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要:處在物質生活日益豐滿的階段,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單純的物質享受,開始追求更充實的精神享受。聲樂藝術作為一種能夠表現發聲者情感的藝術方式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而本篇文章將針對這一項藝術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可供改善的建議。
關鍵詞:聲樂藝術;群眾文化活動;發展
一、當前群眾文化活動中聲樂藝術中存在的問題
(一)未能全面考慮參與群眾實際情況[1]
在豐富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文化生活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可供參加活動的場所,比如文化館,就聲樂藝術而言,這一場所雖然能提供豐富的活動形式并提供專業知識的指導,但由于參與者的基礎不同,且隨時有新人加入,就使得有一部分是沒基礎的群眾對課程內容不能很好的理解,有一部分是新加入的,并不清楚前段課程的內容也會對新授課程的理解產生影響,最終雖然照計劃完成授課,但會出現理解和掌握程度參差不齊的現象。
(二)缺乏聲樂理論方面的指導教學
一般情況下,在一些場所舉辦的音樂課程中,都是以教授朗朗上口的歌曲為主,輔以基礎聲樂名詞的解釋,極少會有專業講解樂理知識的,但是這樣傳課的結果就是,大家只能照貓畫虎的唱出課上所學的歌曲,并沒能提高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并不能提高人們的音樂素養,失去了專業課程的意義。
二、如何促進聲樂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發展
(一)促進人才積極投身于群眾文化活動中
要科學的發展民間的聲樂藝術,就勢必需要專業專業知識的教學和實踐的訓練,而要完成這一過程,就少不了有專業知識的人才過來培訓,這樣一來,因為其課程的專業性,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到這項藝術文化的學習中來,隨著講授的內容更專業,參與的人數更多,聲樂藝術這項藝術形式在民間也能更貼近老百姓生活,更接地氣,影響力和受眾更加廣泛[2]。作為組織和提供場所的各地文化館就能在活動和課程中請來學習過專業知識的聲樂人才來和群眾溝通,建立起這樣的橋梁對雙方都有好處,對專業人才來說,這個傳授知識的過程不僅能夠鞏固先前學到的樂理,還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不斷的上課過程中能總結出一套有著自己風格的教學方法;對老百姓來說,學習樂理的知識能夠為他們打開一扇嶄新的大門,不僅是針對音樂,更是對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一個提升,而且參加這個課程,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能暫時跳脫俗世的紛擾,對培養心性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不過這一過程還是需要專業的音樂人才用耐心和熱情以及風趣幽默的方式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力求其能主動走進聲樂藝術的世界。
(二)加大對聲樂藝術人才的培養力度
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深化,更多人參與到文化館組織的文藝活動中來,這就出現了對專業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多,而現狀是我們國家在聲樂指導上的人才數量并不充裕,于是民間興起的一些歌唱團體大部分都受到專業人才不足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無法有序的開展聲樂藝術活動[3]。這時就需要文化館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針對不同需求培養出實用型人才,并可根據不同的條件進行補貼和獎勵,激發人才投身于民間聲樂藝術的積極性;此外還需要提供一些優質福利待遇,從外部吸引聲樂人才一同加入到發展國家基層聲樂藝術的工作中來。
(三)將聲樂藝術根植于群眾文化活動
現在聲樂藝術的發展還存在作品過于專業的問題,有的甚至學習聲樂的專業人員都無法很好的表演,更別說是樂理基礎薄弱的群眾了,這就使得一些聲樂藝術無法融入到人們的文化生活當中,沒有切實的與群眾產生共鳴。所以,作為推廣聲樂藝術的場所之一的文化館需要發揮自身的職能,充分了解群眾文化生活的現狀以及存在和面臨的不足,針對這些方面做出調整,創作出更多出自群眾生活、貼合群眾實際的作品,讓人們更容易接受,從而一步步加深聲樂文化在民間的影響,能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
(四)加強群眾性聲樂藝術的宣傳普及
聲樂藝術的發展需要植根于廣大的人民群眾,這就需要文化館發揮組織和推廣職能,在為人們提供更多樣的文化活動的基礎上強化對聲樂藝術的宣傳[4]。文化館需要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結合群眾的文化基礎和實際情況,提供專業的聲樂技術指導,不斷加深人們對這類文化藝術方式的理解,最終達到普及的目的。
三、結語
在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中,聲樂藝術因其有著能抒發情感的特殊性更容易被群眾所熟知和接受,為了更好的使這項藝術方式扎根于群眾的土壤就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做出努力,提供更優質的條件和更好的場所,培養和提供專業人才,創作更多取材自群眾生活的作品,并輔以多種宣傳方式,最終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將聲樂文化藝術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苗園園.聲樂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發展探析[J].時代報告,2018 (16):110.
[2]吳金香.聲樂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發展[J].長江叢刊,2018 (14):27.
[3]趙雪萍.淺談聲樂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發展途徑[J].神州,2018 (18):53.
[4]吳林燁.群眾文化活動中聲樂藝術的發展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 (2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