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艷
摘要:伴隨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國民文化素質不斷提升,對于現代人安身立命的場所—建筑,人們對其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要求施工企業的施工技術含量達到更高的層次。但是與工業與民用發展進程不符的是我國工業與民用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水平提升緩慢,這對我國工業與民用事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關鍵詞:工業與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導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同時也對建筑工程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業與民用工程施工質量是評價一個建筑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工業與民用工程施工質量事關人們生命及財產、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所有參與工業與民用施工工程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施工質量法律、法規,保證建筑工業與民用施工工程質量。
一、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中所常見的問題
(一)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規范性差
只有持續提升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規范性才能夠確保其在建筑工程中得以良好的應用。然而,當前部分建筑工程項目在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時缺乏應有的技術規范文檔,比如部分施工技術環節未能夠得以明確指出,或者有明確規定的技術指標也未能夠得以較好的執行,這說明建筑工程在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時仍存在制度保障性弱、規范性差等突出問題,影響了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深入應用。
(二)建筑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質量問題
在建筑工程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時,出于控制工程成本的角度可能會選擇本成品與混凝土混合澆筑建筑的方式。然而,采取此種澆筑方法形成的混凝土在運輸環節中極易造成粘度稀釋等問題,必然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未能夠滿足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質量要求。同時,混凝土施工技術所使用的原材料品質問題也會影響混凝土技術的應用效果。比如,混凝土的水、水泥等不同原材料的比例搭配將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好壞。
(三)未能合理養護建筑混凝土
在建筑工程中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時,如何科學合理地養護已成為其應用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有混凝土得以有效地養護后,方能開展其他施工作業。然而,在混凝土養護過程中,未能夠確保混凝土始終處于相對濕潤的環境下,導致混凝土難以更加牢固。比如,部分施工作業人員未進行持續不間斷地澆水,或者澆水的時間短于12h,或者未能夠及時地觀察混凝土的濕潤程度。另外,施工作業人員未能夠正確地注意天氣對混凝土施工養護的影響,未能夠采取更具針對性的養護措施。
二、工業與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一)嚴格控制配合比質量
以建筑設計要求以及混凝土施工特點為基礎,通過實驗室試配將各種原材料用量確定下來。為確保混凝土配合比質量的合格性,施工、監理人員需要在施工現場對原材料進行嚴格取樣復試。只有當原材料的相關性能與質量要求與試配配合比相符合以后,才能順利地進行下一步地攪拌以及澆筑等工作。
(二)對攪拌過程的質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依照原材料計量控制標準進行實際配比:(1)嚴控用水量。任何人不得對攪拌混凝土的用水量進行隨意地調整;(2)控制外加劑的計量誤差。在添加外加劑時,要確保外加劑的計量誤差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3)對于砂石料等物質,重點控制骨料粒徑及含泥量;(4)除此之外,還要合理地控制混凝土攪拌的時間,明確原材料的投料順序,注意混凝土拌合過程中的坍落度,關注攪拌過程中是否存在著離析等情況。對于工程量較大的工程,建筑施工單位需要利用電腦劑量攪拌站進行攪拌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有效地降低人為因素所造成的錯誤,促使混凝土的配合比處于正常水平。
(三)對混凝土澆筑過程的質量控制
在開展混凝土澆筑工作之前,相關監理人員需要對混凝土澆筑方式的合理性進行檢查,保證水電供應正常,每個環節的工作是否已經落實到實處,確保振搗器的類型、規格以及數量都與振搗的要求相符合。澆筑期間的天氣以及溫度都會影響混凝土澆筑的結果,以此,在澆筑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溫度以及氣候等情況。在冬季施工,需要準備好相應的覆蓋材料和排水措施。針對不同的建筑板梁的結構類型,施工人員需要采用不同的振搗器 。同時,還需要對施工縫設置是否比較合適,按照混凝土澆筑順序進行澆筑,確保分區等工作都是在混凝土初次凝結之前完成。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對混凝土拌合物的坍塌性能進行觀察。一旦發現混凝土拌合物坍塌性能出現任何問題,需要通過調整混凝土的混合比進行調整。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一定要對每層混凝土澆筑厚度進行有效控制,保證振搗器的插點均勻,保持合適的移動間距。
(四)對原材料的控制
水泥、水、化學外加劑以及礦物質混合材料是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混合材料組成部分。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嚴格地按照比例進行混凝土配比,通過均勻地拌制工作,振搗操作以及養護工作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下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原材料的控制問題:(1)合理選擇水泥品種。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水泥的種類、標號具有多樣性。試驗人員在選擇水泥品種時,需要以設計圖紙的技術要求如水化熱、凝結時間等,以及實際的施工情況如澆筑時的氣溫、入倉手段等為前提,選擇合適的水泥品種;(2)對砂的控制。砂在混凝土中起裹漿作用。在進行砂料配比的過程中,需要對砂料的質地、細度模式以及含泥量進行重點檢測,減少其他雜質對混凝土強度所造成的較大的影響。盡量選擇中、粗砂,砂中的含泥量應該控制在1%以內;(3)對石子的控制。石子是混凝土的骨架。在混凝土配置過程中需要重點檢查石子的質地、壓實度、含泥量、最大粒徑、針片狀顆粒含量等因素。碎石的硬度比較大,可以應用在主要的結構受力位置處;(4)對水的控制。對于不能進行正常飲用的水,需要首先對其進行質地化驗,只有符合相應的標準以后,才能將其用于混凝土攪拌;(5)對外加劑的控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關人員在進行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重視混凝土技術質量控制工作的開展情況。通過對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劑的配比進行合理控制,從而提升混凝土的質量。不僅可以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質量,而且還能盡可能地消除或降低各種安全隱患,從而保證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完工。
參考文獻
[1]劉濤.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問題的技術預防和處理[J].中國科技投資,2013(11):235.
[2]柏青.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現存問題與處理建議研究[J].智能城市,2016(02):13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