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青
摘 要:地下車庫是當今需求量越來越大卻備受忽視的一個“無彩色”空間,其色彩環境直接影響著地下車庫的整體氛圍。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人購買機動車數量與日劇增,在土地利用最大化的背景下以及國家規范條文的限制下,地下車庫的合理化設計已經成為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社會所面臨的嚴峻問題。通過色彩在地下車庫重的運用以達到導視識別、美化環境、人性化設計的目的。
關鍵詞:地下空間;色彩;環境美化;情感
中圖分類號:TU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181-01
各大城市爭相探索這一新的停車空間——地下車庫。而開發商和設計師對地下車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僅僅把它當成停車的地方,關注極少,再加上出于對成本的考慮,便越發的應付了事。商場和酒店這一公共區域,車輛與人群流動性強,現實數據表明,在汽車泊位相對緊張的城市中心地區,地下車庫的使用率還不足50%,更多的車主愿意把車停在室外停車場,他們認為室外的停車場更加便捷、通透。無方向感、與世隔絕、枯燥乏味、黑暗已經成為地下車庫的代名詞。
在地面環境中,人們可以通過周邊建筑的形態來辨別自己在建筑當中所處的位置,以此來保持方向感。但是在地下環境中,沒有建筑形態做為參考,人處于其中感受不到地面環境中所熟悉的陽光,環境聲音,景觀等等,很容易失去方向感,造成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反應,其次,再受到地下車庫的頂部約束內部空間車庫差異,加重人們的不良反應,地下車庫的色彩環境應該考慮車庫使用者的心理因素。車庫內部空間環境應具備識別導向,環境美化,充分體現情感功能,給人營造舒適宜人的色彩環境。
對于這樣一個室內空間來說,其色彩環境直接影響著地下車庫的整體氛圍,視覺識別設計也成為用戶最基本的需求。色彩是室內空間設計中一種高效而獨特的視覺語言,其特點是感受快、效果好、耗費少。專題實驗表明,人在進入一個空間后,最初得到的印象,75%來自于色彩的感覺,此后才會辨識形體。在室內空間設計中,色彩相比形體、線條、材質、光照等設計元素,往往會帶給人們更加強烈的視覺感染力,而它的耗費又相對較小,只要運用得當,通常可以花少量的費用,得到很好的造型效果。所以,對于地下車庫這種僅供人們短暫停留又不必耗費太多的室內空間來講,合理化的色彩環境設計尤其重要。
地下車庫是一個功能性極強,但卻相對封閉的地下空間。對于這樣一個室內空間來說,視覺識別設計成為用戶最基本的需求。從廣義上來講,一切用來傳達特定空間概念的視覺符號和表現形式都可以看作是導向設計,識別導向設計可以是文字、顏色、圖案、也可以是雕塑、建筑等。
人們通常都會有這樣一種體驗,處在一個陌生的、無彩色的室內環境里,你一定會感覺惆悵、恍惚、無所適從。但如果其中一面墻上出現了一種色彩,瞬間就會使整個空間變得有了活力,產生了方向感和領域感,這就是色彩所具有的識別導向功能。色彩之所以被設計界稱為“最經濟的奢侈品”,除了較為廉價之外,還因為它自身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如不同的色彩,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冷暖感覺;同一物體或同一空間,運用不同的色彩去處理,會讓人們產生不同大小的感覺;不同色彩又有著不同的反射率,可以用來調節室內光線的強弱等等。充分利用色彩的這些特性,可以起到美化空間的作用。
如果車庫大面積選用能給人帶來溫暖的色彩,如黃、紅、橘等色,局部選用對比色,既打破了傳統空間給人們帶來的陰冷感,又使空間生動活潑。其次,選用的這些色彩又是高明度、高彩度的前進色,使得空間的形狀分明,產生聚合的空間視覺效應,讓原本大而松散的空間變得緊湊,置身其中的人們也會感覺到空間的圍合感和鮮明度,進而從心理上產生安全感。車庫空間的頂面如果選用同一種高明度色彩,讓頂界面變得整體的同時又有增高的感覺,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原始空間帶給人們的壓抑感。高明度的色彩同時又具有很高的反射率,這樣的色彩搭配不僅能增加空間照度,又可以減輕單一的白色光給人們視覺上帶來的疲勞感。車庫的導視系統也不可疏忽,人們身處地下車庫中很容易找不到出口、收費處等,返回車庫時也經常出現找不到自己車的情況,因此,導視系統是必不可少的,色彩在地下車庫的運用,在改善壓抑空間的同時,也滿足了導視系統帶來的功能性,如同所找的參考圖片,顏色鮮明的導視和有趣的圖案,不僅解決了迷路這一難題,也增加了趣味感,更具有人情色彩,也是人性化的設計。
好的設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讓置身其中的人與之產生情感共鳴,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職業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色彩傾向,再加上地下空間本身就容易給人帶來一定的負面聯想,如若色彩搭配不合理,便使此空間雪上加霜。所以選用合理的、能體現人們感情的色彩,是地下車庫色彩環境設計成敗的關鍵所在。通過色彩環境設計在地下車庫中的運用,從車庫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出發,充分發揮色彩的特性與功能,為地下車庫營造出既能滿足功能需求,同時可以愉悅身心的科學化,藝術化的色彩環境。
參考文獻:
[1]浮梅梅.地下車庫建筑的識別藝術處理[J].作家,2009(10).
[2]孔建,袁銘等.色彩文化與色彩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
[3]張素麗.基于人機工程學的地下車庫安全環境設計[J].新西部,2009(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