名隨園,依湖而建、風光秀麗。基地規劃合理,設計科學,除了設有餐飲、娛樂、住宿等旅游接待設施,還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以宇宙為教室,奉自然為宗師”的夢工場。在夢工場里,孩子們可以學習刺繡、編織、棋藝、木工、書畫、垂釣、攝影等技藝,還可以開展露營、野炊、燒烤等活動,也可在基地的蔬菜園中體驗自種、自管、自采、自享的生活教育。該基地已成為一處全面體現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農耕體驗教育拓展基地,是城市游客體驗生態鄉村生活的樂園。

先發展起來的彭福權,沒有忘記馬鞍寨的鄉親們,他擔任了馬鞍寨理事會顧問,以行知中學實踐教育基地為平臺,立足當地的生態農業資源,將宜居鄉村建設與生態休閑旅游相結合,積極推進“學農公園”開發建設,將農業、教育、旅游三者有機結合,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帶動村民通過發展旅游業富民增收。彭福權全身心投入家鄉的建設和發展,籌資100多萬用于宜居鄉村建設。在他和黨員先鋒隊的帶領下,廣泛宣傳發動全寨群眾,集中宣誓做好宜居鄉村建設,掀起建設美麗宜居家園活動的高潮。在理事會的帶動下,村民紛紛投工投勞主動參與,還自籌3 000萬元建起了停車場、環形村道、登山游道、戲臺、民族文化活動中心等旅游基礎和配套設施。下一步還將建設山泉水上樂園、越野賽道、自行車道等旅游娛樂設施,摸索出了一條“以農促教、以教促旅、以旅哺農”的循環發展之路,極大促進了馬鞍寨鄉村旅游的發展,有效解決了貧困戶家在門口的就業問題,增加了困難群眾的收入,讓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成現實。

5.2 經驗與思考。在各地鄉村旅游發展熱潮和國家“雙創”政策的鼓舞下,在反哺家鄉、回報鄉親的責任感驅使下,不少離鄉背井外出打拼的能人返鄉創業,或憑借綠水青山、或挖掘民俗文化,經營休閑農莊、開辦特色民宿等,成為帶動所在地民眾脫貧致富的排頭兵和生力軍。

這些返鄉創業的能人大多觀念新、思路寬、腦子活、主意多、門路廣,知道城市游客所需,清楚鄉村旅游所供。他們既熟悉當地資源優勢、風土人情,又與村民沾親帶故、心存感情,比起其他外來投資者更能贏得村民信任和合作,快速打開局面,又能顧全村民利益,真心實意引領村民致富,在旅游扶貧中具有極強的示范帶動作用。

只要能為返鄉能人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能人,甚至一些具有鄉村旅游相關專業知識及經驗的能人返鄉,從一家致富,到創富一方,激活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旅游扶貧的熱情。

6 企業示范帶動的民宿開發模式

6.1 鄉村旅游扶貧典型村——富川縣福利鎮茅廠屋村。茅廠屋村位于富川縣國際慢城核心區,坐落在神仙湖畔,與花海毗鄰。茅廠屋村依托神仙湖生態休閑區發展,利用本村閑置的舊瓦房和村民居住的新民居打造了一村兩區的民宿開發模式。

茅廠屋村與富川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茅草屋休閑度假農莊,將老村閑置的12棟舊瓦房整體出租,交給公司統一裝修、統一經營。經過專業設計師的打造,堅持“修舊如舊”的改造原則,老村外觀質樸,內部設施現代,房前屋后園林綠化具有民族和鄉野氣息,受到游客的追捧。村民們看到老房子通過民宿改造煥發生機,創造出可觀的財富,自己也得到了租金收入,就將現住的22棟新房也進行了改造,開辦農家旅館、經營民宿,當上了老板。如今的新村不但完成了道路硬化、村屯綠化,還建起了娛樂休閑中心、衛生室、籃球場等,排排新房開民宿、家家戶戶搞接待,美麗的茅廠屋新村在茅草屋休閑度假農莊的示范帶動下,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民宿旅游村。

6.2 經驗與思考。茅草屋休閑度假農莊的開發讓所在地及周邊的村民意識到,閑置的舊房子還能賺錢,那自家居住的新房子也有可能變成賺錢的民宿。公司化經營的休閑度假農莊,給周邊祖祖輩輩只知耕種、只懂務農的村民上了一堂生動的民宿開發經營實踐課。村干部和村民們慢慢懂得,他們家鄉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們要想把民宿辦好就得保護好環境、服務好游客。

農民尤其是偏遠落后地區的農民往往信息閉塞、思路局限,找不到適合自身的致富之路,放著良好的資源條件和廣闊的市場而“望貧興嘆”。他們對于新事物往往持懷疑和觀望的態度,只有通過發生在身邊的活生生的企業成功先例,讓農民感受到開辦民宿,發展鄉村旅游的好處,在企業的示范帶動下堅定的走上鄉村旅游脫貧致富的道路。

7 依托核心景區開發扶貧模式

7.1 鄉村旅游扶貧典型村——昭平縣黃姚鎮新寨村。新寨村是昭平“十三五”貧困村,2015年確定貧困戶為42戶152人,貧困發生率為10%。一方面,新寨村距黃姚古鎮核心區不足兩公里,緊靠黃姚繞城二級公路,發展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另一方面,當地村民2011年成立了金銀花種植專業合作社,有近百戶種植金銀花,共計500多畝,這是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良好資源基礎。看到這兩方面優勢,新寨村邀請旅游規劃設計專家為景區免費做規劃設計,確定發展金銀花休閑農業觀光游。沿緊靠黃姚古鎮景區的二級公路流轉土地1 200多畝建設“銀壺山農趣文化園”旅游景區,除了金銀花外,還種植供游客觀賞的格桑花、櫻花、紫薇、荷花等600多畝,另外在花田內布置了長20多米的稻草龍、牛耕圖、卡通人物等稻草藝術造型,展現出濃郁的農耕田園風情。通過差異化的休閑農業、農耕文化旅游產品把黃姚古鎮的游客吸引過來,依托核心景區實現共融發展。

通過各方支持和村民的努力,很快以合作社為基礎注冊成立了銀壺山文化旅游公司,發揮旅游扶貧引領作用,以高出平均地價四分之一的價格租賃村民田地,近百戶村民成為公司股東,還優先聘請貧困村民到景區工作,目前已解決了10多名貧困村民的就業問題。還將通過土地入股等模式讓更多村民分享鄉村旅游開發帶來的紅利。

7.2 經驗與思考。依托核心景區開發扶貧模式是以目前開發效益良好的知名景區為依托,充分利用其形成的大量而穩定的旅游客流市場資源,以生態農業、鄉村民俗旅游產品為核心,與傳統景區的旅游產品形成互補,將現在成熟景區的效益擴大至景區所在地的周邊區域,以此帶動該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達到旅游扶貧的目的。

在政府引導、村民的積極響應下,廣泛發展核心景區周邊貧困村參與鄉村旅游,開發能夠滿足旅游者多樣化需求的旅游產品,或者形成為旅游者提供綜合服務的基地,或直接參與旅游景區經營和服務活動,不僅能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有效利用,提高當地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還能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

鄉村旅游發展的根基在農村,動力在農民。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依靠農民的智慧,積極引導農民參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推動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和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1]陳友華.我國旅游扶貧模式轉型升級新思路 [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4(6):717~721.

[2]毛峰.鄉村旅游扶貧模式創新與策略深化 [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10):212~217.

[3]鮑青青,郭傳燕.廣西貧困地區鄉村旅游扶貧攻堅新模式探討 [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6(12): 113~116.

[4]盧智增,古杏香.富川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證研究 [J].廣西經濟,2017(3):57~58.

[5]羅云艷.我國鄉村旅游扶貧模式創新與實現路徑[J].改革與戰略,2017(9):97~99.

猜你喜歡
旅游
我們一起“云旅游”
少兒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48:10
旅游驚魂
童話世界(2020年25期)2020-10-27 02:01:10
一起去旅游
童話世界(2019年29期)2019-11-23 09:05:26
自己去旅游
小A去旅游
好孩子畫報(2018年7期)2018-10-11 11:28:06
旅游助脫貧 同步奔小康
鄉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3:54
旅游
以茶為媒 促旅游開發
湖南農業(2015年5期)2015-02-26 07:32:24
旅游的最后一天
從旅游看人的自我超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区91| 伊人激情综合网|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国内a级毛片|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视频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午夜视频日本| 久久精品丝袜|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www亚洲天堂|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色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a|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无码免费试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91啪在线| 亚洲二三区|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欧美亚洲第一页| 一级爆乳无码av| 国产在线第二页| 亚洲成年人片|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天天色天天综合|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国产91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 99视频全部免费|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三级成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www.国产福利|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