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秀妙
(山東省高密市姜莊鎮人民政府 山東 高密 261528)
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農村農業發展,向著農業高效化、流程化的方向轉換,因此,基層農業科技必須以此目的為基礎,實行農業科技逐步推廣。例如:水稻種植技術、自動化收割技術等都是基層農業科技的重點,這些新科技都與農村農業開發、種植、農產品銷售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特點為技術實用性強[1]。
2.1 綜合化的科技推廣理念。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應樹立綜合化的科技推廣理念。一方面,適度把握基層農業科技與農民學習水平之間的度,始終保障基層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夠在實際中發揮作用。例如:水稻種植技術的研發,應逐步將水稻秧苗移栽深度、營養供應調節等相關技術,都作為基層科技開發的創新方面,但新農業科技的開發,始終與農業種植相關聯,且在原有技術上繼續開發,為農民熟悉后期新技術提供了基礎,從而有效的掌控了基層農業科技開發與技術創新的度;另一方面,基層農業科技不是指農業的某一方面,而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農作物種植、畜牧業養殖、農產品加工、以及農產品銷售等,都是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在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過程中,應注重均衡農村基層科技推廣到的種類、所涉及到的區域,實現國內基層農業科技在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基層農業發展中發揮著指導作用[2]。
2.2 把握當地農業情況,重點推廣。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實現“科技創新,技術致富”的發展目標,就要將基層農業科技推廣與區域農村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確保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適應當地農業的需求。舉例來說,我國A地為平原地帶,較適宜農作物種植,且該地主要以玉米、小麥為種植作物;而B地位丘陵地帶,農村地域面積較廣,該地區域主要種植山茶樹、柑橘等農作物,當地畜牧業較為發達,牛、羊養殖比例較高。結合A、B兩地的農村實際情況來看,A地區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應著重在農作物種植技術、收割技術以及農作物種子育苗等農業種植新技術作為科技推廣重點。而B地則應該著重推廣牛羊養殖技術、家禽養殖技術、常見畜牧業疾病預防措施等內容為主,其次為農作物種植技術。由此可見,A、B的農業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則進行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技術要點也不同。
2.3 構建數字化農業技術應用結構。首先,充分利用手機軟件、客戶端進行電子系統推廣,在進行科技推廣時,可以先從農民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科技產品開始,以同理轉換的方式,將基層農業科技在農村農業實踐中應用。例如:現代農村自動化噴灌操作技術,就是借助手感遙控的方式,農民只需通過遠程遙控按鍵,就可以完整農田“澆灌”、“停止”之間的轉換,這就是智能程序轉換應用的體現。其次,充分利用數字化程序構建農業技術指導網絡。例如:應用淘寶、微商平臺,構建農產品銷售鏈,農民既可以通過網頁進行農業產品的直接銷售,同時,也可以應用網絡平臺搜索多方面農業信息,這是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獲得良性循環的基礎步驟,在現代農業經濟開發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4 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有序實施,也要注重農業科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好新技術的開發與實際應用的有效對接。舉例來說,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在進行水稻種植技術推廣過程中,除了組織農民集中性進行新農業科技產品的功能學習,同時也要將新科學技術應用在實際環境中,為農民逐一進行新科技產品的功能演示。
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是我國農村經濟全面升級發展的指導理論。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農業技術實用性強、技術實踐簡捷的優勢,就必須樹立綜合化的科技推廣理念,把握當地農業情況、重點推廣,構建數字化農業技術應用結構,以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現代化農業體系的構建。
[1]余曉偉.南寧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5.
[2]全克清,王連峰.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J].中國農業信息,2014, (1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