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軍 王冰 吳麗娜
摘要:十九大期間,黨中央多次強調了加強基層黨建的重要性。在這一號召的引領下,企業的黨建工作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黨建教育是推動黨建、凝聚群眾的重要工作,但該項工作的發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將對這部分問題進行簡要的介紹,并提出利用人本理念推動黨建教育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企業 黨建教育 人本理念 滲透路徑
企業是組織社會生產的最佳形式,在企業中增強黨建教育,可使其獲得更好的發展,其與社會也將保持較高的協調性。但我國部分企業的黨建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教育模式僵化,教育理念落后的問題最為突出。人本理念強調給予每一位個體足夠的尊重。運用該理念,黨建教育將更為尊重基層群眾的主觀訴求,該項活動的有效性也將得到加強。同時通過人本理念的運用,群眾將獲得更為強烈的尊重感,其積極性也將得到調動。
一、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基層黨委對群眾利益的重視不足
“群眾路線”是我黨的三大基本路線之一,將群眾利益置于重要位置,是基層黨委應當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但在黨建教育工作中,部分黨員干部片面強調奉獻精神,并將群眾利益視為企業利益的附屬內容,這樣的觀念已經無法得到群眾的認可。我黨在成立之初,就強調勞工利益的重要性,并在后方工作中將群眾利益與企業利益相統一。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群眾與企業的勞資關系更加明確,在這一環境下,群眾利益已經與企業利益建立了平等、互助的關系,片面強調奉獻精神已經與時代環境相背離。
(二)部分基層黨委對員工感受的重視不足
我國部分企業的基層黨委,對于員工的心理感受重視不足。人本理念的核心價值在于尊重社會中的每一位個體,但尊重的界定標準并不統一,因此社會個體的心理感受就成為了衡量人本理念的主要標尺。但在黨建教育的過程中,部分黨員干部并未將企業員工的心理需求與現實感受作為開展教育的主要依據,以至教育活動嚴重脫離了企業員工與基層黨員的實際需求。黨建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要將我黨的基本路線與重大政策進行宣傳,并使企業員工以及基層黨員的思想觀念,與社會主流價值觀保持同步。而脫離實際的教育將使企業員工無法理解黨建工作與自身的關聯性,黨建教育的有效性也無法得到體現。
(三)黨建教育難以與企業發展相結合
在現實環境中我國部分企業的黨建教育活動,并未與企業的發展相結合。經濟建設是我黨的主要工作目標,企業中的黨員干部應當將企業發展視為自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部分黨員干部將自身的工作局限在價值觀的建設上,以至黨建教育無法與企業利益相融合。同時企業利益是個人利益的主要載體,企業利益的維護也離不開全體員工的支持。因此促進企業發展是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的前提條件。但在具體的黨建教育中,部分黨員干部并未尋找到連接企業發展與人本理念的教育方法。黨建教育也無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幫助。
(四)部分黨建教育的參與性不足
我國部分黨建教育的參與性嚴重不足,在實踐教學中,主講干部較少與企業員工展開互動,“講臺上下”脫節的問題較為嚴重。黨建教育的主要對象,我國社會中的基層群眾。該部分群眾的文化素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缺乏群眾的有效參與,將使黨建教育的有效性難以得到提升,群眾的學習進度也無法被主講干部所掌握。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幾個方面。首先是部分企業領導對于課堂紀律的要求過高,以至企業員工無法展開互動。其次是部分主講干部的業務能力不強,并無法在黨建教育中解答群眾關心的現實問題。再有是部分企業員工對于黨建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以至其參與意愿難以得到提升。
二、人本理念在企業黨建工作中的運用路徑
(一)在黨建教育中突出群眾利益
人本理念強調尊重社會中的個體,而群眾是社會構成的主要元素。對于社會個體的尊重既要在法律、情感層面中給予體現,也要將現實利益作為主要的維護內容。因此在企業的黨建教育中,應當將維護群眾利益作為落實人本理念的重要載體。但在現實環境中,部分主講干部將員工利益至于企業利益之下,并片面強調奉獻精神的重要性。針對這一問題,基層黨委首先要理順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之間的關系。馬克思認為,企業是社會生產的最佳組織形式,其主要問題是部分私人企業占有了過多的剩余價值。因此通過企業工會等勞工團體,可使利潤分配更加均衡,社會的發展也將更加健康。以這一理念為基礎,黨建教育應當將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高度統一,并將按勞分配視為解決矛盾的基礎理念。
(二)在黨建教育中關注員工感受
在我國的部分黨建教育中,主講干部并未對員工感受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一問題將使黨建教育的現實意義受到較大的影響。在改進的過程中,基層黨委首先要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并以員工感受為出發點,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黨建教育。例如,在開展黨建教育前,黨委可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捕捉企業員工的主要訴求與心理變化。主講干部可針對統計內容,規劃開篇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該項教育的開篇部分將于員工的實際需求相對接,其學習興趣也將得到提升。同時主講干部應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引申出我黨的相關政策與執政理念,通過這樣的方式,企業員工可將自身的實際訴求與重大政策相對接,并對黨建活動產生更為準確的理解。
(三)通過黨建教育激發工作熱情
當前部分黨建教育并未對企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幫助,針對這一問題,基層黨委應當主動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并通過黨建教育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使企業的發展獲得更多的支持。例如,主講教師可將王進喜與大慶的發展作為例證,詳細分析個人勞動與企業發展的關聯性。同時主講教師也應當對相關企業對王進喜本人的禮遇進行充分的介紹。通過這樣的教育內容,企業員工將更為深刻地理解,通過誠實勞動獲取社會尊重的基本邏輯。人本理念中強調社會個體在法理層面的平等,但在倫理層面,社會對于個體的尊重卻始終存在差異。以社會主義價值觀分析,這一差異的產生主要源于個人在勞動中的付出。牢牢把握這一教學邏輯,可是企業員工的勞動熱情得到激勵,企業的發展也將獲得支持。
(四)邀請群眾共同參與黨建教育
我國部分黨建教育的參與性不強,“講臺上下”脫節的問題較為嚴重。在改進的過程中,主講教師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并借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教育過程的參與性。例如,主講干部可將核心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并制作成短視頻,同時可利用微信等信息交流平臺將這部分內容發布在網絡中。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可邀請企業員工依據網絡視頻的內容,以教師的身份進行宣講。通過這樣的方式,企業員工的參與感將大幅增強,其個人的主觀訴求與理解也將得到尊重,人本理念將于黨建教育有機地結合。
三、結語
我國部分企業的基層黨委,并未在工作中將群眾利益置于重要位置,以至以人為本的理念缺乏應用空間。在改進的過程中,企業黨委應當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并深度挖掘基層群眾的主觀訴求。同時主講干部應當加強理論學習,并通過更具參與感的教育模式激發群眾的勞動熱情。
參考文獻:
[1]陳霞.論人本理念在企業思政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現代國企研究,2017,(10):238.
[2]竇梅.如何將“以人為本”滲透到黨建工作中[J].改革與開放,2017,(12):48+50.
[3]魏訓鵬,陳曉明.人本理念視闕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載體創新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3,(05):115-117.
(作者簡介:[1]李曙軍,華北電力大學,工學學士,高級講師,作者單位: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從事黨校教育、黨建研究、廉政建設研究;[2]王冰,華北電力大學 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作者單位: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從事干部人事管理、干部教育培訓;[3]吳麗娜,華北電力大學 工學碩士,講師,作者單位: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從事干部領導力研究。)