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在高中所有課程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各個國家之間的聯(lián)系會變得越來越密切,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也會變得愈發(fā)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學習中也是一樣,只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他們才會有主動學習英語的動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激發(fā)興趣
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占主導地位,整節(jié)課主要是由教師講解來完成,學生在課堂上展示的機會極少,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因此,英語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興趣,加強課堂上的交流與互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英語。那么,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該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一、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主動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原聲電影,聽一些比較經典的英語歌曲,比如《Yesterday once more》《My heart will go on》《you raise me up》這種既可以聽懂,旋律又優(yōu)美的歐美歌曲是非常適合學生去聽的,不但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英語聽力水平,一舉兩得。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教師和學生要盡量用英語交流,教師和學生要大膽對話,不怕說錯,多多進行課堂互動。比如高中英語必修3“Unit 2 Healthy eating”在開始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在投影儀上放出三組有關食物的圖片,然后教師進行提問“Which groups of food do you like best?What will happen to you if you dont eat a balanced diet?”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開始學習。之后,教師在教完這一章的內容后,可以讓同學們就這一章的內容依次去講臺上表演一段演講,演講的內容要和本章相關,教師在旁邊注意聽,在學生演講結束后,教師要給出相應的指導意見,對于那些沒有錯誤或者錯誤很少的學生教師要提出表揚,也可以發(fā)一些小獎品用以激勵學生。最后,要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就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在當前的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普遍存在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狀況,這主要是受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影響。一些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認為他們的任務只是簡單的教授學生知識,導致出現(xiàn)“滿堂灌”的情況,這樣,就會導致師生互動減少,長此以往,教師講課愈發(fā)沒有激情,學生聽課也越來越沒有興趣,甚至會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教師應該在以后的教學上,把學生作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二、 開展互動教學,加強課堂交流
1. 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延伸討論話題。要想在英語課堂上加強交流,討論話題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話題的選擇不僅要和教材內容緊密貼合,還應該考慮到學生是否有興趣參與,只有學生對話題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互動中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互動課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必修2“Unit 5 Music”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幾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然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引發(fā)學生互動:Do you like music?How does music make you feel?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通過幾個問題的提問,可以很大程度上調動起學生互動的欲望,形成一個比較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在展開教學時也會容易很多。需要注意的是,話題的選擇要緊密聯(lián)系教材,其次教師也要注意“火候”,在氣氛過于熱烈的時候,需要“降降溫”,最重要的是要將學生拉回到課堂中來,不能一直處于話題討論當中而影響教學的進行。
2. 營造活躍、愉快的課堂氛圍。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不僅對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激發(fā)學生興趣有著重要幫助。舉個例子來說,在講到“The Olympic Games”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奧運會開幕式或者一小段比賽,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以及原因,教師也要把自己喜歡的分享出來,參與到學生的互動中去。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活躍、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英語學習了,還可以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
3. 開展小組互動學習。小組互動學習模式是互動教學模式的一部分,也是高中英語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開展小組互動學習,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在過去高中英語互動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的是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這只能讓極少數(shù)的同學參與到教學中去,并且被提問的學生通常會很緊張,其他學生也會無聊,不能取得互動應有的效果。在學習“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單元時,教師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不同節(jié)日的不同風俗習慣、時間等,調動小組內的每個成員的積極性,踴躍發(fā)言,比如在討論“Mid-Autumn Festival”時,有的學生就提出了節(jié)日的活動:“give and eat mooncakes,watch the full moon with family and friends”。通過小組互動學習的形式,每個人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對于提高學生參與度,提高課堂有效性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
總而言之,興趣是動力,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學生英語成績很難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激起他們的興趣,這是學好英語的先決條件,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保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加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他們自覺自愿的學習英語,只有讓學生保持對英語的濃厚興趣,他們才會有自主學習的動力,不需要教師的催促,就能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習當成自己的愿望與需要,激活思維,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提升學生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高晶晶.引發(fā)興趣,導入情感——論高中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海外英語,2010(3):48-49.
[2]明俊.如何提升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興趣[J].學習導刊,2013(09).
[3]牛芬濤.高中英語教學中激趣的對策[J].中學英語,2012(11).
作者簡介:
王晉,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第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