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力瑪楊杰
(內蒙古自治區呼市蒙醫中醫醫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具有難治愈、病程長和容易反復發作等特點。該病種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正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因此全世界都應該對支氣管哮喘的有效防治給予高度重視。
支氣管哮喘可以分為3種,分別是緩解期、急性發作期以及慢性持續期[1],其中在緩解期采取有效治療方式進行治療,能夠預防和降低支氣管哮喘臨床發作概率。利用蒙醫藥辨證施治基本原則完成各環節調治工作,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對緩解期哮喘的有效治療十分有利,能夠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并且降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產生的臨床效果,現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6例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全部患者都達到相關診斷標準,同時排除精神異常者和合并全身嚴重疾病患者。按照所采取的治療方式,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其中包括男性38 例、女性28 例,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39.7±2 0歲,病程1.5~9年、 平均病程4.3±1.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西醫常規治療方法,主要有解痙及抗炎等基礎治療手段。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接受蒙醫辨證施治。蒙醫治療方法:以清肺熱,抑赫依,平喘,止咳化痰為治療原則[2],清肺熱加清肺十八味丸,化痰加五味沙棘散,心慌、氣短加順氣補心十一味丸、讓阿嘎日-8,抑赫依,寧心亦投沉香-35味散,清熱以七珍湯為引。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兩組病人的臨床治療效果和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觀察并比較。經治療后, 病人的臨床不適癥狀完全消失, 病情改善, 判定為顯效; 經治療后, 病人的臨床不適癥狀有所改善, 病情逐漸減輕, 判定為有效; 經治療后, 病人的臨床不適癥狀沒有變化甚至加重為無效[3]。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 16.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病人經過各自相應的治療方法后, 觀察組病人中顯效20例, 有效11例, 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3.9%,對照組中顯效10例, 有效9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57.6%。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 5 )。
西醫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治療方面,目前仍無可替代,但治療上主要為對癥處理,特別是抗生素的濫用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不恰當應用,造成患者僅發作時治療,越發越重,再發再治,結果使其治療越來越難。而蒙西醫結合治療,就可以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取得較滿意的療效。對于緩解期的患者,在西藥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蒙藥,又具有改善癥狀減少發作次數,提高免疫功能且不良反應小的優點,其療效明顯優于單純西醫常規療法,療效肯定。故以蒙藥理論為主,急標緩本, 辨證論治,使用專方專藥施治,結合西醫的基礎治療是今后防治支氣管哮喘的一個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