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儀
小c在一次課堂作文中寫道:我沒有林黛玉葬花的閑情,也沒有她作葬花詞的才情。“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愁的滋味,我沒有嘗過,轟轟烈烈的愛情,風花雪月的柔情,我沒有經歷過,當然沒有那失戀的痛……我何傷之有?
這段文字不知怎么傳了出去,鬧得全班人盡皆知。
一天,小c在教室外聽到里面鬧哄哄一片:
同學甲用四川話朗誦:我沒有林黛玉葬花的閑情,也沒有她作葬花詞的才情…
同學乙用京劇的腔調:哎,轟轟烈烈的愛情,風花雪月的柔情,我沒有經歷過,當然沒有那失戀的痛…哎…
眾同學:轟轟烈烈!風花雪月!沒有嘗過…哎呦呦…沒有嘗過…
腔調整齊而又富有韻感,好像彩排過一樣。
小c怒氣而入,胸脯不停起伏,指著教室后面幾排同學哆嗦的嘴卻半天沒有發出點聲音,眼眶含淚,趴在她的座位上不停地抽泣。
教室后面卻依然熱鬧非凡。
時間靜悄悄地流淌。小c失去了平時的開朗和笑容,成績卻始終在全年級遙遙領先。
某日,早自習從未遲到過的小c久久未到教室,她課桌上一封未封口的信在同學們之間傳閱著。
同學甲:遠遠望著你,就像欣賞一朵寧靜的蓮花…
同學乙:靜坐涼亭看書的你,讓我想到了天使。我想悄悄走近你,又恐驚得你隨白云散去……
同學丙:呦呦呦,不得了!你們看,是哲哦…
校武術社社長哲,文學社社長博,學生會主席偉是大家公認的三大校草。
哲給小c的信,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后排的甲乙丙丁同學則手慌腳亂地把信紙胡亂塞進信封,恭恭敬敬地放在小c的桌面上,急忙逃回自己的位置安靜地坐下來。
一切恢復平靜后,小c邁著她那優雅的步伐走進了教室,看到桌面上的信,她隨意地抽出信紙看了看。這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小c掃了幾眼信的內容,臉上飛起了兩朵紅霞,急忙把信塞進書包。
從此以后,教室里再也聽不到對小c的調侃聲了。
某日中午。食堂。各個窗口排起了長龍。小c站在龍尾。甲乙丙丁其中一人:小c這里來,我們換一下吧!小c雖笑著擺了擺手,可還是被熱情的同學硬拉到龍首。
小c端著餐盤來到哲對面坐下,低頭靜靜地扒著飯粒。哲那俊朗的面容顯出一絲不悅之情,為了他的修養,小聲道:同學,對面已有人了。小c用她那蚊子般的聲音:讓我吃完,好嗎?然后快速地扒著飯。這段對話沒有第三者聽見。看著一個長發披肩端著餐盤的美女遠走越近,小c站起身環顧了四周,大聲對哲說:我有事先走了,晚上見。在眾人的目光中走出了食堂。哲則一臉茫然。
教室里又關于哲腳踏兩只船的話題悄然流傳。
告別酷熱的盛夏,蓉城迎來涼爽適人秋季。
第二封信的出現同樣那么巧合,不同的是信放在教室后面甲乙丙丁某一個同學的課桌上。甲乙丙丁其中一位好奇心驅使下打開了未封口的信。
同學甲:小c啊,自從第一次看見你,你的一顰一笑,你的倩影一直留在我的心底,怎么也抹不去……
同學乙:那個朦朧的雨天,你撐著雨傘從我身旁經過,我恨自己為什么沒有戴望舒的才情。
同學丙:放學的鈴聲響起,我不想離開學校,一離開校門覺得離你更遠了。
眾同學異口同聲:嘖嘖…噢…是博吶,是文學社的博吶。
他們比上次更驚慌,急忙把信放在小c的課桌上。
小c這次看信的速度更快,神情更加慌亂,臉和脖子紅得像開水鍋中煮熟的蝦。
日子在猜測和爭論中悄悄溜走。
猜測和爭論的主題無非是哲和博會不會打架;博會不會約小c去看電影;學生會主席偉會不會也給小c獻上一封信……
但有一個人一直沒有參加大家的猜測和爭論,這個人就是小c的同桌,秀。秀心底藏著一個秘密。她早就發現了前后兩封信筆跡是同一個人所為,兩封信的筆跡和小c平時作業本上的筆跡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