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門巴雅爾 都格爾
(1.鄂托克旗蒙醫醫院,內蒙古 烏蘭鎮 016100; 2.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支氣管哮喘是典型的呼吸系統病癥,也為常見慢性疾病。一旦患病,難以治愈,易反復發作,臨床表現為喘息、呼吸困難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近年來,隨著環境破壞的日益嚴重,該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已成為了影響我國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一旦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會導致患者病情惡化,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應給予重點關注[1]。該病屬蒙醫“阿米蘇古拉阿木日烏給病”范疇;主要是由于赫依、希拉、巴達干失去平衡,巴達干增多而希拉相搏客于氣道,導致巴達干黏液激增堵塞氣道的疾病。筆者應用蒙藥治療慢性支氣管哮喘療效顯著,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間確診為慢性支氣管哮喘患者68例,男性30例、女性38例,年齡28歲~80歲、平均年齡62歲,病程1.5年~20年、平均病程4年。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分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2]及《蒙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為準。
1.3 排除標準 ①具有呼吸系統其他嚴重合并癥者;②伴有嚴重的原發性器質性疾病者;③年老、精神異常不能配合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治療藥物過敏者。
1.4 治療方法 早服讓阿嘎日-8味3g,中服敖西根-18味15粒,晚服巴特日-7味13粒、掃日勞-4湯 3g水煎引服。并根據病情不易排痰者加服烏珠目-7、其其日嘎納-5,琪素希拉熱偏盛者加服查干湯、額日和木-8,巴達干輝騰偏盛者加服哈日布日-16、通拉嘎-5等辨證施治。7天為1個療程。
2.1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嗜酸性粒細胞計數(EOS),呼氣量(FEV1)的變化趨勢。
2.2 療效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訂的支氣管哮喘療效標準[2]擬定。臨床控制:患者哮喘癥狀完全緩解,并且FEV1可達到預計值的80%以上,或峰流速晝夜波動15%以下;顯效:患者哮喘發作與治療之前明顯減輕,且FEV1在預計值的60%~79%之間,或呼氣峰流速晝夜波動15%~20%之間;好轉:患者哮喘癥狀減輕,但FEV1在預計值的60%以下,或呼氣峰流速晝夜波動20%以上;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與FEV1,或呼氣峰流速均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臨床控制42例,占61.76%;顯效15例,占22.06%;好轉10例,占14.71%;無效1例,占1.47%;總有效率98.53%。療程最短的2個療程,最長者5個療程,平均3個療程。隨訪40例,愈后1至2年均未復發。
支氣管哮喘是可逆的持續氣流受限的氣道高反應性疾病。蒙醫認為該病病因主要由于三根失衡,希拉和巴達干相搏后,作用于氣道壁,繼而司命赫依功能紊亂,導致該病。主要表現為反復性喘息、胸悶、氣短、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喉中有哮鳴聲等。蒙醫以殺黏,調整三根失調,止咳,平喘,對癥治療。蒙藥敖西根-18暢通呼吸、止咳、消除痙攣,阿嘎日-8清黏熱、止咳,巴特日-7殺黏、清熱,掃日勞-4湯清熱、止咳,烏珠目-7止咳,額日和木-8清臟腑熱、琪素希拉熱、搏熱、疫熱,其其日嘎納-5清肺熱陳伏、祛痰止咳,哈日布日-16、查干湯促使疫熱成熟、清搏熱、調和氣血,通拉嘎-5祛巴達干而不生熱、調節寒熱、改善精微代謝。蒙醫辨證治療該病總有效率達到98.53%,說明口服蒙藥治療慢性支氣管哮喘療效顯著,療程短,降低復發率,價格低廉,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