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春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觀音林場 甘肅 天水 741038)
小隴山林區是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重點實施區,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是具有南北方特點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區。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管轄總經營面積1 243.05萬畝,其中有790.70萬畝林地,森林覆蓋率高達63.6%。林區面積大,防火形勢非常嚴峻。各級領導也非常重視防火工作,加強森林防火宣傳和培訓,對入山人員嚴格管控,對火源加強管理,嚴防火災的發生。
1.1 個別管護站森林防火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個別的管護站沒有充分認識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把森林防火當作是一般性的工作來安排,管理比較松散,森林防火責任制落實不到位,火災防撲預案沒有制定或雖有預案但無落實,實際操作性不強。應急處理機制也不完善,沒有超前的預見性,一旦發生火災,就會手忙腳亂,沒有次序,防火工作十分被動。
1.2 農民群眾對森林防火的意識淡薄。隨著林業管理制度的加強,農民從林業經濟中獲得的利益越來越少。在林業產業巨大的經濟效益面前,農民群眾存在著樹木不值錢,燒點拿點沒有關系的想法,對森林防火的觀念不強,因而防范松懈,沒有真正從環境、生態、生存的高度來理解,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這些也表現了宣傳教育不到位,針對性不強,尤其是對宗教活動場所、老人、孩子的宣傳教育還存在著死角、漏洞。
1.3 森林火災案件偵破困難。隨著廣大群眾防火意識、法制意識的加強,依法治火、依法管火逐漸形成氣候。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森林防火責任的落實仍然非常被動。有的火災發生后,沒有及時上報,還有的群眾不愿意提供破案線索,影響了火災撲滅速度和公安干警的調查取證。有的雖然有人證,但是由于礙于情面等因素而不愿意提供線索和證據,增加了偵破的難度。有的小火小災,對肇事者和責任人懲罰力度不夠,產生不了社會效應,起不到教育后來者的作用。
1.4 鄉鎮防火投入資金少,相互之間的聯動機制也不完善。大部分的鄉鎮對于森林防火是非常重視的,但是要想做好工作,沒有資金支持非常困難。大部分的鄉鎮沒有專項的財政撥款作為森林防火資金,于是建立與培訓森林防火隊伍、完善防火裝備都成為空談。鄉鎮之間聯動機制也不健全,各自為政,自掃門前雪,沒有把森林防火作為共同的工作,不利于整體控制,給森林防火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問題。
2.1 加強領導,加大宣傳力度。各級領導要充分認識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尤其是鄉鎮不要只把森林防火停留在口頭上,要切實把責任、措施、任務落實到村、到戶、到人。建立群防群治的長效機制,依法治火、依法管火。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做好森林防火的宣傳教育工作,如通過廣播、刊物、宣傳畫、電視、互聯網等形式,宣傳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普及森林防火技術、方法。在“五一”、“十一”長假期間,旅游景點的客流量大,更要做好宣傳工作,防微杜漸,預防火災的發生。
2.2 完善森林防火體制的建設。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要進一步完善森林防火體制的建設。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把森林防火工作層層分解、級級落實,從林場到管護站以及鄉鎮、行政村、村民組等都要簽訂責任書,把工作落實到個人。依托科學技術,建立先進的森林防火指揮系統,隨時掌握林區內的林火情況,及時提供準確的信息,為科學的決策提供依據。管護站要嚴格工作紀律,嚴禁瀆職行為。制定科學的森林火災撲救預案,明確職責,確保指揮有序進行。
2.3 做好野外火源的管理工作。預防森林火災,關鍵的措施就是要加強野外火源的管理,實行野外用火審批制度。根據農村的用火習慣,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措施,有禁有放,有疏有堵。在戒嚴期,要嚴禁野外用火,對違規行為要嚴厲懲處。在非戒嚴期,要做好監督工作,確保安全用火,嚴防火災的發生。尤其是對墳山要加強巡邏和管理,積極倡導文明祭奠,如栽種常青樹、敬獻鮮花等,逐漸杜絕燒紙錢等行為。對于癡、呆、傻等人員,要有監護人看護好,嚴防意外的發生。
2.4 增加對鄉鎮的森林防火資金投入。鄉鎮是最基層的政權機關,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指揮群眾等還要依靠鄉鎮政府的優勢。要充分考慮鄉鎮工作的難題,促使鄉鎮政府積極的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在護林防火方面要增加資金的投入,解決鄉鎮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讓他們有實力做好宣傳、組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