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靈華
(柳州市柳江區林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柳州 545100)
油茶樹是世界4大木本油料之一,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油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廣西5省。近年來,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持續增長,需求缺口不斷擴大,對外依存度明顯上升,食用植物油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為進一步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大力增加健康優質食用植物油供給,切實維護國家糧油安全,國家對油茶等木本油料發展非常重視,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8號)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推動油茶等木本油料產業的發展。在此形勢下,柳州市油茶產業建設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因此,找到解決問題的癥結所在,如何采取得力措施,來進一步加強油茶產業建設成效,需要相關人員有針對性這開展對策研究,這也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
油茶產業是個收益期比較長的產業,一般情況下油茶種植3a可試果,但要到7~8a才進入穩產期,從種植到穩產期(1~7a),目前投資額為5000元/667m2左右,油茶低產林改造同樣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近10a來,政府的扶持經費僅夠支付種苗投入或低改第1年有發限的肥料費,政府當前的扶持力度對油茶建設的總投入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而要滿足油茶建設理論上的資金投入,對于油茶種植的農戶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除了頭一年有限的投入,他們沒有更多的資金來進行油茶后期的建設,他們主要還是依賴于政府的政策扶持,但是,就目前而言,各級政府的資金扶持還是非常有限的,后期撫育管護資金沒能持續投入,因此造成油茶種植重造輕管的局面,最后導致油茶新造林保存率低,達產林結果率低的現象,油茶產業的效益沒能充分體現,使得油茶產業建設的成效打了很大的折扣。
在目前,政府的政策扶持主要集中在種苗供應等有限的環節,對油茶生產技術的培訓指導上、對油茶加工企業的技術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幾乎為零。因此,在油茶種植方面,廣大林農不管是在科學經營的意識上,還是在具體的生產技術方面,都還十分落后,沒有切實掌握先進的生產經營技術;在油茶加工方面,我市的油茶加工企業數量不多,既沒有上規模的龍頭企業,也沒有形成大的產業集群。由于加工業落后,無法進一步推動種植業的發展。一些基地交通不便,給大戶能人連片種植帶來巨大的成本負擔;支持力度不夠,沒有高效的知名銷售平臺,使企業規模發展延緩,難以形成較大產業格局。
在油茶產業的建設中,品種是基礎是關健,是否優良品種,對農戶今后的收入影響極大。盡管近年來,廣西、湖南、江西等科研單位均在優良品種繁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培育出了岑軟、湘林、長林、贛無等優良無性系品系,但是對優良油茶品種的推廣進度緩慢,目前大部分的油茶林依然是傳統的老品種,產量很低,經濟效益不顯著。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嚴重影響了油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在油茶產業的發展中,油茶產業的經營模式至關重要,它是實現油茶高質高效生產的保障,油茶產業的經營也需要統一的有效的模式來進行,才能達到油茶產業的持續性發展。但是,基于我國的國情,目前柳州市的油茶產業經營模式主要還是農戶零星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生產比較分散,同時也沒有系統的管理模式,油茶林的生長仍然是“望天望地”的粗放式經營,沒有專業撫育和管護。面對油茶產業的這種情況,也是有一部分企業深入到柳州市油茶產業地區,與農戶進行產銷合作,另外,還有一些企業來租用農戶的土地進行油茶林的新建和改造進行生產,但是,在柳州地區,油茶林的土地租用和新建也是具有很高的分散度,這也導致了推廣新型的科學經營管理模式的難度比較大,進而影響經濟效益[2]。
傳統的油茶產業的發展,主要是通過地區農戶分散的生產管理模式來進行的,這種經營模式存在著很多的弊端,使油茶產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其規模一般比較小,同時其商品化發展方向也不明顯,這都阻礙了其進一步發展壯大。因此,這就需要相關部門來轉變傳統的經營觀念,進而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促進油茶產業化發展。比如,相關部門可以將油茶生產的農戶和相關企業組織起來,讓他們形成一定的產銷一體化運營管理模式,進而來將他們的生產和銷售的流程進行規劃,促進油茶產業朝規范化方向發展,另外,對于一些弱勢地位地區,就要加大管理的力度,進行扶持、組織以及積極的引導,從而讓他們形成正確的油茶產業觀念和長遠的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
政府的相關政策和扶持力度對于油茶產業的發展具有著重要的作用,油茶農戶的意識和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優勢,來促進油茶產業的建設與發展。政府部門要重視油茶產業的發展,對油茶產業的發展做好規劃,發揮各個部門之間的作用,根據其地區具體的情況,來對油茶產業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形成合理有效的油茶產業發展計劃,最好能將油茶產業建設納入地方政府績效管理內容,加強在油茶產業建設過程中技術指導等服務工作,從而加快油茶產業的建設的進度,同時,政府部門還應加大油茶產業建設的資金投入,將油茶產業發展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為油茶產業建設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才能實現后期的產業化發展[3]。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以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農民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統籌各類造林投資,加大對木本油料基地建設和良種繁育的扶持力度,帶動地方投資和各類社會投資積極參與。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油茶產業扶持力度。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針對油茶產業周期長、投入大等特點,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加大信貸投入。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大力發展林權抵押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探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試點。利用好中央財政對油茶產業貸款項目貼息的政策。
目前,油茶生產的科研水平已經得到很大發展,在良種繁育和生產技術等方面,均達到了先進水平,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必須充分發揮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才能促進油茶產業的建設成效。對于油茶的良種篩選工作,油茶品種的質量直接就決定著油茶后期的效益,因此,這就需要做好油茶品種的篩選工作,可以對其他地區的油茶良種進行引進,再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培育出適合本地生長的油茶良種。作為油茶的主產區之一,還應建立自己的油茶良種采穗圃,建立油茶優良品種基因庫,抓好良種選育及品種審(認)定,建立健全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良種生產供應體系,積極推進良種基地、定點苗木生產基地建設。通過典型示范,全面推行優良品種,積極推廣先進適用造林技術,努力提高單產水平,新建一批高產、穩產木本油料生產基地,對現有低產林進行撫育、更新和改造,逐步淘汰傳統的低產林,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生產力,促進油茶產業建設成效。
柳州市油茶加工市場目前還不是很成熟,需要政府來進一步扶持并加以規范,可以通過引進和扶持油茶深加工企業,積極探索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的方式方法,積極培育跨地區經營、產供銷一體化的油茶產業龍頭企業,鼓勵企業通過聯合、兼并和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支持企業在主產區建立原料林基地和建設倉儲物流設施,發展“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合作關系,引導農民開展標準化和專業化種植。鼓勵開展油茶林立體種植和綜合開發,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油茶綜合生產能力。鼓勵企業利用新技術、新工藝,開展精深加工和副產品開發,實現循環發展和綜合利用。通過油茶加工企業擴展市場,帶動本地區油茶種植,提高油茶產業發展成效。
柳州市油茶產業建設中還存在一定的一些問題,通過政府發揮其職能作用,充分利用國家的相關對策,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善多元化投資機制等措施,加強柳州市油茶產業建設成效,促進柳州市油茶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1]孔建新,吳林才.柳州市油茶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廣西林業科學 ,2011,40(3):237-239.
[2]李業猛.對柳州市良種油茶種植高效發展的思考[J].農家之友 : 理論版 ,2011(3):125-126.
[3]陳永忠,彭邵鋒.探索新模式、以科技促進油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C].中國林業學術大會,2009:103.
[4]陳國臣,黃開順.廣西油茶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廣西林業科學 ,2010,39(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